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論視域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詞塊的應用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G633.41
【圖文】:
圖 3-1 基于模因論的外語教學框架(楊璐,2009)綜上所述,模因論視域下的英語寫作過程將經歷以下四個階段:同化、保持、表達和傳輸。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與學生相互配合、交流溝通。在第一階段教師需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因此教師必須選擇合適的詞塊供學生學習。在第二、三階段,學生需要進行有意記憶以及有意表達。在這一階段學生需要搜索貯存于頭腦中合適的詞塊進行表達。在第四階段,教師與學生需要進一步交流溝通,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及人機互動實現詞塊模因的傳輸。因此,基于模因論的英語寫作教學將教師與學生有機結合,從而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昊晟;;基于模因論的語際語用課堂教學實驗研究[J];外語教學;2015年03期
2 劉琳琪;;文化信息流動與語言模因傳播研究[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3 蘇奕華;;語言模因幽默翻譯的歸化與異化[J];外語學刊;2014年03期
4 吳素芳;;基于模因論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型探討[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5 黃慧;;模因論之于廣告翻譯過程的解釋力[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6 夏新蓉;;模因式英語寫作教學模型探討[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7 譚曉春;;大學英語模仿與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探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8 王佩福;;以詞塊教學提高學生英語輸出的研究[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年08期
9 胡小穎;;詞塊法對大學英語寫作能力發(fā)展的理據與實踐[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10 周超英;;詞塊與外語學習者語言輸出質量關系的實證研究[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8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敘;模因論視角下的高中英語模仿寫作教學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2 管婧安;初中生英語寫作焦慮現狀調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趙怡;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楊璐;模因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可行性評估[D];湖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7250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25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