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之教辨析
發(fā)布時間:2022-02-20 01:28
"文"之教不僅涉及教育內(nèi)容與步驟,還關(guān)聯(lián)著孔子的教育價值取向問題。學(xué)界對孔子"文"之教的含義基于不同的思想立場,眾說紛紜。通過史實考辨,孔子的"文"之教應(yīng)該是包涵《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jīng)及其有關(guān)的理論知識和經(jīng)驗知識的傳授和習(xí)得。孔子的"文"之教,是以《詩》、《書》、《禮》、《樂》、《易》、《春秋》為核心教材,教人依照《詩》的精神做到言行舉止溫柔敦厚;依照《書》的精神做到以史為鑒以免重蹈覆轍;依照《禮》的精神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動,非禮勿言,非禮勿聽;依照《樂》的精神做到愉樂和悅以達(dá)孔顏樂處;依照《易》的精神做到自強(qiáng)不息厚德載物;依照《春秋》的精神做到褒貶善惡臧否分明?傊,孔子的"文"之教,旨在教人掌握為人處世的文化學(xué)識,不斷躬行實踐,努力成為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
【文章來源】:廣東社會科學(xué).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文”字的用法
(一)“文”字當(dāng)作名詞用,例如:
(二)“文”字當(dāng)作動詞用,例如:
(三)“文”字當(dāng)作形容詞用,例如:
二、“文”字的意義
(一)文質(zhì)對舉:“文”指文明行為,君子作風(fēng)。例如:
(二)文獻(xiàn)對舉:“文”指典籍,“獻(xiàn)”指賢人。例如:
(三) “文”、“道“對舉,“文”、“禮”對舉:“文”指典籍、文化。例如:
(四)文野對舉:“文”指社會文明狀態(tài),禮樂之邦。例如:
(五)與德行、言語、政事對舉的“文學(xué)”:通曉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xiàn)。例如:
本文編號:3634025
【文章來源】:廣東社會科學(xué).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文”字的用法
(一)“文”字當(dāng)作名詞用,例如:
(二)“文”字當(dāng)作動詞用,例如:
(三)“文”字當(dāng)作形容詞用,例如:
二、“文”字的意義
(一)文質(zhì)對舉:“文”指文明行為,君子作風(fēng)。例如:
(二)文獻(xiàn)對舉:“文”指典籍,“獻(xiàn)”指賢人。例如:
(三) “文”、“道“對舉,“文”、“禮”對舉:“文”指典籍、文化。例如:
(四)文野對舉:“文”指社會文明狀態(tài),禮樂之邦。例如:
(五)與德行、言語、政事對舉的“文學(xué)”:通曉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xiàn)。例如:
本文編號:36340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363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