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中級階段留學生習得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偏誤分析及教學策略
發(fā)布時間:2021-07-05 19:57
漢語中的復合趨向補語因其結構的特殊性和用法的復雜性,無論是在語法研究方面,還是在對外漢語教學的探討當中,都是備受關注的熱點。筆者通過梳理相關方面研究綜述發(fā)現(xiàn),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學者們對復合趨向補語的語法和語義分類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適用于指導實際教學的分國別研究依然較少。因此,本文選取漢語復合趨向補語當中使用頻率較高,語義也比較復雜的“起來”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分析等方法,設計主觀題和客觀題兩種題型,對韓國中級階段留學生學習“起來”的本義、引申義以及和賓語的位置關系過程中出現(xiàn)的偏誤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期對正在學習漢語的韓國學生提供一些幫助。本文共分五章:緒論部分:介紹本文的選題緣起、理論基礎、研究方法與研究綜述。其中研究綜述分為本體研究綜述和偏誤研究綜述兩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紹了“起來”的語義類型和與賓語共現(xiàn)時的語法格式,為下文的偏誤分析奠定了基礎。第二章:以遼寧師范大學、大連工業(yè)大學、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中級班韓國留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得出五種偏誤類型并分析其偏誤原因。第三章:教學策略,針對中級階段韓國學生的學情特點,分別從教學方法與環(huán)節(jié)、教材編寫、教案設計等角度提出了教學...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意義
二、研究方法
(一)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
(二)調查法
(三)對比分析法
(四)文獻研究法
三、研究綜述
(一)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本體研究
(二)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偏誤研究
第一章 復合趨向補語“起來”述略
第一節(jié) 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語義類型
一、“起來”的基本義
二、“起來”的引申義
第二節(jié) 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語法述略
一、按照賓語位置劃分
二、按照詞性搭配劃分
第二章 韓國學生習得趨向補語“起來”的偏誤類型及原因
第一節(jié) 問卷設計
一、語料來源
二、調查設計
三、調查對象及時間
第二節(jié) 問卷結果分析
一、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主觀題調查結果分析
二、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客觀題調查結果分析(選擇題)
三、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客觀題調查結果分析(判斷題)
四、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客觀題調查結果分析(排序題)
五、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客觀題調查結果分析(翻譯題)
第三節(jié) 偏誤類型及分析
一、誤代
二、錯序
三、誤加
四、遺漏
五、回避
第四節(jié) 偏誤原因及分析
一、母語負遷移
二、目的語知識負遷移
三、教材的影響
四、交際策略與認知方式的影響
第三章 中級階段韓國學生習得“起來”的教學策略
第一節(jié) 利用情感因素與運用輸入假說
一、“情感過濾假說”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中的運用
二、“輸入假說”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運用
第二節(jié) 把握教學重點與豐富教學形式
一、結合語用環(huán)境確定教學重點
二、多種教學方法與形式并用
第三節(jié) 教材編寫建議
第四節(jié) 關于“起來”的教案設計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調查問卷
后記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A+復合趨向動詞”研究綜述[J]. 孫蓉蓉.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7(09)
[2]趨向補語“起來”偏誤研究[J]. 趙思思.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2(08)
[3]中亞留學生學習趨向補語“起來”的偏誤分析[J]. 王靜,胡建新.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09(12)
[4]動趨式“V起來”的語義分化及其句法表現(xiàn)[J]. 賀陽. 語言研究. 2004(03)
[5]“形趨結構”的組織結構和語義特點[J]. 段益民. 青海民族學院學報. 2001(04)
[6]形容詞動態(tài)化的趨向態(tài)模式[J]. 邢福義.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05)
[7]謂詞后“上來”、“下來”的語義[J]. 劉增壽. 雁北師院學報. 1994(01)
[8]“起來”的分布和語義特征[J]. 房玉清. 世界漢語教學. 1992(01)
[9]表示狀態(tài)意義的“起來”與“下來”之比較[J]. 劉月華. 世界漢語教學. 1987(01)
[10]談談非謂語動詞“起來”[J]. 吳潔敏.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84(02)
碩士論文
[1]克拉申“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在初級漢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錢晨蕊.重慶師范大學 2017
[2]韓國學生趨向補語“X來”的習得研究[D]. 姜春鶴.吉林大學 2016
