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學對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培育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6 09:36
中國傳統(tǒng)禮儀文化在中國文化長廊中獨樹一幟,雖然歷經時代變遷、歲月滄桑,但其蘊含的人文精神仍是歷久彌新,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征程中仍將發(fā)揮巨大價值。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這使得禮儀教育成為素質教育中重要的一環(huán),學校成為禮儀教育的主要陣地。傳統(tǒng)禮儀文化教育與中學語文教學聯(lián)系十分緊密,中學語文教材中蘊含的傳統(tǒng)禮儀文化資源,是進行傳統(tǒng)禮儀文化教育的重要依據。同時,語文教育肩負著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使命,傳統(tǒng)禮儀文化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標志,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禮儀文化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民族文化意識的重要途徑。本文首先從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的概念與理論出發(fā),論述了中學語文教學中加強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教育的必要性,同時禮儀素養(yǎng)教育對語文教學又有促進作用。對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禮儀的學習,有助于學生規(guī)范言行舉止,塑造文明禮儀形象。懂得互敬、互愛、互讓,明白知禮、行禮、守禮,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在本文第四部分重點從歸納、整理人教版初、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傳統(tǒng)禮儀人文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出發(fā),并對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tǒng)禮儀文化教育的可操作性進行探究,旨在通過語文教學...
【文章來源】: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內研究現狀
1.2.2 國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的相關概念與相關理論
2.1 禮儀素養(yǎng)的含義
2.2 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教育的含義
2.3 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教育的理論基礎
2.3.1 學習和遵循禮儀素養(yǎng)是由人的本質決定的
2.3.2 學習和遵循禮儀素養(yǎng)是由人的需要決定的
3 中學語文教學對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培育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1 加強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教育的必要性
3.1.1 有利于中學生信心和良好品德的培養(yǎng)
3.1.2 符合中學生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的需要
3.1.3 可以提高中學生的社會心理承受和交往能力
3.1.4 可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
3.2 禮儀素養(yǎng)培育教育對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
3.2.1 禮儀文化有助于學生理解文言詞匯
3.2.2 禮儀文化有助于學生把握人物形象
3.2.3 禮儀文化有助于語文教育的深化改革
4 中學語文教學對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培育實踐分析——以亳州市D中學為例
4.1 亳州市D中學禮儀素養(yǎng)與語文教學的調研分析
4.1.1 亳州市D中學學生禮儀素養(yǎng)培育現狀分析
4.1.2 調研實施步驟
4.2 中學語文教材中的禮儀人文素養(yǎng)現象與人文精神分析
4.2.1 語文教材中的祭祀與喪葬禮儀現象及其人文精神
4.2.2 語文教材中的笄冠與婚姻禮儀現象及其人文精神
4.2.3 語文教材中的宴飲與生養(yǎng)禮儀現象及其人文精神
4.2.4 語文教材中的稱謂與日常禮儀現象及其人文精神
4.3 亳州市D中學學生禮儀素養(yǎng)培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4.3.1 缺乏禮儀意識,行為和修養(yǎng)失禮
4.3.2 中外禮儀異同沖擊,具體禮儀踐行手足無措
4.3.3 學校禮儀教育缺失,學生主動學習能力不足
4.3.4 部分老師專業(yè)性不足,教學方法使用不靈活
5 中學語文教學對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培育的對策
5.1 加強理想教材的使用
5.1.1 從具有無限生命力和無窮魅力的語言文字入手,以小見大
5.1.2 從沉淀著豐富的哲學內蘊和博大的文化胸襟入手,見賢思齊
5.1.3 從光怪陸離的文學樣式和文化現象入手,由此及彼
5.2 語文教師要具重禮儀素養(yǎng)的培育和傳承
5.2.1 通過教師自身情感,帶動學生的文化心境
5.2.2 利用教師學識修養(yǎng),引導學生的文化憧憬
5.3 教學方法的使用選擇
5.3.1 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
5.3.2 探究式教學法
5.3.3 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5.4 在多種活動中進行禮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5.4.1 閱讀欣賞活動
5.4.2 寫作活動
5.4.3 口語交際活動
5.4.4 綜合實踐活動
6 結語
6.1 研究結論
6.2 研究的局限性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傳統(tǒng)宴飲禮儀在現代食育中的應用[J]. 劉思奇,李想. 經濟師. 2015(01)
[2]學校教育傳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存在的問題及出路[J]. 靖東閣,孫振東.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06)
[3]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的實踐[J]. 黃云巖. 考試周刊. 2014(86)
[4]傳承與創(chuàng)新:大學語文課程文化的理念探析[J]. 楊云萍. 教學研究. 2014(05)
[5]新時期大學生禮儀素質現狀調查及對策——以集美大學為例[J]. 黃美瓊.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3(04)
[6]國內外青少年傳統(tǒng)文化教育比較研究[J]. 周小艷. 皖西學院學報. 2013(01)
[7]將傳統(tǒng)禮儀教育滲入語文教學[J]. 張春萍.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2(06)
[8]淺談在大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禮儀教育[J]. 樂艷. 科教導刊(中旬刊). 2011(08)
[9]試論語文教育與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培養(yǎng)[J]. 梁振桂.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5)
