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學困生轉化方法的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2-10-21 12:46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英語的使用遍布在國家和社會的各個方面,這無形中給英語教育帶來了絕佳的契機,同時也帶了極大的挑戰(zhàn)。伴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改革,高考英語怎么考,學生怎么學,教師怎么教,課堂應該呈現何種有效形式再一次被提上日程。只是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英語成績始終很難提高甚至很差,差到輕則影響一個班級或者一個學科乃至一個學校的平均分,甚至影響一個學校的存亡,大到影響國家教育的發(fā)展。這些高中英語學困生,有的是只有英語差,有的是總體成績就不高,但是智力正常。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論是歷史原因還是現階段才形成的,本文認為通過找出其原因,并對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與習慣的有效調整,這種狀況是可以改善甚至轉化的。本研究查閱并參考了國內外學困生的研究成果,在建構主義理論和合作學習理論的支持下,通過文獻法、調查問卷法、實驗法等方法,通過對伊春市西林四中高三年級兩個平行班學生進行調查分析和實驗比較,試圖闡明建構主義理論支持下的校本教材和合作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指導,即有助于激發(fā)學困生學習興趣與自信,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英語成績。之所以把高中英語學困生這一特殊群體作為研究對象,最主要的是此...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研究的背景
0.2 高中英語學困生的基本內涵和成因
0.2.1 高中英語學困生的基本內涵
0.2.2 英語學困生形成原因
0.3 研究的目的
0.4 研究的意義
0.5 研究方法
0.6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國外對于英語學困生的研究
1.2 國內對于學困生的研究概況
第二章 理論基礎
2.1 建構主義理論
2.1.1 學生是教學情境中的主角
2.1.2 教學是激發(fā)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
2.1.3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輔助者、資料提供者
2.1.4 教學活動體現為合作、探究方式
2.1.5 教學評價要趨于多元化
2.1.6 學生的學習不僅限于教科書
2.2 合作學習理論
2.2.1 互動觀
2.2.2 師生觀
2.2.3 情境觀
2.2.4 評價觀
第三章 研究過程
3.1 研究目的
3.2 實驗假設
3.3 研究對象
3.4 研究工具
3.4.1 問卷調查
3.4.2 英語測試卷
3.4.3 訪談
3.5 教學實驗過程
3.5.1 前測階段現狀
3.5.2 后測階段
3.6 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
3.6.1 問卷調查分析
3.6.2 考試成績對比
3.6.3 訪談結果分析
3.6.4 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 高中英語學困生轉化的方法
4.1 高中英語學困生轉化的方法
4.1.1 教師對青春期的高中生應更具耐心
4.1.2 整合教材,過濾知識,制定符合本校學情的校本教材
4.1.3 注重學法指導和學習習慣的監(jiān)督,創(chuàng)建家-校聯合學習小組
4.1.4 及時總結,反思與調整教與學的方法
4.1.5 正視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趨利避害,因勢利導
4.2 對教授高中英語學困生教師的啟示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695670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研究的背景
0.2 高中英語學困生的基本內涵和成因
0.2.1 高中英語學困生的基本內涵
0.2.2 英語學困生形成原因
0.3 研究的目的
0.4 研究的意義
0.5 研究方法
0.6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國外對于英語學困生的研究
1.2 國內對于學困生的研究概況
第二章 理論基礎
2.1 建構主義理論
2.1.1 學生是教學情境中的主角
2.1.2 教學是激發(fā)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
2.1.3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輔助者、資料提供者
2.1.4 教學活動體現為合作、探究方式
2.1.5 教學評價要趨于多元化
2.1.6 學生的學習不僅限于教科書
2.2 合作學習理論
2.2.1 互動觀
2.2.2 師生觀
2.2.3 情境觀
2.2.4 評價觀
第三章 研究過程
3.1 研究目的
3.2 實驗假設
3.3 研究對象
3.4 研究工具
3.4.1 問卷調查
3.4.2 英語測試卷
3.4.3 訪談
3.5 教學實驗過程
3.5.1 前測階段現狀
3.5.2 后測階段
3.6 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
3.6.1 問卷調查分析
3.6.2 考試成績對比
3.6.3 訪談結果分析
3.6.4 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 高中英語學困生轉化的方法
4.1 高中英語學困生轉化的方法
4.1.1 教師對青春期的高中生應更具耐心
4.1.2 整合教材,過濾知識,制定符合本校學情的校本教材
4.1.3 注重學法指導和學習習慣的監(jiān)督,創(chuàng)建家-校聯合學習小組
4.1.4 及時總結,反思與調整教與學的方法
4.1.5 正視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趨利避害,因勢利導
4.2 對教授高中英語學困生教師的啟示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6956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695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