赴泰漢語教師課堂反饋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19 21:44
教師課堂反饋語指的是教師關于學生的語言應用進行的評價和反饋活動。在現(xiàn)代教學中,語言課堂教學已經(jīng)開始逐步地由以往的堅持“以教師為中心”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模式的轉(zhuǎn)變,也就是說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課堂行為。首先,以伯明翰課堂話語教學模式為背景作出全方位的剖析;繼而根據(jù)實際情況,筆者提出了優(yōu)化教學活動的一系列流程:教師誘導-學生應答-教師反饋等等。其中,教師反饋這一環(huán)節(jié)承載著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反饋語則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回應學生行為的重要手段,它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們?nèi)娴亓私獾侥康恼Z和中介語之間的差異性,另一方面也能夠讓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直接能夠影響學生的知識接受度,所以最終較大程度地影響教學。在文章中,筆者主要分析了泰國漢語課堂環(huán)境中關于教師反饋語的話語部分,通過分析征集而來的課堂教學數(shù)據(jù)后,立足于反饋語言其規(guī)范性、及時性、合理性,積極性和互動性等多個不同的視角全面而詳細的分析出赴泰漢語教師課堂反饋語的利用情況,并且針對漢語教學優(yōu)化工作提供出科學的建議。
【文章來源】:廣西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選題依據(jù)及意義
(二) 相關理論基礎
1. 克拉申可理解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
2. Long(朗)互動理論
3. Swain(斯韋恩)可理解輸出理論
(三)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四) 研究設計和研究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對象
3. 研究方法
4. 語料轉(zhuǎn)寫
第一章 教師反饋語在課堂教學中的比例及特點
(一) 教師反饋話語的比例
(二) 不同反饋類型使用頻次統(tǒng)計
1. 反饋語分類
2. 赴泰漢語教師反饋類型統(tǒng)計
(三) 小結(jié)
第二章 反饋語有效性分析
(一) 反饋語言標準性
1. 量的標準
2. 質(zhì)的標準
(二) 反饋時機適時性
1. 反饋是否適時
2. 打斷是否適時
(三) 反饋方式適當性
1. 教師常用反饋方式效果分析
2. 選擇最佳反饋方式
(四) 反饋語言引導性
1. 積極反饋語引導性分析
2. 消極反饋語引導性分析
(五) 反饋情感中立性
(六) 小結(jié)
第三章 教學啟示
(一)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反饋方式
2. 反饋時間
3. 反饋對象
(二) 教學建議
1. 反饋主體
2. 反饋對象
3. 反饋策略
結(jié)語
(一) 論文總結(jié)
(二) 論文局限
(三) 改進方向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如何運用教師反饋語開展對外漢語教學[J]. 張敬科. 安陽工學院學報. 2014(05)
[2]外語互動課堂教師言語反饋的語用研究[J]. 宋艷艷. 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4(01)
[3]對外漢語教師課堂積極反饋語研究[J]. 劉弘,王冰.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3(03)
[4]二語習得中的教師反饋語研究[J]. 張玉青,張金鳳. 海外英語. 2012(16)
[5]對外漢語教師課堂用語淺論[J]. 關春芳. 東北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09(03)
[6]漢語課堂的師生互動模式與第二語言習得[J]. 祖曉梅.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9(01)
[7]漢語課堂更正性反饋的調(diào)查與分析[J]. 祖曉梅. 漢語學習. 2008(01)
[8]中級漢語會話課堂教師反饋研究[J]. 杜朝暉,亓華. 語言文字應用. 2007(S1)
[9]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說對二語習得的影響[J]. 任如意. 語文學刊. 2007(19)
[10]反饋語的特征與功能[J]. 胡健,徐宏亮.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2)
碩士論文
[1]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研究[D]. 常曉博.河北大學 2015
[2]新手對外漢語教師課堂無效教學語言研究[D]. 周蘭.華中師范大學 2015
[3]對外漢語優(yōu)秀教師的反饋語研究[D]. 鄭海燕.福建師范大學 2015
[4]教師課堂反饋的有效性研究[D]. 張瑩銀.陜西師范大學 2014
[5]對外漢語初級階段教師課堂反饋語有效性研究[D]. 張薦軒.暨南大學 2014