[10]中國傳統(tǒng)禮儀教育及其現代價值[J]. 張良才. 齊魯學刊. 2000(04)
博士論文
[1]當代中國青少年禮儀教育的反思與建構[D]. 王賀蘭.河北師范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發(fā)展及其教育狀況的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D]. 梁嘉莉.廣州大學 2016
[2]傳統(tǒng)禮儀文化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D]. 畢亞飛.西華師范大學 2016
[3]當前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教育研究[D]. 林楊.魯東大學 2013
[4]禮儀教育的資源與啟示[D]. 張吟年.華東師范大學 2010
[5]關注古代文學作品教學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傳承[D]. 彭薇.湖南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439570
【文章來源】: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內研究現狀
1.2.2 國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的相關概念與相關理論
2.1 禮儀素養(yǎng)的含義
2.2 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教育的含義
2.3 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教育的理論基礎
2.3.1 學習和遵循禮儀素養(yǎng)是由人的本質決定的
2.3.2 學習和遵循禮儀素養(yǎng)是由人的需要決定的
3 中學語文教學對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培育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1 加強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教育的必要性
3.1.1 有利于中學生信心和良好品德的培養(yǎng)
3.1.2 符合中學生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的需要
3.1.3 可以提高中學生的社會心理承受和交往能力
3.1.4 可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
3.2 禮儀素養(yǎng)培育教育對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
3.2.1 禮儀文化有助于學生理解文言詞匯
3.2.2 禮儀文化有助于學生把握人物形象
3.2.3 禮儀文化有助于語文教育的深化改革
4 中學語文教學對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培育實踐分析——以亳州市D中學為例
4.1 亳州市D中學禮儀素養(yǎng)與語文教學的調研分析
4.1.1 亳州市D中學學生禮儀素養(yǎng)培育現狀分析
4.1.2 調研實施步驟
4.2 中學語文教材中的禮儀人文素養(yǎng)現象與人文精神分析
4.2.1 語文教材中的祭祀與喪葬禮儀現象及其人文精神
4.2.2 語文教材中的笄冠與婚姻禮儀現象及其人文精神
4.2.3 語文教材中的宴飲與生養(yǎng)禮儀現象及其人文精神
4.2.4 語文教材中的稱謂與日常禮儀現象及其人文精神
4.3 亳州市D中學學生禮儀素養(yǎng)培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4.3.1 缺乏禮儀意識,行為和修養(yǎng)失禮
4.3.2 中外禮儀異同沖擊,具體禮儀踐行手足無措
4.3.3 學校禮儀教育缺失,學生主動學習能力不足
4.3.4 部分老師專業(yè)性不足,教學方法使用不靈活
5 中學語文教學對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培育的對策
5.1 加強理想教材的使用
5.1.1 從具有無限生命力和無窮魅力的語言文字入手,以小見大
5.1.2 從沉淀著豐富的哲學內蘊和博大的文化胸襟入手,見賢思齊
5.1.3 從光怪陸離的文學樣式和文化現象入手,由此及彼
5.2 語文教師要具重禮儀素養(yǎng)的培育和傳承
5.2.1 通過教師自身情感,帶動學生的文化心境
5.2.2 利用教師學識修養(yǎng),引導學生的文化憧憬
5.3 教學方法的使用選擇
5.3.1 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
5.3.2 探究式教學法
5.3.3 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5.4 在多種活動中進行禮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5.4.1 閱讀欣賞活動
5.4.2 寫作活動
5.4.3 口語交際活動
5.4.4 綜合實踐活動
6 結語
6.1 研究結論
6.2 研究的局限性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傳統(tǒng)宴飲禮儀在現代食育中的應用[J]. 劉思奇,李想. 經濟師. 2015(01)
[2]學校教育傳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存在的問題及出路[J]. 靖東閣,孫振東.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06)
[3]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的實踐[J]. 黃云巖. 考試周刊. 2014(86)
[4]傳承與創(chuàng)新:大學語文課程文化的理念探析[J]. 楊云萍. 教學研究. 2014(05)
[5]新時期大學生禮儀素質現狀調查及對策——以集美大學為例[J]. 黃美瓊.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3(04)
[6]國內外青少年傳統(tǒng)文化教育比較研究[J]. 周小艷. 皖西學院學報. 2013(01)
[7]將傳統(tǒng)禮儀教育滲入語文教學[J]. 張春萍.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2(06)
[8]淺談在大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禮儀教育[J]. 樂艷. 科教導刊(中旬刊). 2011(08)
[9]試論語文教育與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培養(yǎng)[J]. 梁振桂.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5)
[10]中國傳統(tǒng)禮儀教育及其現代價值[J]. 張良才. 齊魯學刊. 2000(04)
博士論文
[1]當代中國青少年禮儀教育的反思與建構[D]. 王賀蘭.河北師范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發(fā)展及其教育狀況的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D]. 梁嘉莉.廣州大學 2016
[2]傳統(tǒng)禮儀文化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D]. 畢亞飛.西華師范大學 2016
[3]當前中學生禮儀素養(yǎng)教育研究[D]. 林楊.魯東大學 2013
[4]禮儀教育的資源與啟示[D]. 張吟年.華東師范大學 2010
[5]關注古代文學作品教學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傳承[D]. 彭薇.湖南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4395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439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