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愁》教學實錄
本文關鍵詞: 鄉(xiāng)愁 余光中 語文教學 臺灣 學生 朗讀 語感教學 母親 回歸祖國 時間順序 出處:《中學語文教學》200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師:我們今天學習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一首詩《鄉(xiāng)愁》,請大家推薦一位朗讀最好的男同學把這首詩讀一讀。(學生推薦,一男生起立朗讀)
[Abstract]:Zheng teacher: today we are studying a poem by Yu Guangzhong, a famous poet from Taiwan. Please recommend a male student who reads the best to read the poem. (recommended by students, a boy stands up to read it.)
【作者單位】:
【分類號】:G633.3
【正文快照】: 師:我們今天學習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一首詩《鄉(xiāng)愁》,請大家推薦一位朗讀最好的男同學把這首詩讀一讀。(學生推薦,一男生起立朗讀)師:讀得不錯,還沒有學習,就讀得這樣,確實讀得好。女同學讀得好的是哪一位?站起來,給大家讀一讀。(一女生讀)師:讀得不錯,清楚,也有一定感情,當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青延;;余光中幽幽續(xù)《鄉(xiāng)愁》[J];世界中學生文摘;2007年11期
2 許心;;誰的鄉(xiāng)愁誰的痛[J];初中生;2008年Z9期
3 常作印;;在詩里喊魂,在歌中懷鄉(xiāng)——《鄉(xiāng)愁》教學實錄[J];語文建設;2009年05期
4 蔡菁;解讀余光中散文的“鄉(xiāng)愁”情結[J];唐山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孟慶順;異曲同工的鄉(xiāng)愁情——余光中與席慕蓉的《鄉(xiāng)愁》比較[J];中學語文園地(初中版);2003年17期
6 黃紹祥;余光中:章小旨大,水淺情深[J];初中生世界;2004年25期
7 朱粲;;讀余光中《鄉(xiāng)愁》有感[J];中學生天地(A版);2009年Z1期
8 唐晴川;;鄉(xiāng)愁種種[J];幸福(悅讀);2010年02期
9 黃舒廣;;一曲《鄉(xiāng)愁》兩岸情[J];語文教學與研究;1992年01期
10 王麗;;在夢與海的那邊——感受余光中的《鄉(xiāng)愁》[J];青春男女生.少年作家;2008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廖登發(fā);;天光云影共徘徊——客家文化(校本)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滲透初探[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2 古遠清;;兩岸關于余光中“歷史問題”的爭論(下)[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6.2)[C];2006年
3 王建軍;;對語文教學中“文”“道”關系的再反思[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王趙軍;;使用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反思[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5 李仁瓊;鐘富彬;;探尋語文教學本真,促進教師自我反思提高[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6 古遠清;;兩岸關于余光中“歷史問題”的爭論(上)[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6.1)[C];2006年
7 張金蘭;;科學使用電教 改進語文教學[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8 蘇蘭英;;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9 李成龍;;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九次年會交流論文論文集[C];2004年
10 李芙蓉;;情感,讓語文教學如此美麗[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韓曉玲 覃萬鐘;鄉(xiāng)愁啊,鄉(xiāng)愁![N];湖北日報;2000年
2 楊瀾;永遠的鄉(xiāng)愁[N];中國文化報;2001年
3 記者 王凡凡;余光中:穿越70年鄉(xiāng)愁[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4 徐玉華;好詩豈止解鄉(xiāng)愁[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5 黃曼君;鄉(xiāng)愁后面的“重巒疊嶂”[N];人民日報;2004年
6 賈珊;臺灣民謠——《鄉(xiāng)愁拾韻》帶你回歸[N];音樂周報;2004年
7 夏榆;余光中:把島上的文字傳回中原[N];南方周末;2004年
8 蔡立梅;余光中:我們的中文是不朽的[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9 王逸吟;“中文美到什么程度”?余光中北大說“鄉(xiāng)愁”[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10 本報記者 陳智勇;余光中:40年后再續(xù)“鄉(xiāng)愁”[N];泉州晚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笑梅;壯麗的歌者:余光中詩論[D];蘇州大學;2004年
2 楊明;1949大陸遷臺作家的懷鄉(xiāng)書寫[D];四川大學;2007年
3 黃海晴;余光中新古典主義詩學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4 江藝;對話與融合:余光中詩歌翻譯藝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張云峰;鄉(xiāng)愁與中國現(xiàn)代生命詩學[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李娜;舞鶴創(chuàng)作與現(xiàn)代臺灣[D];復旦大學;2004年
7 顏敏;在雜語共生的文學現(xiàn)場[D];暨南大學;2008年
8 張良田;語篇交際原理與語文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9 劉淑梅;布寧創(chuàng)作中的莊園主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10 阮思華;清代臺灣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研究(1683~1895年)[D];暨南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冷霞;中學語文語感教學淺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劉晶;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語感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鄭劭清;失卻與復歸:余光中三地二十年(1964-1985)[D];華僑大學;2004年
4 劉娟;培養(yǎng)初中生語感能力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易興華;小學古詩自主閱讀及素養(yǎng)培養(yǎng)[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6 蔣業(yè)華;另一種審視[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7 錢江;論余光中詩藝成熟的軌跡[D];安徽大學;2004年
8 李旺欣;語文對話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9 郭文姝;余光中詩歌修辭藝術探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10 陳繼鋒;中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實踐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4675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467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