[6]教師間接反饋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D]. 李元青.中央民族大學 2012
[7]對外漢語聽說課堂中的糾誤反饋研究[D]. 孫琪.南京師范大學 2012
[8]漢語初級階段教師課堂語言的考察和分析[D]. 鄭重.上海師范大學 2012
[9]對外漢語初級階段綜合課的三種課堂語言研究—指令、提問與反饋[D]. 王慧麗.山東大學 2011
[10]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糾錯問題研究[D]. 鄭恩姬.東北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91485
【文章來源】:廣西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選題依據(jù)及意義
(二) 相關理論基礎
1. 克拉申可理解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
2. Long(朗)互動理論
3. Swain(斯韋恩)可理解輸出理論
(三)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四) 研究設計和研究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對象
3. 研究方法
4. 語料轉(zhuǎn)寫
第一章 教師反饋語在課堂教學中的比例及特點
(一) 教師反饋話語的比例
(二) 不同反饋類型使用頻次統(tǒng)計
1. 反饋語分類
2. 赴泰漢語教師反饋類型統(tǒng)計
(三) 小結(jié)
第二章 反饋語有效性分析
(一) 反饋語言標準性
1. 量的標準
2. 質(zhì)的標準
(二) 反饋時機適時性
1. 反饋是否適時
2. 打斷是否適時
(三) 反饋方式適當性
1. 教師常用反饋方式效果分析
2. 選擇最佳反饋方式
(四) 反饋語言引導性
1. 積極反饋語引導性分析
2. 消極反饋語引導性分析
(五) 反饋情感中立性
(六) 小結(jié)
第三章 教學啟示
(一)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反饋方式
2. 反饋時間
3. 反饋對象
(二) 教學建議
1. 反饋主體
2. 反饋對象
3. 反饋策略
結(jié)語
(一) 論文總結(jié)
(二) 論文局限
(三) 改進方向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如何運用教師反饋語開展對外漢語教學[J]. 張敬科. 安陽工學院學報. 2014(05)
[2]外語互動課堂教師言語反饋的語用研究[J]. 宋艷艷. 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4(01)
[3]對外漢語教師課堂積極反饋語研究[J]. 劉弘,王冰.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3(03)
[4]二語習得中的教師反饋語研究[J]. 張玉青,張金鳳. 海外英語. 2012(16)
[5]對外漢語教師課堂用語淺論[J]. 關春芳. 東北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09(03)
[6]漢語課堂的師生互動模式與第二語言習得[J]. 祖曉梅.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9(01)
[7]漢語課堂更正性反饋的調(diào)查與分析[J]. 祖曉梅. 漢語學習. 2008(01)
[8]中級漢語會話課堂教師反饋研究[J]. 杜朝暉,亓華. 語言文字應用. 2007(S1)
[9]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說對二語習得的影響[J]. 任如意. 語文學刊. 2007(19)
[10]反饋語的特征與功能[J]. 胡健,徐宏亮.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2)
碩士論文
[1]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研究[D]. 常曉博.河北大學 2015
[2]新手對外漢語教師課堂無效教學語言研究[D]. 周蘭.華中師范大學 2015
[3]對外漢語優(yōu)秀教師的反饋語研究[D]. 鄭海燕.福建師范大學 2015
[4]教師課堂反饋的有效性研究[D]. 張瑩銀.陜西師范大學 2014
[5]對外漢語初級階段教師課堂反饋語有效性研究[D]. 張薦軒.暨南大學 2014
[6]教師間接反饋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D]. 李元青.中央民族大學 2012
[7]對外漢語聽說課堂中的糾誤反饋研究[D]. 孫琪.南京師范大學 2012
[8]漢語初級階段教師課堂語言的考察和分析[D]. 鄭重.上海師范大學 2012
[9]對外漢語初級階段綜合課的三種課堂語言研究—指令、提問與反饋[D]. 王慧麗.山東大學 2011
[10]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糾錯問題研究[D]. 鄭恩姬.東北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914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2914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