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對外漢語論文 >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疑問句系統(tǒng)考察

發(fā)布時間:2018-03-08 03:28

  本文選題:對外漢語 切入點:教學語法 出處:《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以漢語疑問句系統(tǒng)作為研究對象,考察了6部對外漢語語法參考書中的疑問句系統(tǒng),描寫了現(xiàn)有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疑問句系統(tǒng)的面貌,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處,并結合漢語口語語料疑問句使用頻率的統(tǒng)計結果和疑問句的二語習得研究成果,從框架設置方面提出了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疑問句系統(tǒng)可以嘗試的新分類法,即共分6類:一、疑問詞疑問句;二、"嗎"疑問句;三、"X不X"疑問句;四、附加疑問句;五、"還是"疑問句;六、"呢"疑問句。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of Chinese interrogative sente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spects 6 foreign language reference books in the interrogative system, describes the existing grammar teaching system of Chinese interrogative sentence features, some shortcomings are pointed out,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spoken language questions with statistical results of frequency and the interrogative sentence in two languages the acquisition of research results, and put forward a new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grammar interrogative system can try to set from the frame, which is divided into 6 categories: one, wh question; two, "" three, "question; X X"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four, tagquestion; five. "Or" question; six, "what" questions.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分類號】:H19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趙果;初級階段美國留學生“嗎”字是非問的習得[J];世界漢語教學;2003年01期

2 周小兵;漢語第二語言教學語法的特點[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鳴;英語表持續(xù)時段的for短語和漢語時量詞語的比較[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2 劉穎;現(xiàn)代漢語中幾種表示相同比較的句式[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3 田化冰;關于可能補語的教學[J];安順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4期

4 韓光清,王法政;英語縮略語略議[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S1期

5 祖人植;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研究思路述評——從語言共性與個性的視角[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6 張明瑩;中級漢語語法教學體系亟待建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6期

7 王光全;“把”字句的原型用法[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8 丁崇明;;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究綜述[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9 楊淑培;農業(yè)科技文章中的無主句、省主句與缺主句辨析[J];編輯學報;1999年04期

10 李江;從《漢語初級教程》看對外漢語教學補語體系[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盧福波;;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的內容確定、層級劃分與項目排序問題[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2 祖人植;;基于交際能力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芻議[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3 周小兵;何黎金英;楊氏金芝;;越南留學生學習漢語難點分析[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4 李明芳;張新生;;海外母語為英語者的成人初級漢語教學[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5 楊德峰;;以朝鮮語為母語的學生趨向補語的習得順序——基于中介語語料庫的研究[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6 金立鑫;;“著”“了”“過”時體意義的對立及其句法條件[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7 吳勇毅;;漢語作為第二語言(CSL)語法教學的“語法詞匯化”問題[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8 魯曉琨;;助動詞“會”的語義探索及與“能”的對比[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9 山田留里子;;“動+起來”和“動+了+起來”——漢日互譯中的一些對照分析[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10 古川典代;;對日漢語教學法的一個新的提示——“軟誘導方式教學”和“翻譯訓練法”[A];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牛保義;相信和懷疑:附加疑問句認知研究[D];河南大學;2002年

2 王道英;“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3 趙娟廷;漢韓公文語體對比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4 李錦姬;現(xiàn)代漢語補語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5 文貞惠;現(xiàn)代漢語否定范疇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6 潘文;現(xiàn)代漢語存現(xiàn)句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7 李善熙;漢語“主觀量”的表達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宋永圭;現(xiàn)代漢語情態(tài)動詞“能”的否定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9 胡培安;時間詞語的內部組構與表達功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朝格吉樂瑪;“時”概念的蒙漢語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氏流海;越南學生漢語動賓式離合詞習得研究與教學對策[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2 張偉平;對外漢語教材中初級階段語法項目的選取和排序情況的考察[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3 吉田泰謙;漢語肯定句與否定句不對稱現(xiàn)象的考察[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年

4 劉蘇喬;漢法比較方式對比研究[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年

5 李賢景;三種否定比較句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不如”、“不比”、“沒有”型比較句考察[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年

6 施棟琴;進行概念的表達和情狀類型——英漢對比及其在翻譯中的應用[D];上海海運學院;2000年

7 李肅寧;俄漢語空間關系表達形式和手段的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8 王黎明;俄漢語SVO結構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9 崔曉玲;英語因果復合句與漢語因果復句的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2001年

10 曾小紅;論“V上/下”[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陸儉明,郭銳;漢語語法研究所面臨的挑戰(zhàn)[J];世界漢語教學;1998年04期

2 施家煒;外國留學生22類現(xiàn)代漢語句式的習得順序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1998年04期

3 張凱;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的基本問題和基本方法[J];世界漢語教學;2000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曉麗;;語用負遷移與對外漢語教學[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1年16期

2 呂振華;張鳳;;對外漢語視域下的姓氏文化教學[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 張曉穎;;應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對外漢語專業(yè)課程體系創(chuàng)新探析[J];企業(yè)導報;2011年10期

4 李薇;;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1年03期

5 周湘;;對外漢語教學與中國文化在全球推廣的關系[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6 朱科;王堯;;對外漢語中的慣用語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7 陳艷芳;劉運嘉;;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字教學[J];大家;2011年14期

8 廖小琴;;對外漢語教學之我見[J];青春歲月;2011年14期

9 孫超;;認知理論在詞綴對外漢語中的教學探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6期

10 孫惠;;從對外漢語教學的角度淺談“啦”的用法[J];華章;2011年1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錦章;;從“把”的用法看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問題[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劉濤;;漢語拼音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3 趙延軍;;對外漢語教學與詞語辨析[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4 金敏;;短期對外漢語教學探討[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5 陸慶和;;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得體性問題[A];得體修辭學研究[C];1999年

6 江海漫;;論對外漢語教學中對偶辭格切入的可行性——讀王希杰《修辭學通論》有感[A];走向科學大道的修辭學[C];2010年

7 金美;;對外漢語教學中三種教學模式的設計[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趙峰;;隱含義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陸儉明;;增強學科意識,發(fā)展對外漢語教學[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王振來;;語義功能語法的應用價值研究[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第一套對外漢語教學論著總目出版[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殷泓 整理;大力支持民間力量參與對外漢語教學[N];光明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雷新;俞敏洪:讓民間力量參與對外漢語教學[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4 記者 章紅雨;兩岸學術機構合作出版對外漢語教學指導書籍[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5 居峰 北京語言大學;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長征之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楊曦;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國俗詞語”研究[N];貴州政協(xié)報;2008年

7 丁可寧 吳晶;對外漢語教學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N];中國改革報;2009年

8 吳文;對外漢語專業(yè)人才需求升溫[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記者 蘇軍;對外漢語教學存在師資缺口[N];文匯報;2009年

10 吳雙;對外漢語教學重塑中國“軟實力”[N];中國國門時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智芳;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王駿;字本位與認知法的對外漢語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甘瑞瑗;國別化“對外漢語教學用詞表”制定的研究:以韓國為例[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4 吳平;文化模式與對外漢語詞語教學[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5 陶健敏;漢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法體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奧其爾(Gongor Eldev-Ochir);蒙漢語顏色詞之國俗語義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7 謝玲玲;以文化為核心的美國漢語教學模式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8 孫Y冒,

本文編號:158222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58222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9e4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