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發(fā)布時間:2017-03-31 20:06
本文關鍵詞:多元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基礎教育歷次課程改革都會將更新歷史教科書知識體系,將歷史科學研究的新成果編入歷史教科書,史學研究者也期望新成果能夠盡快普及。多元史觀的研究已趨向成熟,但我國多元史觀與高中歷史課程的最佳契合點研究還處在探索和討論階段,許多問題還需去尋找深層次的答案。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歷經(jīng)八次課程改革,在各方面都與時俱進做出大調整,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樹立崇尚科學、求真、求實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受到傳統(tǒng)史學觀念的影響,對培養(yǎng)學生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精神產(chǎn)生過不利影響。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在新課程改革精神指導下,運用多元史觀解讀教材,將多元史觀學術研究新成果應用于中學歷史課程教學,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歷史意識。本文以“多元史觀”為主要研究對象,從“多元史觀的理論闡述”和“多元史觀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兩個角度分析。闡述“多元史觀”已有的學術成果,做分析與綜述,在肯定其成績的基礎上,根據(jù)現(xiàn)有成果和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對如何運用多元史觀指導教學提出一些建議。論文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界定“多元史觀”的定義,以及多元史觀運用于高歷史教學的意義。對“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現(xiàn)代化史觀、社會史觀”的相關概念進行界定,闡述其涵義以及論述多元史觀應用于歷史教學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主要闡述多元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從兩個角度論述,一是結合實踐教學案例闡明用多元史觀構建歷史教學內容的用意和益處。二是論述多元史觀在高考復習中的指導。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提出一些建議,例如:教師如何運用多元史觀辯證歷史資料。
【關鍵詞】:多元史觀 歷史教學 運用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33.51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4
- 一、課題研究背景9-10
- 二、課題研究意義10-11
- (一)理論意義10
- (二)現(xiàn)實意義10-11
- 三、課題研究方法11
- 四、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1-14
- (一)國內研究現(xiàn)狀11-12
- (二)國外研究現(xiàn)狀12-14
- 第一章 多元史觀問題的提出14-20
- 一、多元史觀理論闡釋14-17
- (一)文明史觀14-15
- (二)現(xiàn)代化史觀15-16
- (三)全球史觀16
- (四)社會史觀16-17
- 二、多元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的意義17-20
- (一)代表高中歷史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方向17-18
- (二)提升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18
- (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18-20
- 第二章 多元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20-33
- 一、多元史觀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內容建構20-26
- (一)文明史觀建構高中歷史教學內容20-22
- (二)現(xiàn)代化史觀建構高中歷史教學內容22-24
- (三)全球史觀24-25
- (四)社會史觀建構高中歷史教學內容25-26
- 二、多元史觀對高中歷史問題的闡釋26-27
- 三、多元史觀在高考復習中的運用27-33
- (一)現(xiàn)階段高考試卷中多元史觀的命題趨勢27-28
- (二)以思維導圖方式構建多元史觀復習框架28-30
- (三)充分練習體現(xiàn)“多元史觀”的典型試題30-33
- 第三章 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多元史觀的注意事項33-39
- 一、多元史觀的運用對教師提出新要求33-37
- (一)教師提升自身知識儲備及職業(yè)素質33-34
- (二)教師利用多元史觀辯證認知史料34-35
- (三)教師應注意發(fā)展學生的多元史觀35-37
- 二、運用多元史觀應注意的問題37-39
- (一)多元史觀論切記勿“空談理論”37
- (二)多元史觀強調不同史觀的綜合運用37-39
- 小結39-40
- 參考文獻40-42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42-44
- 致謝4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全路;應用計算機網(wǎng)絡進行高中歷史教學初探[J];歷史教學;2000年11期
2 李小明;高中歷史教學探微[J];基礎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3 洪明;;研究性學習及其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1年08期
4 張埃平;高中歷史教學如何注重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J];榆林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1期
5 劉正萍;素質教育觀下高中歷史教學之我見[J];教育探索;2002年06期
6 張書林;三乘三分組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歷史教學;2005年10期
7 宋振l
本文編號:2800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