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與高中物理力學的教學銜接
本文關鍵詞:大學物理與高中物理力學的教學銜接
【摘要】:文章通過一道力學題探討了大學物理與高中物理思維方式的不同,提出在大學物理力學部分的教學中要多與高中物理進行比較,并重視它們之間的教學銜接。這些觀點對于工科大學生物理興趣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單位】: 湖南工學院數(shù)理科學與能源工程學院;
【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2015JJ4020)中期成果
【分類號】:G642;O4-4;G633.7
【正文快照】: 力學作為大學物理學中的第一篇內容,是物理學的基礎,對它學習的好與壞直接影響了整個大學物理課程的質量。由于數(shù)學方法上的限制,高中物理一般處理恒定條件下接近理想狀態(tài)的物理問題,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物理思維能力,但是,這種思維方式并不能處理實際的生活問題[1]。大學物理作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曉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狀及改革[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年19期
2 丁素英;大學物理教改初探[J];濰坊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4期
3 蔡從中,林德華;大學物理電子課本(網(wǎng)絡版)的研究——一種新型的大學物理教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4 鄭光昭;略論工科“大學物理”課程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5 ;大學物理網(wǎng)絡教學系統(tǒng)與多媒體素材庫[J];物理與工程;2001年01期
6 王眾臣;大學物理中的工程教育[J];中國冶金教育;2001年06期
7 楊先林;“大學物理”從面授課程向網(wǎng)絡課程過渡的探討[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8 王彥勛,范虹,孫宏凱;大學物理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的研究與應用[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9 姚宏林;鄒波;洪延姬;竇志國;;大學物理網(wǎng)絡教學系統(tǒng)[J];中國電化教育;2001年04期
10 趙凱華,喀興林;20年大學物理教學研究成果回顧展 編者的話[J];大學物理;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平;趙雪丹;黃筱玲;邱宏;丁紅勝;李書民;;《大學物理實驗教程》教材體系與內容的研究[A];探索的腳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論文集[C];2010年
2 解光勇;施衛(wèi);馬德明;屈光輝;;大學物理實驗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與實踐[A];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3 解光勇;施衛(wèi);;大學物理實驗“疑問式”教學模式設計[A];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4 孟桂菊;楊昌權;黃文利;;新世紀大學物理教育改革的探討[A];湖北省物理學會、武漢物理學會成立70周年慶典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鄭殊;馬春利;;大學物理多媒體教學的探討和實踐[A];2005年全國高校非物理類專業(yè)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敬仕超;周志堅;陳希明;;認真實施“大學物理基本要求” 努力實現(xiàn)教學內容現(xiàn)代化[A];2005年全國高校非物理類專業(yè)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俱海浪;李寶河;黃英群;;大學物理實驗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8 潘林峰;程衍富;;大學物理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A];湖北省物理學會、武漢物理學會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瞿鴻飛;;關于設立“南京大學物理系大航核技術專業(yè)獎學金”的介紹[A];PGNAA技術專題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于磊;王金良;張時聲;;對“文科大學物理”教學的不斷探索[A];2005年全國高校非物理類專業(yè)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高蘭香;大學物理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成;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物理自主學習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張彬;從教育銜接層面探討如何促進大學物理學習[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吳洪莉;對以學生為主體的大學物理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葉兆寧;大學物理多媒體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及應用策略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5 周云;大學物理輔導軟件的研究與開發(fā)[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4年
6 齊東平;探究教學在《大學物理實驗》課程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常建宇;大學物理教學方法探討[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8 鄧從杰;大學物理實驗學習與教學方法的探討[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9 田明麗;大學物理實驗探究教學設計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10 賀水燕;大學物理實驗分層教學與學生能力培養(yǎng)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2853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28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