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計算思維”作為高中生信息技術課程目標之一,引起了人們對高中生計算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廣泛關注。計算思維是運用計算機科學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tǒng)設計以及理解人類行為等涵蓋計算科學之廣度的一系列思維活動。而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高中生計算思維能力應凸顯什么?又需要什么樣的培養(yǎng)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呢?本研究首先利用問卷調查和訪談,考查了浙江省一所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現(xiàn)狀和高中生計算思維能力,共回收178份學生問卷和30份浙江省內的教師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教師與學生對計算思維的了解程度不容樂觀:教師尚缺乏主動培養(yǎng)高中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意識;高中生的學習也只是停留在簡單的基礎知識以及機械的操作上,以此滿足應試要求;而面對復雜的計算問題,學生不能順利的進行抽象分解、數(shù)據(jù)建模,更不能利用計算機實現(xiàn)自己的想法;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并沒有意識去利用計算思維的方法。而當前的信息技術課程無論是硬件、軟件、課時,還是開放教學資源已經基本滿足高中生計算思維培養(yǎng)的條件。目前迫切需要一套致力于高中生計算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解決方案,并進行課堂實踐探索;诖,筆者依據(jù)相關教學設計原理進行了相應的課程設計。在參考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對計算思維的界定以及計算思維發(fā)展層次的基礎上,設定高中生計算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隨后借鑒Cynthia Selby博士和John Woollard博士提出的計算思維五個核心概念,構建了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計算思維框架,即抽象思維、分解思維、可視化思維、自動化思維、算法思維、評價思維、概括思維。進而選擇并組織高中生計算思維培養(yǎng)的基礎知識模塊與思維方法層模塊的教學內容,最后以其中的兩個知識單元,《算法及表示》和《程序設計實現(xiàn)》為對象,進行了面向計算思維的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發(fā)現(xiàn)基礎概念與問題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概念與原理的理解;基于計算思維的探究式教學模式,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與計算思維能力。
【學位授予單位】:寧波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G633.6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林雪;吳玉貝;郭寶龍;;以探究式教學方法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J];中國高?萍;2015年12期
2 李藝;鐘柏昌;;談“核心素養(yǎng)”[J];教育研究;2015年09期
3 張學軍;郭夢婷;李華;;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蘊含的計算思維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5年08期
4 劉繼萍;;“教師主導 學生主體”:一個經典公式正當性的論證[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4期
5 肖廣德;高丹陽;;計算思維的培養(yǎng):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新選擇[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5年07期
6 肖鋒;辛大欣;耿朝陽;;計算思維培養(yǎng)為核心的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數(shù)據(jù)庫原理與應用”課程為例[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5年07期
7 鐘柏昌;李藝;;計算思維的概念演進與信息技術課程的價值追求[J];課程.教材.教法;2015年07期
8 任友群;隨曉筱;劉新陽;;歐盟數(shù)字素養(yǎng)框架研究[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9 戰(zhàn)德臣;王浩;;面向計算思維的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體系[J];中國大學教學;2014年07期
10 張娜;;DeSeCo項目關于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及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13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飛躍;;從計算思維到計算文化[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7:教育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C];2007年
本文編號:
27417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41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