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新探
本文關(guān)鍵詞:陶行知教育思想新探
【摘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融合了教育學的專業(yè)理論與現(xiàn)代意義的社會改造,在自主探索中國本土化教育理論的同時,尋求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出路。生活教育和民主主義是其思想的兩大基石,他早年立志教育事業(yè),就意在通過現(xiàn)代教育建設(shè)民主國家,后來從事平民教育、鄉(xiāng)村教育、工學團、戰(zhàn)時教育、民主教育等,都內(nèi)在地包含著民主平等的政治追求,是在為實現(xiàn)人生理想和時代使命而努力奮斗。生活教育和民主主義的融合使得陶行知的教育理論具有鮮明的人民性和斗爭性,也讓其教育事業(yè)和人生命運歷經(jīng)坎坷。盡管屢陷艱難,陶行知都以無限的精力和熱情,投入到教育探索的每一個階段,為近現(xiàn)代中國教育發(fā)展立下一座豐碑。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
【關(guān)鍵詞】: 陶行知 生活教育 民主主義
【分類號】:G40-092
【正文快照】: 陶行知(1891-1946年)教育思想的兩大基石一是生活教育,二是民主主義。他畢生為之奮斗的兩件大事就是教育與民主。陶行知認為中國要建設(shè)現(xiàn)代民主國家,必須以教育為第一要務(wù)。他在美國選擇以教育為人生追求,回國后提倡平民教育,都有著建設(shè)民主國家的深意。后來到曉莊踐行生活教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粟高燕;;論交往理論視野下的生活教育[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5期
2 王振國;;發(fā)展新時期的生活教育[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1990年01期
3 渤海油田第一小學課題組;實施“生活教育”的探索[J];教育改革;1996年01期
4 田恩瑞,劉潛;陶學:邁向素質(zhì)之途的生活教育[J];哈爾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5 ;《生活教育·教研》2014年征訂單[J];生活教育;2014年12期
6 儲朝暉;;生活教育的當代發(fā)展[J];生活教育;2006年04期
7 陶行知;;生活教育之特質(zhì)[J];生活教育;2006年07期
8 陶行知;;生活教育目前的任務(wù)[J];生活教育;2006年08期
9 陶行知;;告生活教育社同志書(節(jié)選)——為生活教育運動十二周年紀念而作[J];生活教育;2006年09期
10 陶行知;;談生活教育——答復一位朋友的信[J];生活教育;2006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粲;;生活教育的關(guān)鍵是關(guān)注學生的幸福生活[A];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教育——德育論叢(第二輯)[C];2012年
2 劉茲梅;;從“生活教育”到“素質(zhì)教育”是歷史的必然[A];紀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20周年——陶研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3 石生;;論生活教育之真諦[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首屆二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選集[C];1989年
4 謝海清;游連斌;;實踐“生活教育”理論 開展“家校共建”活動[A];紀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20周年——陶研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5 李惠民;李田定;;“生活教育”理論和教育改革[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首屆二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選集[C];1989年
6 ;行以求知知更行——太鋼教育處《生活教育》實驗報告[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首屆第三、四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選集[C];1992年
7 閻可珍;;山西教改實驗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首屆二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選集[C];1989年
8 金輝;;而立之年再思考[A];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30周年慶祝大會論文集[C];2010年
9 戴香蓮;;科普小先生 能辦大事情[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首屆第三、四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選集[C];1992年
10 容偉干;;《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非;補上“生活教育”這一課[N];江蘇教育報;2012年
2 民盟省委副主委兼秘書長 冉霞;勞動促進自我成長 教育完善人格培養(yǎng)[N];貴州政協(xié)報;2010年
3 陳平;培育“生活教育”的土壤[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魏華齡;陶行知倡導巖洞教育[N];桂林日報;2007年
5 喬廷強;為什么南郭先生還有舞臺[N];中國教師報;2014年
6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華中師范大學教授 周洪宇;教育是為了實現(xiàn)更好的生活[N];湖北日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 蘇軍;日常生活的技能該老師教?[N];文匯報;2010年
8 袁正東 劉山炳;面對留守兒童,學校能做些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徐衛(wèi)紅;陶行知和他的“生活教育”理論[N];光明日報;2005年
10 馬虹;試析陶行知“生活教育論”[N];貴州民族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文靜;論生活教育與幸福生活[D];西華師范大學;2015年
2 張旭耀;學校教育與人的幸福生活[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3 李銀玲;試論生活世界的教育[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4 余海軍;誰來榮耀生活[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欣瑜;生活與教育的涵義及其辯證關(guān)系[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6年
6 亢曉莉;生活與教育關(guān)系的演變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7 羅珍;讓教育扎根生活[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杜瑞;教育與生活關(guān)系的發(fā)生、發(fā)展及演變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鄧素文;走進生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之理性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10 王彬彬;生活能溢出教育的味道嗎[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8653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86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