[3]高級階段留學生“V+起來”的對外漢語教學分析[D]. 尤文文.揚州大學 2015
[4]留學生趨向補語“起來”用法的習得研究[D]. 李婷.復旦大學 2013
[5]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復合趨向補語與賓語位置關系考察[D]. 孫艷玲.北京大學 2012
[6]留學生漢語復合趨向補語“下來”、“下去”、“起來”表狀態(tài)引申義習得偏誤分析[D]. 劉書書.暨南大學 2012
[7]留學生“V+起來”的習得偏誤分析及教學建議[D]. 王昕旖.暨南大學 2012
[8]中高級階段留學生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習得研究[D]. 陸芳.江西師范大學 2012
[9]“起來”與賓語同現(xiàn)情況考察[D]. 黎妲.東北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66726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意義
二、研究方法
(一)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
(二)調查法
(三)對比分析法
(四)文獻研究法
三、研究綜述
(一)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本體研究
(二)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偏誤研究
第一章 復合趨向補語“起來”述略
第一節(jié) 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語義類型
一、“起來”的基本義
二、“起來”的引申義
第二節(jié) 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語法述略
一、按照賓語位置劃分
二、按照詞性搭配劃分
第二章 韓國學生習得趨向補語“起來”的偏誤類型及原因
第一節(jié) 問卷設計
一、語料來源
二、調查設計
三、調查對象及時間
第二節(jié) 問卷結果分析
一、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主觀題調查結果分析
二、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客觀題調查結果分析(選擇題)
三、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客觀題調查結果分析(判斷題)
四、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客觀題調查結果分析(排序題)
五、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客觀題調查結果分析(翻譯題)
第三節(jié) 偏誤類型及分析
一、誤代
二、錯序
三、誤加
四、遺漏
五、回避
第四節(jié) 偏誤原因及分析
一、母語負遷移
二、目的語知識負遷移
三、教材的影響
四、交際策略與認知方式的影響
第三章 中級階段韓國學生習得“起來”的教學策略
第一節(jié) 利用情感因素與運用輸入假說
一、“情感過濾假說”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中的運用
二、“輸入假說”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運用
第二節(jié) 把握教學重點與豐富教學形式
一、結合語用環(huán)境確定教學重點
二、多種教學方法與形式并用
第三節(jié) 教材編寫建議
第四節(jié) 關于“起來”的教案設計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調查問卷
后記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A+復合趨向動詞”研究綜述[J]. 孫蓉蓉.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7(09)
[2]趨向補語“起來”偏誤研究[J]. 趙思思.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2(08)
[3]中亞留學生學習趨向補語“起來”的偏誤分析[J]. 王靜,胡建新.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09(12)
[4]動趨式“V起來”的語義分化及其句法表現(xiàn)[J]. 賀陽. 語言研究. 2004(03)
[5]“形趨結構”的組織結構和語義特點[J]. 段益民. 青海民族學院學報. 2001(04)
[6]形容詞動態(tài)化的趨向態(tài)模式[J]. 邢福義.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05)
[7]謂詞后“上來”、“下來”的語義[J]. 劉增壽. 雁北師院學報. 1994(01)
[8]“起來”的分布和語義特征[J]. 房玉清. 世界漢語教學. 1992(01)
[9]表示狀態(tài)意義的“起來”與“下來”之比較[J]. 劉月華. 世界漢語教學. 1987(01)
[10]談談非謂語動詞“起來”[J]. 吳潔敏.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84(02)
碩士論文
[1]克拉申“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在初級漢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錢晨蕊.重慶師范大學 2017
[2]韓國學生趨向補語“X來”的習得研究[D]. 姜春鶴.吉林大學 2016
[3]高級階段留學生“V+起來”的對外漢語教學分析[D]. 尤文文.揚州大學 2015
[4]留學生趨向補語“起來”用法的習得研究[D]. 李婷.復旦大學 2013
[5]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復合趨向補語與賓語位置關系考察[D]. 孫艷玲.北京大學 2012
[6]留學生漢語復合趨向補語“下來”、“下去”、“起來”表狀態(tài)引申義習得偏誤分析[D]. 劉書書.暨南大學 2012
[7]留學生“V+起來”的習得偏誤分析及教學建議[D]. 王昕旖.暨南大學 2012
[8]中高級階段留學生復合趨向補語“起來”的習得研究[D]. 陸芳.江西師范大學 2012
[9]“起來”與賓語同現(xiàn)情況考察[D]. 黎妲.東北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667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2667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