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教育史學科重建的出發(fā)點
本文關鍵詞:探尋教育史學科重建的出發(fā)點,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三十多年來探討教育史學科重建的成效不彰,其關鍵原因在于忽視對教育史學科本體問題的思考。本文通過梳理部分教育史教材和專題研究成果發(fā)現(xiàn),受正統(tǒng)教育理論和線性歷史現(xiàn)的雙重影響,教育史學科將視野局限于正規(guī)學校教育的變遷,導致研究領域狹窄和對教育史本質的曲解,從而使教育史學科陷于困境;主張更新對教育史本質的認識,強調作為教育史學科研究對象的教育史是過去一切時代人類所開展的社會化活動及其共時性和歷時性的關系。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歷史與文化研究院;
【關鍵詞】: 教育史 學科重建 教育史定義 社會化活動
【基金】: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自主選題資助項目《美國教育思想史》
【分類號】:G40-09
【正文快照】: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科重建一直是教育史學界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幾代學人為之殫精竭慮,上下求索。然而,盡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的實際成效卻并不顯著?傮w上,近三十多年來,教育史研究雖然在研究領域的拓展、研究內容的更新和史料的豐富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少華;于述勝教授與中國教育史研究[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2 錢宗范;廣西教育史研究的開拓性力作——蒙蔭昭、梁全進主編的《廣西教育史》讀后[J];學術論壇;2000年06期
3 廖其發(fā);論21世紀我國教育史學科發(fā)展的方向與任務[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4 朱旭東;論20世紀美國教育史研究的嬗變[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5 張薇,賀國慶;20世紀美國教育史研究的發(fā)展[J];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6 田正平,肖朗;教育史學科建設的回顧與前瞻[J];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7 劉虹;一部特色鮮明的地方教育史——評《河北教育史》[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3期
8 金忠明,林炊利;教育史學科困境及其對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6期
9 呂妙芬;對明清教育史研究的幾點觀察[J];大學教育科學;2005年05期
10 孫廣勇;趙厚勰;;論教育史研究者的主體意識[J];理論月刊;2005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全進;;試論廣西教育史的地方特色——編寫《廣西教育史》的一點認識兼論編寫地方教育史的幾個問題[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4)——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2 王明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課題開題會上的講話[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鄒時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課題開題會上的講話[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李玉非;郭紅霞;;十年耕耘 碩果累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鑒定會暨學術研討會側記[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唐智松;;論面向21世紀的教育史研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6 葉哲銘;;區(qū)域研究在中國教育史研究中的意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7 畢誠;方曉東;;教育史學科改革與發(fā)展的幾點思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8 許瑞芳;;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論透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9 李忠;;中國教育史研究的目標定位及其發(fā)展走向[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10 張延昭;;教育史研究中的“教育缺失”現(xiàn)象淺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賈劍鋼;我國測繪中專與?平逃费芯咳〉贸晒鸞N];中國測繪報;2009年
2 郭法奇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歷史與文化研究院;教育史研究:在現(xiàn)實和歷史中尋求新的解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3 金林祥;共和國教育史研究的新篇章[N];光明日報;2003年
4 楊孔熾;關于教育史研究的價值問題[N];光明日報;2005年
5 顧佳怡 記者 雙生;《南京教育史》舉行首發(fā)式[N];南京日報;2007年
6 張建東;不獨有聲流出此 會歸滄海助波瀾[N];湖北日報;2012年
7 杜成憲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中國教育史研究三次轉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8 呂云飛 河南大學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所副教授;對南宋教育史的全面探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9 ;傳承歷史文明 創(chuàng)建教育名城[N];南京日報;2007年
10 何東昌;為共和國教育史研究奠基[N];中國教育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來兵;什么是教育史[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愛勤;會通中西 融貫古今[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司洪昌;嵌入村莊的學校[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斌;川渝電化教育史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5年
2 李鵬;教育史研究中的“加法”與“減法”[D];山西師范大學;2015年
3 徐小敏;《兒童的世紀:家庭生活的社會史》在教育史研究上的意義[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4 郝麗霞;2000年以來教育史研究的主要進展[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5 李靜;陳東原教育史研究之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6 吳清;天籟的回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謝彪;畬漢文化互動下的畬族古代教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8 張麗晶;宋代平民女子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孟亞;權力、思想與教化[D];河南大學;2005年
10 滕志妍;明清塾師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探尋教育史學科重建的出發(fā)點,,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80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488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