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軌制”高考制度改革的使命、困境與出路
本文關鍵詞:“雙軌制”高考制度改革的使命、困境與出路 出處:《學術探索》2017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雙軌制"高考制度改革是新時期優(yōu)化我國教育結構、解決人才培養(yǎng)困境的重要戰(zhàn)略舉措,也是新形勢下我國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然而分析當前我國教育及高考制度改革現(xiàn)狀,"雙軌制"高考制度的實施仍然面臨著諸多困境及難題。需要我們對新時期"雙軌制"高考制度改革的使命、困境有更加深刻和清醒的認知,并從教育體制機制、社會支持系統(tǒng)等多層面做好頂層設計和實施規(guī)劃。
[Abstract]:The reform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under the dual track system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measure to 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 and solve the dilemma of talent training in the new perio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reform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in China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owev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an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in 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 track"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is still faced with many difficulties and difficulties.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have a deeper and more sob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ission of the reform of the "double track"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in the new period. And from the education system mechanism, social support system and other multi-leve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lanning.
【作者單位】: 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高教研究所;
【基金】:2015年度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礎理論研究一般課題(15NDJC084YB)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青年基金(16YJC880118)
【分類號】:G639.21
【正文快照】: 高考作為連接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一種重要人才選拔機制,對我國教育事業(yè)及經濟社會發(fā)展意義重大。雖然近年來社會對高考制度的質疑及批評不斷,但仍然沒有其他制度能夠取代,所以根據(jù)社會現(xiàn)實需求適度改革并完善現(xiàn)有制度顯得尤為重要。自2010年以來我國高考制度改革更是進入了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潔絢;;高考制度改革的多重邏輯與審思[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6年10期
2 吳仁華;;論應用技術大學專業(yè)建設的基本特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04期
3 白鶴龍;;新時期雙軌制高考的改革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6年22期
4 李木洲;;高考制度現(xiàn)代化:內涵、特征與目標[J];教育研究;2016年07期
5 羅家才;;教學服務型大學建設:轉型戰(zhàn)略與本土創(chuàng)新的結合——第二屆“全國教學服務型大學建設”學術研討會綜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06期
6 湯松萍;;新一輪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動因及價值取向[J];教育探索;2016年06期
7 柳博;;選擇性:高考制度改革的機遇與挑戰(zhàn)[J];教育研究;2016年06期
8 胡斌武;陳朝陽;吳杰;;“中國制造2025”與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路徑探索[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3期
9 張宗海;;對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fā)展的誤讀與解析[J];教育評論;2016年04期
10 王輝;王運敏;;奧巴馬政府“升級版”中等職業(yè)教育構想及其推進舉措[J];教育研究;2016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飛;;再論漢語“博物院”一詞的產生與流傳——兼談E考據(jù)的某些問題[J];東南文化;2017年02期
2 季晨;周裕興;;館校合作與我國農村博物館發(fā)展[J];學術探索;2017年04期
3 李軍;;漢語“博物館”、“博物院”的產生及使用——以19世紀外漢字典、中文報刊為中心[J];東南文化;2016年03期
4 馮慶華;;科技館教育活動的實踐與思考——以浙江省科技館為例[J];科協(xié)論壇;2016年02期
5 龍金晶;劉玉花;;世界科技博物館教育的角色演變與發(fā)展趨勢研究[J];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16年01期
6 鄭晶;;談博物館的“分眾教育”——以南京博物院為例[J];東南文化;2015年06期
7 徐堅;;走出收藏史,走向思想史[J];中國博物館;2015年04期
8 呂建昌;扈穎鈺;;日軍侵華對中國博物館事業(yè)的破壞[J];東南文化;2015年05期
9 包李君;;依托展示資源的教育活動項目探索與實踐——以上?萍拣^“極地生存策略”教育活動為例[J];科學教育與博物館;2015年04期
10 常娟;李博;;建立科技館教育活動的新常態(tài)[J];學會;2015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康寧;;社會對教育改革的制約[J];教育研究;2016年03期
2 湯松萍;;新一輪高考制度改革的困惑與思考[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15年06期
3 朱志勇;高鸞;韓倩;;香港地區(qū)教育博士項目制度改革的動因及其歷程——以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11期
4 邊新燦;;公平選才和科學選才——高考改革兩難價值取向的矛盾和統(tǒng)一[J];中國高教研究;2015年09期
5 白強;;哈佛大學本科招生制度改革的特點及啟示[J];高等建筑教育;2015年04期
6 張大良;;把握“學校主體、地方主責”工作定位 積極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fā)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5年10期
7 劉宇陸;;適應新常態(tài) 建設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J];中國高等教育;2015年09期
8 鐘秉林;;深化綜合改革,應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新挑戰(zhàn)[J];教育研究;2015年03期
9 王璞;傅慧慧;;高考雙軌制改革的雙層隱憂[J];廣州職業(yè)教育論壇;2015年01期
10 石中英;;關于當前我國普通高中教育任務的再認識[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鮑賢清;博物館場景中的學習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2 李君;博物館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孟慶金;現(xiàn)代博物館功能演變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4 王愛學;公共產品政府供給績效評估理論與實證分析[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5 鄭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網行為的結構及其影響因素[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彬;對我國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4年04期
2 劉力;試論高考制度改革[J];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05期
3 張豐奎;也談高考制度改革[J];當代教育科學;2005年17期
4 陳彬;;對我國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考[J];當代教育科學;2005年24期
5 杜芳芳;張茂聰;;高考制度改革:現(xiàn)實與理想[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6 楊學為;劉海峰;謝小慶;張遠增;王鋼;漆書青;戴海琦;;高考制度改革與發(fā)展專家談[J];考試研究;2007年04期
7 吳計生;;中日高考制度改革之比較[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11期
8 李寶元;;關于高考制度改革若干基本問題的戰(zhàn)略思考[J];湖南社會科學;2007年01期
9 夏冰;史璞;;中俄高考制度改革比較研究[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yè)教育版);2007年03期
10 ;民間學者亮出首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Z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袁小鵬;高考制度改革進入關鍵時期[N];光明日報;2007年
2 蔣一兵;高考制度改革的一個方案[N];學習時報;2007年
3 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樂毅;高考制度改革需厘清三大關系[N];中國教育報;2014年
4 劉強;高考制度改革對農家學子更利好[N];農民日報;2014年
5 侯定凱;期待更多高考制度改革的“靴子”落地[N];文匯報;2014年
6 ;加快高考制度改革和加強素質教育[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7 本報記者 潘強;高考制度改革的民間動力強勁[N];中國改革報;2007年
8 ;高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高校自立[N];21世紀經濟報道;2010年
9 本報記者 林志文;高考制度改革已到“沖刺”階段[N];中國婦女報;2012年
10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鄧飛;高考制度改革:怎樣考比考什么更重要[N];中國經濟導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彬;我國高考制度改革的價值取向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2 魏國東;1977年以來中國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河北大學;2008年
3 吳兆彤;基于人本理念的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鑫;素質教育與高考制度改革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2002年
2 楊思明;高考制度改革對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3 郭昕;我國高考制度改革的倫理價值取向[D];湖南科技大學;2015年
4 徐慧峰;高考制度改革對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影響[D];河南大學;2015年
5 張璽;人的全面發(fā)展觀理論視野下的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5年
6 王好;素質教育理念下的英語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6年
7 陳旗敏;教育生態(tài)學視野下我國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8 韓蕾;社會學視角下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9 李嘯;高考制度改革中的代際認識差異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楊美玲;創(chuàng)新教育視野下的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040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404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