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性教育:走向共性與多元的動態(tài)平衡——基于國民性眾數(shù)人格理論的思考
本文關鍵詞:國民性教育:走向共性與多元的動態(tài)平衡——基于國民性眾數(shù)人格理論的思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國民性眾數(shù)人格理論基于實證研究,對經驗主義、印象主義的國民性主張?zhí)岢鲑|疑,主張國民性是共性與多元性的動態(tài)融合體。從國民性眾數(shù)人格理論的立場出發(fā),要求國民性教育注重多學科視域的融合,避免陷入經驗主義與靜態(tài)思維的誤區(qū),走向關注共性與多元的動態(tài)平衡。
【作者單位】: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育科學系;
【關鍵詞】: 國民性 眾數(shù)人格理論 教育
【基金】:2012年度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社會學視域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問題研究”(12YBB132)
【分類號】:G41
【正文快照】: 一、注重多學科視域融合,避免經驗主義與靜態(tài)思維的誤區(qū)中國從近代以來,人們在國民性教育或曰國民性改造方面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近代主張國改革開放以來,國民心理素質問題也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強調,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敏;有關人格理論的幾點思考[J];齊魯學刊;2004年06期
2 南章;;[美]茹克曼《人格理論》一書簡介[J];遼寧高等教育研究;1985年06期
3 木易非;開拓人格理論研究的新視野——讀《現(xiàn)代西方人格論》[J];社會科學輯刊;1989年05期
4 郭昀;馬克思恩格斯人格理論探新[J];社會科學輯刊;1991年06期
5 彭曉琳;試論西方人格理論[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1期
6 何東亮;人格分類之我見——兼論西方人格理論的共同特點[J];吳中學刊;1994年04期
7 瀚青,習澤;教育人格理論的演進與新課題[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8 張利燕;西方人格理論的價值標準[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0年04期
9 李文虎;西方人格理論的“動力觀”剖析[J];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11期
10 李文虎;論西方人格理論動力觀的沖突與發(fā)展[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宋廣文;;人格理論:從精神分析到人本主義[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2 葉映華;;領導者內隱人格理論及對績效評估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章志光;季慎英;王廣才;;個人在班級集體中的地位及其對品德影響的心理分析[A];中國心理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及建會60周年學術會議(全國第四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上)[C];1981年
4 胡佳磊;;主觀幸福感與人格的關系綜述[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應用心理系 楊榮華;人格單元關系模型為人格理論提供框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2 何星亮;文化與人格理論[N];中國民族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畢重增;自信人格理論的建構[D];西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畢佳;基于人格理論的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研究[D];廈門大學;2013年
2 許路;人格理論認識和軍?萍既藛T的人格測試分析與管理應用[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
3 孫貴林;弗洛伊德人格理論中的倫理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4 劉毅;皮爾斯的人格理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5 范明靜;葉適的人格理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楊賀男;文藝復興啟蒙精神與我國現(xiàn)代人格塑造[D];黑龍江大學;2006年
7 鄭士民;中國傳統(tǒng)理想人格及其現(xiàn)代重構[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8 鄧楊慧;人際關系、內隱人格理論和培訓方式對大學生就業(yè)效能感提高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國民性教育:走向共性與多元的動態(tài)平衡——基于國民性眾數(shù)人格理論的思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35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403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