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對外漢語論文 >

試論祈使義句教學

發(fā)布時間:2019-01-23 20:40
【摘要】:正現(xiàn)代漢語按語氣劃分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四大句類。一種句類是表達一種語氣(比如用疑問句表達疑問語氣)的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手段。因而在語言學習的初始階段,有必要學習并掌握這些最基本的表達方式。但在實際言語中,各句類之間的區(qū)分并不是涇渭分明的,它們之間呈現(xiàn)出異常復(fù)雜的交叉關(guān)系。這表現(xiàn)為: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類來表達,同一個句子亦可表達不同的句類義。換言之,語氣與功能之間沒有整齊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比如,陳述一件事實,不一定非要用陳述語氣: (1)我這么大年紀的人了,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嗎?(朱自清:背影)例(1)以疑問語氣表達了陳述的內(nèi)容。為了便于討論,我們把表達同一意思的不同句類的集合稱為義句,以別于按語氣劃分出的句類。由此可得陳述義句、疑問義句、祈使義句和感嘆義句。其中祈使義較之陳述義、疑問義和感嘆義更常借用其它句類來表達。如何用較為明了較易掌握的方法將漢人在實際交際中經(jīng)常使用的祈使義句教給留學生使之能夠切合場景的得體的使用,這一直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個較難把握的教學重點,本文試淺
[Abstract]:Modern Chinese is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declarative sentence, interrogative sentence, imperative sentence and exclamatory sentence. A type of sentence is the most basic and commonly used means of expressing a mood (such as interrogative mood). Therefore,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language learning, 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and master these basic expressions. However, in actual speech,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entence categories is not clear, and they show a very complex cross-relationship. This can be manifested as: a meaning can be expressed in different sentence categories, the same sentence can also express different syntactic meanings. In other words, there is no neat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one and function. For example, it is not necessary to state a fact: (1) can't I take care of myself when I am my age? Zhu Ziqing: shadow 1.The content of the statement is expressed in a interrogative tone. For the sake of discussion, we refer to the set of different sentence types which express the same meaning as semantic sentence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sentence types that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mood. This leads to declarative, interrogative, imperative and exclamatory sentences. The imperative meaning is more often expressed by other sentence types than the declarative meaning, interrogative meaning and exclamatory meaning. How to teach the Chinese imperative sentences, which are often used by the Han people in practical communication, to suit the appropriate use of the scene in a more clear and easy way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teaching focu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 This article tries shallow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留學生部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強星娜;;話題標記與句類限制[J];語言科學;2011年02期

2 周璇;;插入語“要不然”和“這樣吧”的比較[J];語文學刊;2011年10期

3 韋學純;;水語的句末語氣詞[J];民族語文;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雒自清;張艷紅;;漢英翻譯中主輔變換的類型[A];第一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陳穎;;帶有“是不是”的疑問句的祈使用法[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3 李穎;池毓煥;;漢英機器翻譯中要素句蛻變換初探[A];機器翻譯研究進展——2002年全國機器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熊亮;;HNC理論下對“得”的理解和處理[A];第一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林杏光;;為NLP創(chuàng)立模式,用HNC研究漢語[A];自然語言理解與機器翻譯——全國第六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1年

6 李穎;;漢英機器翻譯中要素句蛻處理初探[A];第一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7 晉耀紅;;漢語句蛻處理[A];自然語言理解與機器翻譯——全國第六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1年

8 劉智穎;雷靜;苗傳江;;以HNC句類體系為指導(dǎo)的現(xiàn)代漢語句庫建設(shè)[A];內(nèi)容計算的研究與應(yīng)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張艷紅;;英漢互譯中的過渡處理[A];自然語言理解與機器翻譯——全國第六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1年

10 雒自清;郝惠寧;溫鎖林;張克亮;;幾種漢語移位現(xiàn)象的HNC研究[A];語言計算與基于內(nèi)容的文本處理——全國第七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林小明;標示式語言的誤區(qū)[N];海南日報;2000年

2 楊子忱;長春方言[N];吉林日報;2005年

3 梁朝文;布依語漢語語氣和語氣詞對比研究[N];貴州民族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劍鋒;言語行為與現(xiàn)代漢語句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常俊之;元江苦聰話參考語法[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3 康忠德;居都仡佬語參考語法[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4 潘文;現(xiàn)代漢語存現(xiàn)句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3年

5 余金枝;矮寨苗語參考語法[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6 張小峰;現(xiàn)代漢語語氣詞“吧”、“呢”、“啊”的話語功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7 李宇鳳;漢語語用偏向問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8年

8 常穎;漢、俄語言語行為動詞語義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8年

9 謝元春;女性修辭研究[D];復(fù)旦大學;2011年

10 崔誠恩;現(xiàn)代漢語情態(tài)副詞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增霞;疑問祈使句[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都仁;關(guān)于蒙元時期蒙古語動詞祈使式的蒙式漢譯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3 卜佳暉;漢語教師課堂語言輸入特點分析[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年

4 洪勇明;漢哈疑問表達形式對比分析[D];新疆大學;2005年

5 劉海霞;漢語普通話情感語調(diào)實驗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6 彭戴娜;新聞標題語法特點研究[D];湘潭大學;2006年

7 叢莉;漢語普通話口語語調(diào)實驗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8 李千駒;漢語定中結(jié)構(gòu)新探[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9 李愛紅;“來著”的意義和用法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10 鄭曉雷;領(lǐng)悟類語氣副詞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41417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41417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0fe2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