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吉亞中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研究
本文關鍵詞:格魯吉亞中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學習動機是學習者為實現(xiàn)一定的學習目標而激勵內(nèi)部心理的狀態(tài)。二語學習中,動機在很大程度上起著決定學習者語言學習成敗的關鍵作用。筆者通過長期觀察與訪談,發(fā)現(xiàn)學習動機對于格魯吉亞中學生的漢語學習水平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對格魯吉亞中學漢語學習者學習動機的研究為提高其漢語學習水平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文在加德納的動機理論,德西和瑞安的自我決定動機理論,唐耶的外語學習動機三層次框架、二語學習動機過程導向模式和二語動機自我體系以及二語學習中的去動機理論等的指導下,通過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用SPSS 19.0軟件進行靜態(tài)的數(shù)據(jù)分析調(diào)查,與此同時,還輔以課堂觀察與個人訪談對格魯吉亞中學生漢語學習動機進行動態(tài)調(diào)查。探討了格魯吉亞中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的主要類型,不同個體因素所持動機的差異,以及在動態(tài)視角下的格魯吉亞中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的變化。最后,本文在課程設計、教材編寫、課堂教學、教師等四個方面探討了激發(fā)格魯吉亞中學生的漢語學習動機的策略。
【關鍵詞】:格魯吉亞中學生 漢語 學習動機 影響因素 激發(fā)策略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33.3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緒論8-13
-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緣由9-10
- 1.2 研究目標與步驟10
- 1.3 研究方法與理論支撐10-13
- 1.3.1 研究方法10-11
- 1.3.2 理論支撐11-13
- 第二章 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13-24
- 2.1 第二語言學習動機在國外的研究概況13-18
- 2.1.1 加德納的動機理論13-14
- 2.1.2 自我決定動機理論14-15
- 2.1.3 外語動機三層次框架15-16
- 2.1.4 二語學習動機過程導向模式16-17
- 2.1.5 二語動機自我體系17
- 2.1.6 二語學習中的去動機研究17-18
- 2.1.7 總結(jié)18
- 2.2 第二語言學習動機在國內(nèi)的研究概況18-21
- 2.2.1 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國內(nèi)第二語言學習動機研究18-19
- 2.2.2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的國內(nèi)第二語言學習動機研究19
- 2.2.3 21世紀的國內(nèi)第二語言學習動機研究19-20
- 2.2.4 總結(jié)20-21
- 2.3 國內(nèi)對外漢語界關于外國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的研究21-24
- 2.3.1 國內(nèi)漢語學習動機研究規(guī)模21
- 2.3.2 國內(nèi)漢語學習動機研究對象21
- 2.3.3 國內(nèi)漢語學習動機研究內(nèi)容21-24
- 第三章 格魯吉亞中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的調(diào)查與研究24-37
- 3.1 問卷調(diào)查研究24-26
- 3.1.1 調(diào)查對象24
- 3.1.2 問卷設計24-26
- 3.2 因子分析26-30
- 3.2.1 分析過程26-28
- 3.2.2 描述分析比較動機強度28-30
- 3.3 單因素方差分析30-32
- 3.3.1 不同性別的學習動機差異分析30
- 3.3.2 不同年齡段的學習動機差異分析30-31
- 3.3.3 不同漢語學習時長的學習動機差異分析31-32
- 3.4 課堂觀察研究32-34
- 3.4.1 課堂記錄32-34
- 3.4.2 課堂記錄分析34
- 3.5 個案研究34-37
- 第四章 影響格魯吉亞中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的因素37-41
- 4.1 因子分析結(jié)果討論37-38
- 4.1.1 對漢語、中國文化、漢語老師的喜愛37
- 4.1.2 去中國旅游、留學、生活37-38
- 4.1.3 工作交流38
- 4.1.4 獲得物質(zhì)、心理滿足38
- 4.2 單因素方差分析結(jié)果討論38-39
- 4.3 課堂觀察結(jié)果討論39-40
- 4.4 個案研究結(jié)果討論40-41
- 第五章 激發(fā)格魯吉亞中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的策略41-48
- 5.1 教學設計方面41-42
- 5.1.1 教學內(nèi)容41-42
- 5.1.2 課程設計42
- 5.2 教材編寫方面42-43
- 5.2.1 針對性42-43
- 5.2.2 實用性43
- 5.2.3 趣味性43
- 5.3 課堂教學方面43-46
- 5.3.1 課堂環(huán)境的布置44
- 5.3.2 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設置44-46
- 5.3.3 課堂氣氛的調(diào)節(jié)和課堂管理46
- 5.4 教師方面46-48
- 5.4.1 個人品格47
- 5.4.2 對學生的態(tài)度47-48
- 結(jié)語48-50
- 參考文獻50-52
- 附錄52-57
- 在學期間研究成果57-58
- 致謝5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婉;張勵;黃碧卿;;國內(nèi)外志愿者的行為動機研究[J];校園心理;2010年03期
2 付偉;;二語動機研究縱覽——新版《動機研究與教學》述介[J];英語教師;2012年11期
3 鄭元興;兵團農(nóng)場學校學生學習動機研究[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1987年02期
4 肖敏;;大學生二語習得的動機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年09期
5 朱凌云;;中學生校外補課現(xiàn)象的家長動機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6 張紅波;;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動機研究——基于消費者視角[J];東岳論叢;2008年06期
7 秦保立;趙新元;;休閑動機研究的理論與方法透視[J];國外社會科學;2010年04期
8 邱偉強;;國外二語學習動機研究述評[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9 饒偉國;肖鳴政;李玲;;員工培訓動機研究及其分析[J];中國培訓;2008年03期
10 付偉;;國外二語動機研究新進展: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理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聶曉秋;哈爾濱市大學生志愿者服務參與動機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2 鄭爍;格魯吉亞中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3 肖瀟;考研學生選擇專業(yè)以及院校的動機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4 王偉杰;成人參與教育的動機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張體慧;問答社區(qū)用戶知識分享行為的動機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6 李柏英;緬甸在華留學生留學動機研究[D];廣西大學;2014年
7 趙茂磊;非交易類虛擬社區(qū)的成員參與動機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8 周姍儀;中國網(wǎng)絡社區(qū)用戶特征及動機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9 聞亭;不同文化距離下的習得水平與態(tài)度動機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10 黃浩銘;大學生對社交網(wǎng)站的使用動機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格魯吉亞中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64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6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