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寶蓀教育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2 05:40
本文關鍵詞:曾寶蓀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曾寶蓀(1893—1978),湖南雙峰人,我國近現(xiàn)代著名教育家。曾寶蓀女士,作為曾文正公曾孫女,可謂是一個另類,她在這個“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傳統(tǒng)儒家家庭選擇了獨身,她嫁給了教育之神,成為世人的母親。曾寶蓀幼年從祖母郭筠學習,從小就飽讀經書典籍。1916年,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倫敦大學西田學院,是第一位赴英留學的中國女性。畢業(yè)后她在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繼續(xù)深造,留學時就立下“為祖國謀發(fā)展謀幸福而讀書”。回國后,在其父親、諸叔、兄弟的幫助下,于1918年成立了藝芳女校。藝芳自1918年創(chuàng)辦至1949年大陸解放,因為時局和戰(zhàn)事等一系列問題,三次停辦、三次復校,“屢敗屢戰(zhàn)”的頑強精神是曾寶蓀和藝芳女校一直堅持的主旋律。此外,曾寶蓀擔任過湖南省立第二女子中學校長、她曾4次出席國際會議。曾寶蓀不但心系教育,更心系國家。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當宋美齡女士在美國巡回演講,尋求國際支持的時候,曾寶蓀先生也在英國伊頓學校發(fā)表了《中國必勝》的演講,批駁了當時流行的“中國必亡”的謬論,這是東方女性在這里演講的第一人。曾寶蓀把它愛國主義精神和使命感溶到了藝芳女校的辦學之中?谷諔(zhàn)爭爆發(fā),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激勵下,許多藝芳校友參加抗戰(zhàn)救護團,奔赴抗戰(zhàn)前線。三十二年如一日,藝芳女校是曾寶蓀教育實踐的結晶。在辦學實踐中,曾寶嚴格控制辦學規(guī)模,實現(xiàn)了真正的素質教育,以至于開辦32年學生遍布全國,成果卓著,在我國民辦教育史,湖南教育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她秉承“民主”、“創(chuàng)新”的精神,立足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借鑒整合西方新進理念,形成自己別具一格的教育指導思想。曾寶蓀教育思想內容豐富,體系完整,包括其道德教育觀、生活教育觀、女性教育觀、文化教育觀等多方面。曾寶蓀融先進教育思想于女性生活、注重女子個性化培養(yǎng),讓女子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對其知識方面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讓其對人生、對世界有一個獨特的見解,使女性在生活和家庭中獲得自由,在事業(yè)中取得成功。曾寶蓀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頗有所建樹,認為接受教育是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對比中借鑒與融合,有利于豐富中華民族文化教育精神之內涵。雖然很多專家學者對曾寶蓀教育思想的各個領域均有涉及,但往往只針對個別或者幾個方面進行研究,缺乏對曾寶蓀教育思想的系統(tǒng)整理和分析,對曾寶蓀教育思想的理論和實踐梳理仍需深入。因此,深入研究和剖析曾寶蓀教育思想對指導我國現(xiàn)代私立學校教育事業(yè)、素質教育、女子教育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曾寶蓀 藝芳女校 教育思想 啟示
【學位授予單位】:西華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40-092
【目錄】: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緒論10-21
- 一、研究緣起10-12
- (一)曾寶蓀教育思想閃爍著女性教育的光輝10
- (二)藝芳女校的創(chuàng)辦對當代民辦教育有重要啟迪10-11
- (三)研究曾寶蓀教育思想可以豐富區(qū)域教育史的內容11
- (四)研究曾寶蓀教育思想可以進一步豐富曾國藩家庭教育思想11-12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12-13
- (一)曾寶蓀12
- (二)藝芳女校12-13
- 三、文獻綜述13-19
- (一)關于曾寶蓀生平的研究13-14
- (二)關于曾寶蓀教育思想溯源的研究14-16
- (三)關于曾寶蓀教育實踐的研究16
- (四)關于曾寶蓀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16-17
- (五)關于曾寶蓀生活教育的研究17-18
- (六)關于曾寶蓀教育思想研究的評價與展望18-19
- 四、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19
- (一)理論意義19
- (二)實踐意義19
- 五、研究的思路及方法19-20
- (一)研究的思路19
- (二)研究的方法19-20
- 六、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20
- 七、研究的可行性及難點20-21
- (一)可行性20
- (二)難點20-21
- 第二章 曾寶蓀生平與教育思想的來源21-28
- 一、終身情系教育的傳奇人生21-24
- (一)平凡快樂的家塾時期21-22
- (二)幾經坎坷的中學時期22-23
- (三)奠基理想的留學時期23
- (四)引人矚目的教育實踐時期23
- (五)情系祖國的晚年時期23-24
- 二、曾寶蓀教育思想的溯源24-28
- (一)曾氏耕讀文化世家的影響24-25
- (二)內心深埋仁愛之心25
- (三)特殊的時代背景25
- (四)湖湘文化的影響25-26
- (五)對中外教育的比較與審視26-28
- 第三章 曾寶蓀的辦學實踐28-34
- 一、藝芳女校的創(chuàng)辦28-29
- (一)藝芳女校創(chuàng)辦的動因28
- (二)開湖湘地區(qū)女校之先河28-29
- 二、藝芳女校三十年29-30
- (一)辦學之目的29
- (二)辦學經費29
- (三)教學與師資29-30
- (四)招生與就業(yè)30
- 三、藝芳女校的“三上三下”30-32
- (一)第一次復校30-31
- (二)第二次復校31
- (三)第三次復校31-32
- 四、藝芳女校成績斐然32-34
- (一)在湘湖辦學史上的地位32
- (二)藝芳女校人才輩出32-34
- 第四章 曾寶蓀的教育觀34-42
- 一、曾寶蓀的道德教育觀34-35
- (一)寓愛國主義思想于教育34
- (二)注重學生個人品性的修養(yǎng)34-35
- 二、曾寶蓀的生活教育觀35-37
- (一)寓教育于生活35-36
- (二)注重學生個性培養(yǎng)36
- (三)重視學生身心教育36-37
- 三、曾寶蓀的女性教育觀37-38
- (一)倡導女子自立37
- (二)宣揚男女平等37
- (三)女性教育啟蒙37-38
- 四、曾寶蓀的文化教育觀38-42
- (一)學校是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39-40
- (二)文化對比與社會振興40-41
- (三)文化整合與國民性提升41-42
- 第五章 曾寶蓀教育思想的評價與啟示42-45
- 一、曾寶蓀教育思想的特點42-43
- (一)適應了時代發(fā)展的要求42
- (二)藝芳女校的成就詮釋了其思想的創(chuàng)新42-43
- (三)人文素養(yǎng)是曾寶蓀賦予藝芳的重要主題43
- 二、曾寶蓀教育思想對當今教育的啟示43-45
- (一)杰出教育家思想的形成必須建構在其實踐之上43-44
- (二)關愛學生,,促進教育公平是教育的時代訴求44
- (三)開拓進取,創(chuàng)新是民辦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重要前提44-45
- 結語45-46
- 參考文獻46-49
- 致謝49-52
- 在學期間的科研情況5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成賽軍;石瀟純;;曾寶蓀教育思想溯源[J];湖南社會科學;2014年01期
2 馬藜;石瀟純;;湖南近代女子教育的范例——藝芳女校[J];湖南教育(上);2013年01期
3 陳勇;;吾不愿代代得富貴,愿代代有秀才[J];新課程學習(上);2011年09期
4 ;[J];;年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王琳;曾寶蓀教育思想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7767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77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