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國為目的發(fā)展教育的利弊研究——以張伯苓的教育思想為例
本文關鍵詞:以愛國為目的發(fā)展教育的利弊研究——以張伯苓的教育思想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愛國 發(fā)展教育 張伯苓 教育思想 利弊
【摘要】:以張伯苓的教育思想為基點,研究以愛國為目的發(fā)展教育的利弊。闡述其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教育思想的內容,最后從實際的成效總結張伯苓以愛國為目的發(fā)展教育的利與弊,為我國現代教育的發(fā)展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 河北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鍵詞】: 愛國 發(fā)展教育 張伯苓 教育思想 利弊
【分類號】:G40-092
【正文快照】: 縱觀歷史的長河,中國出現了許多偉大的教育家,而他們發(fā)展教育的目的、出發(fā)點也大有不同:有為宣傳自己的思想而發(fā)展教育的,如孔子和孟子;有為變革社會發(fā)展教育的,如梁啟超和陳獨秀;有以愛國為目的發(fā)展教育的,如張伯苓和晏陽初。以愛國為目的發(fā)展教育有其顯著的成效,然而也有局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龔祖文;轉變教育思想要堅持科學性、實踐性和發(fā)展性[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0年01期
2 俞啟義;影響當前我國教育思想的幾個重要因素[J];湖北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3期
3 李本義;論孫中山的教育思想[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報;2000年06期
4 朱世英;瞿秋白教育思想的現實意義[J];彭城職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5 ;端正教育思想 推進素質教育[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0年01期
6 辛云國;超前教育思想探討[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7 劉建中;全面學習和貫徹鄧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J];統計教育;2000年01期
8 宿茹萍;鄧小平教育思想的哲學方法論[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9 蔡棋瑞;中國呼喚教育家——學習于北辰教育思想筆記之二[J];職大學報;2000年01期
10 呂戎;毛澤東建國前教育思想的特色及啟示[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大民;;李大釗教育思想的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張?zhí)m馨;;孫中山教育思想論略[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劍萍;;論唐文治的人才觀及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李定仁;;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的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郭法琦;;論古希臘教育思想的理性特征[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鄭涵慧;;人才濟濟 而國以強——孫中山先生教育思想再析[A];孫中山與二十一世紀中國——紀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專輯[C];1999年
7 黃家慶;;論鄧小平教育思想中的辯證法與現實思考[A];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4年
8 敢峰;;要實現教育思想的時代超越(提綱)——再談“愿天下子女都成才”[A];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會刊[C];2007年
9 馬元良;;時代的呼喚與歷史的昭示——兼論孔、孟教育思想及其現實意義[A];孔學研究(第六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六次暨海峽兩岸第四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10 宋兵波;;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新視角——試論“重新認識”教育思想史的價值[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沖鋒;展示西方教育思想的畫卷[N];中華讀書報;2007年
2 上海市文史館研究員 張人鳳;教育思想有待深入研究[N];社會科學報;2012年
3 陳木蘭;西方教育思想:可以反復燃燒的能源[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文學與傳媒系 孫肇倫;王國維的人文教育思想[N];中國教育報;2013年
5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 郭振有;研討蔡林森教育思想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N];中國教育報;2012年
6 全國和諧教學法研究會理事長,天津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 王敏勤;發(fā)展中的蔡林森教育思想[N];中國教育報;2012年
7 趙明仁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校長教育思想的力與美[N];中國教育報;2011年
8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胡海巖;學習徐特立教育思想創(chuàng)建高水平理工大學[N];學習時報;2011年
9 北京師范大學 鄒安川;如春雨般潤澤每一個角落[N];中國教育報;2007年
10 張米云;中美教育思想與模式導向比較[N];社會科學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燕曉;毛澤東的教育思想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3年
2 賈宏燕;陳鶴琴教育思想的中國文化淵源與創(chuàng)新[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顧玉軍;明清時期回族教育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4 陳文華;老子思想的教育價值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黃慧娟;魯道夫·斯坦納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吳瑩;日本近代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及其實踐[D];吉林大學;2013年
7 李運昌;再造文明與教育革新[D];河北大學;2010年
8 李穎;教育的人性追尋[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陳瑩;蝶樣美業(yè):一份關于名校長的研究報告[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蔡幸福;陶行知與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顥;試論老子的教育思想[D];蘇州大學;2008年
2 王國正;惲代英教育思想及其哲學基礎[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李瑩瑩;維新時期梁啟超女子教育思想的成因、表現及特點[D];山西師范大學;2013年
4 彭潮;李贄教育思想管窺[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5 孫丹;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與啟示[D];遼寧工業(yè)大學;2016年
6 魏大棚;淺談盧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實踐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7 吳珠麗;洛克的教育思想及其當代意義[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8 胡紅喬;楊東莼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9 李瑤曦;孔荀教育思想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10 徐香花;試論何思源教育思想和實踐[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本文編號:7765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776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