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外漢語課中的文化教學問題
本文選題:文化教學 + 語言教學; 參考:《語言文字應用》1997年01期
【摘要】:對外漢語課中的文化教學是以學習和習得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文化能力為指歸的,為把語言系統(tǒng)中的文化內容顯露于語言層面之上,便于在教學中說明,易于學習者理解和掌握,可作語構文化、語義文化和語用文化的劃分。這是一種以語言和語言教學為本位的“文化教學”構想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culture i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ourse refers to the cultural ability of learning and using Chinese to communicate.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ultural content in the language system on the linguistic level, it is convenient to explain in the teaching. It is easy for learner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and can be used as a division between construction culture, semantic culture and pragmatic culture. This is a concept of "culture teaching" based on language and language teaching.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國際文化關系學院
【分類號】:H109.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光磊;;關于“們”與“-S”[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5期
2 魏春木,卞覺非;基礎漢語教學階段文化導入內容初探[J];世界漢語教學;1992年01期
3 陳光磊;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2年03期
4 ;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與定量問題芻議[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6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炳華;農(nóng)村中學開設英語選修課的嘗試[J];課程.教材.教法;1997年04期
2 馬新軍,王麗君;如何在少數(shù)民族漢語教學中進行漢文化因素的教學[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3 方曉華;對外漢語教學與對少數(shù)民族漢語教學[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4 李靜;淺議華文教育中的語用文化教學[J];八桂僑刊;2004年03期
5 亓華;中國對外漢語教學界文化研究20年述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6 岑運強;把握語言學發(fā)展史的總脈絡——試論“五段兩線三解放”[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7 張春新;對外漢語教學字典探索[J];辭書研究;2003年03期
8 高巖;口譯教學中的文化因素[J];東北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9 俞碧芳;英語教學與英語國家社會文化背景的關系[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1998年01期
10 敖玉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鄭艷群;;對外漢語教學和研究中的量化問題[A];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5年
2 周健;;探索漢語閱讀的微技能[A];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9年
3 祖人植;;基于交際能力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芻議[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4 曾金金;;由“謝謝”的使用談語言與文化教學[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春新;《漢俄教學字典》:理論構建與編纂實踐總結[D];黑龍江大學;2004年
2 劉寶權;跨文化交際能力與語言測試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3 吳平;文化模式與對外漢語詞語教學[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4 張潔;對外漢語教師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5 曾煒;絕對程度副詞及相關形式的應用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琳;從初級教材看對外漢語教學理念的發(fā)展[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2 尹國杰;我國本科公共英語課程設計的文化性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玉;文化視野中的學前外語教育[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麗娜;漢語感謝言語行為分析及其教學探討[D];暨南大學;2004年
5 姜美玉;從若干漢語文化詞語看文化因素對韓國學生漢語學習的影響[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年
6 毛嘉賓;外國人學漢語的語用失誤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7 王新慧;新疆少數(shù)民族大學漢語課堂教學觀狀調查及其研究[D];新疆大學;2002年
8 翟艷;日本學生漢語動詞使用偏誤分析[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3年
9 張彥群;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及原因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10 白春;中學英語教學中文化知識輸入方式的探討[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魏春木,卞覺非;基礎漢語教學階段文化導入內容初探[J];世界漢語教學;1992年01期
2 陳光磊;從“文化測試”說到“文化大綱”[J];世界漢語教學;1994年01期
3 呂必松;對外漢語教學的理論研究問題芻議[J];語言文字應用;199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英;論對外漢語文化教學[J];漢語學習;1994年05期
2 張楠;;淺談對新疆高校預科文化教學在漢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才智;2011年14期
3 劉平;對少數(shù)民族漢語專業(yè)的漢文化教學探析[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4 檀巧霞;從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看文化教學[J];池州師專學報;1998年01期
5 折鴻君;試論外語教學與文化教學[J];甘肅高師學報;2001年04期
6 谷紅霞;外語教學與文化教學[J];武警工程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7 劉繼紅;談漢語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4年04期
8 景品蘭,趙芳;跨文化交際與外語教學[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韓鑒堂;談對外知識文化教學[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10 賈永芳;論語言與文化關系[J];內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00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素娟;;隱喻——文化教學的新途徑[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2 何孟謙;;談談對外漢語教學中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的關系[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C];2006年
3 鄧時忠;;對外漢語教學與文化教學的再思考[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劉浩;;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與第六種技能的培養(yǎng)[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5 李嘉郁;;華文教育研究現(xiàn)狀簡析[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王宇;;言語交互性的跨文化分析[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7 劉穎晴;;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遷移與語用失誤以及對外語教學的啟示[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許娜;;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顏色詞[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李嘉郁;;關于當前華語教材建設的幾個問題[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吳錚;;國學教育與對外漢語教學淺論[A];吟誦經(jīng)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胡德維 編譯;瑞典小學將開漢語課[N];光明日報;2011年
2 劉軍;“未來全球領導人”的漢語課[N];光明日報;2007年
3 張?zhí)?在漢語教學中體現(xiàn)文化的作用[N];光明日報;2007年
4 崔希亮;爭取漢語在國際上的話語權[N];經(jīng)理日報;2006年
5 崔希亮;爭取漢語在國際上的話語權[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6 劉菲;來自美國的漢語推廣者[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7 任鵬;漢語走進捷克小學課堂[N];光明日報;2007年
8 慕海燕;“我在美國教漢語!”[N];哈爾濱日報;2007年
9 記者 高津英;巴黎語言博覽會,漢語成了“寵兒”[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10 本報記者 李飛 邵晶巖;“讓全世界上我們的漢語課”[N];黑龍江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玲玲;以文化為核心的美國漢語教學模式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2 劉寶權;跨文化交際能力與語言測試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3 吳平;文化模式與對外漢語詞語教學[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4 張潔;對外漢語教師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5 劉揚錦;漢語詞匯隱喻的認知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6 潘素英;泰國中小學漢語課程大綱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何麗英(KATEMATU DUANGMANEE);泰國華僑學校漢語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8 馮忠芳(KIATTISAK SAE FONG);泰國中小學本土漢語教師發(fā)展的歷時考察與標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韓春曉;蒙漢雙語教育背景下漢語教學的社會語言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10 SIRIWAN WORRACHAIYUT(韋麗娟);泰國漢語教育政策及其實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屈瑞婷;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的文化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2 金劵;雙語教育的文化資源整合功能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3 徐建華;認知語言學文化模型理論與第二外語教學[D];浙江大學;2004年
4 榮亮;試論對外漢語中國文化教學中的熟語文化[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5 錢茜露;美國公立學校漢語課中的文化教學策略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6 段舟楊;兩岸初級階段漢語教學中文化因素導入之比較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7 郭鵬;從傳播學角度分析對外漢語中的文化教學[D];復旦大學;2008年
8 朱海群;論留學生漢語語用失誤分析與對策[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7年
9 高俊雪;對外漢語文化教學中的敏感問題教學[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10 郭華;從怎樣教彝族文化看文化教學[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964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996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