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短期內(nèi)有效提高留學生漢語能力的幾點探討——以韓國留學生為例
本文關鍵詞:如何在短期內(nèi)有效提高留學生漢語能力的幾點探討——以韓國留學生為例 出處:《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韓國留學生 對外漢語教學 教學原則 教學措施
【摘要】:隨著"漢語熱"在世界的日趨升溫,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涌入我國學習漢語,但他們大多學習周期短,對語言的預定目標卻不低。如何快速有效地幫助留學生們提高他們的漢語學習能力,也日益成為了漢語教學工作者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以任教院校的韓國留學生為例,總結歸納對外漢語教學中成功的經(jīng)驗,就以上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意見。在分析本校韓國留學生特點及研究吸取以往漢語教學專家學者正確觀點的基礎上,與同事們確立了自己的對外漢語教學的四條原則,即實踐性原則、交際性原則、針對性原RG和趣味性原則,并在這四條教學原RG的指導下,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具體教學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 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分類號】:H195
【正文快照】: 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角色的日益重要及與世界各國日益頻繁深入的經(jīng)貿(mào)文化往來,“漢語熱”也日趨升溫態(tài)勢。作為全國高職示范重點,山東商業(yè) 職業(yè)技術學院也于2012年至今迎來了三批一個月到半年不等的短期漢語培訓韓國留學生。留學生的身份有所不同,漢語基礎參差不齊,學習漢語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孟國;趣味性原則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年06期
2 趙永新;一部論述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理論的力作——讀呂必松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1993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會霞;;對外漢語教學的趣味性[J];時代教育;2013年11期
2 劉頌浩;;初級口語教材編寫的理論思考——以《很好》為例[J];國際漢語教育;2009年04期
3 萬業(yè)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中國話》引發(fā)的關于教材問題的思考[J];國際漢語教育;2010年01期
4 李軼;;非漢語環(huán)境下的對外漢語初級口語教學初探——以韓國大邱加圖力大學的漢語教學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年09期
5 李姝蓉;;孔子學院對外漢語教學計劃設計[J];長治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6 張秋紅;陳鶴;吳世花;;高校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教學藝術[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0年08期
7 劉頌浩;;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多樣性問題[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8 王衍軍;;談對外漢語“中國民俗”課的教材編寫及教學思路[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9 劉頌浩;;論語料編選原則之間的關系——以語音訓練語料為例[J];華文教學與研究;2011年03期
10 陳衛(wèi)丹;;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的趣味滲透[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聶宏玲;;試論連環(huán)畫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A];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論文集[C];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瑩;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2 翁慧芬;對外漢語初級綜合教材對比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姜琦;美國幼兒漢語課堂的趣味性[D];浙江大學;2010年
4 林昀;影響泰國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因素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5 劉海娜;初級漢語綜合課教材插圖研究與設計[D];暨南大學;2011年
6 黃令侃;零起點水平漢語教學設計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陳氏武心;初級漢語綜合課課文教學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胡記偉;“下中國象棋,學中華文化”教學案例[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胡小紅;《把“!弊值惯^來貼》的教學設計[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馬雪琴;作為漢語口語教材的《樸通事諺解》特點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佟秉正;;初級漢語教材的編寫問題[J];世界漢語教學;1991年01期
2 劉頌浩!100871;論閱讀教材的趣味性[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0年03期
3 趙金銘;論對外漢語教材評估[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8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薛亞青;;論溝通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一位前中學語文老師的經(jīng)驗之談[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7年02期
2 汪媛;李嘉;;成都區(qū)域化環(huán)境對韓國留學生漢語教學之影響及策略[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01期
3 孫紅娟;對初級水平韓國留學生連動句教學的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05年S1期
4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9年1—6期(總第36—41期)總目錄[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9年06期
5 彭玉蘭;魏艷麗;;90年代以來對外漢語虛詞教學研究綜述[J];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2006年01期
6 都園鏡;;韓國語中的漢源詞匯與對韓國人漢語教學[J];雙語學習;2007年12期
7 解燕勤;;韓國留學生學習漢語副詞“也”的偏誤考察[J];昆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3期
8 王宏敏;;韓國對外漢語中級口語課教材及教學研究綜述[J];才智;2010年24期
9 張昀;新疆高校對外漢語教學管見[J];語言與翻譯;1997年04期
10 陳秉江;蔣天嵐;;小議對韓國留學生的漢語糾音技巧[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10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濤;;漢語拼音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2 陸慶和;;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得體性問題[A];得體修辭學研究[C];1999年
3 趙延軍;;對外漢語教學與詞語辨析[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4 金敏;;短期對外漢語教學探討[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5 江海漫;;論對外漢語教學中對偶辭格切入的可行性——讀王希杰《修辭學通論》有感[A];走向科學大道的修辭學[C];2010年
6 金美;;對外漢語教學中三種教學模式的設計[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趙峰;;隱含義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黃錦章;;從“把”的用法看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問題[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陸儉明;;增強學科意識,發(fā)展對外漢語教學[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王希杰;鐘玖英;;語言教學和對外漢語教學對話[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菲;揚起語言的風帆,讓中華文化遠航[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2 吳文;對外漢語專業(yè)人才需求升溫[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記者 蘇軍;對外漢語教學存在師資缺口[N];文匯報;2009年
4 吳雙;對外漢語教學重塑中國“軟實力”[N];中國國門時報;2006年
5 實習生 蘇瑞霞;“漢語熱”凸顯對外漢語人才緊缺[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王冰潔;對外漢語專業(yè)人才需求升溫[N];中國人事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紅娟;李朋義:厲兵秣馬“搶灘”對外漢語出版[N];中華讀書報;2006年
8 執(zhí)筆 高賽;漢語“走出去”是件大好事[N];光明日報;2010年
9 記者 馮愛君;我省將派20名赴美漢語教學志愿者[N];黑龍江經(jīng)濟報;2007年
10 記者 郝中實;政協(xié)委員建議加快漢語“走出去”[N];北京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智芳;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甘瑞瑗;國別化“對外漢語教學用詞表”制定的研究:以韓國為例[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3 芮晟豪;傳播網(wǎng)絡分析:韓國留學生在上海的文化適應模式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4 王駿;字本位與認知法的對外漢語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吳平;文化模式與對外漢語詞語教學[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6 陶健敏;漢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法體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奧其爾(Gongor Eldev-Ochir);蒙漢語顏色詞之國俗語義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8 謝玲玲;以文化為核心的美國漢語教學模式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9 孫Y冒,
本文編號:13079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307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