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思想政治課中的生成性教學探析
本文選題:中學生 切入點:思想政治課 出處:《教學與管理》2017年21期
【摘要】:中學思想政治課生成性教學是以課堂為主陣地,在生成性思維視角下,促進學生主動生成的教學形態(tài)。生成性教學以教育學、哲學、心理學為理論依據(jù),根據(jù)中學思想政治課堂舍棄"預(yù)設(shè)論"堅持"唯生成論"的教學取向、社會群體僅關(guān)注教學結(jié)果性目標而忽視教學表現(xiàn)性目標、教師難以靈活運用課中偶發(fā)性的教學資源等現(xiàn)實困境,提出生成性教學的設(shè)計啟示為:學程設(shè)計——由教師導演轉(zhuǎn)變?yōu)閷W生參與;留白設(shè)計——由飽滿灌輸轉(zhuǎn)變?yōu)橥晷螇簭?評價設(shè)計——由武斷性評價轉(zhuǎn)變?yōu)閰f(xié)商性評價。
[Abstract]:The generativ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middle school is based on the classroom as the main posi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tive thinking, the generative teaching promotes the students' active generation. The generative teaching i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pedagogy,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According to the "presupposition" and "generation-only" teaching orienta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of middle school, the social group on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result goal and neglects the teaching performance goal. It is difficult for teachers to make flexible use of the occasional teaching resources and other practical difficulti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enlightenment of generative teaching as follows: the design of the course of study is changed from the teacher's director to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the blank design is changed from full indoctrination to the gestalt pressure; Evaluation design-from arbitrary evaluation to consultative evaluation.
【作者單位】: 閩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福建省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新基地項目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633.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yN;涂榮豹;;生成性教學的基本特征與設(shè)計[J];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 李垎;涂榮豹;;“生成性教學”理念的基本特征[J];人民教育;2007年06期
3 陳孝彭;;關(guān)注科學課生成性教學資源[J];教育科研論壇;2007年05期
4 隗峰;王輝;;生成性教學理論及其應(yīng)用要求[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5 王曉陽;;生成性教學的特征及其實施策略[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7年08期
6 萬秀珍;;生成性教學的內(nèi)涵、特征及實施[J];消費導刊;2008年23期
7 羅祖兵;;生成性教學的實踐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09年09期
8 張玉瑜;;生成性教學理念下的生成性教學設(shè)計[J];科技信息;2009年32期
9 王健;王曉林;;生成性教學的理論基礎(chǔ)及課堂互動模型[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呂新文;;歷史生成性教學的實踐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李丹萍;;試論生成性教學中的效果差[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2 張晨;;留出精彩的空間——關(guān)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生成性教學的思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3 萬詠梅;;語文課堂實施生成性教學策略探究[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萬秀珍;生成性教學的現(xiàn)實困境和實施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2 朱建華;生成性教學的案例分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3 金鳳;初中數(shù)學生成性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瑩;生成性教學中教師角色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周紅娟;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生成性教學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6 鄭藝紅;論生成性教學[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7 張敏;生成性教學改革的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劉忠偉;基于生活世界理念的生成性教學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1年
9 郇支星;教師生成性教學能力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10 牟必琴;論語文生成性教學[D];沈陽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6596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65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