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C·巴格萊的教育生涯和教育思想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18 05:52
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之交,尤其是1900年至1946年,美國社會處于大變革的關(guān)鍵時期。威廉·錢德勒·巴格萊的職業(yè)生涯正是在這一時期。巴格萊為美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直到今天,美國的教育政策也還包含著他的教育思想。本文詳細敘述了巴格萊在蒙大拿州立師范學校、奧斯威戈師范學校、伊利諾斯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等單位執(zhí)教的情況,及其教育思想逐步形成的過程。巴格萊在教師教育、學校課程、教育理論、教育哲學、教育史及其他與教育相關(guān)領(lǐng)域著述頗豐。他對進步主義教育思想的某些方面給予了深刻的批判,如:課程的分化走向極端、課程體系僅僅以學生的興趣為中心以及心理測試在學校的應(yīng)用操之過急等。長期以來,人們僅僅把巴格萊看作是一個“要素主義者”。誠然,要素主義的確立是巴格萊生命中的一件大事,然而,他對廣義上的民主文化和狹義上的美國教育所做的貢獻,遠比對要素主義的確立所做的貢獻大得多。在促進學校進步的同時,巴格萊始終堅持一種平衡的觀點,盡量避免走極端,避免形成某種教育模式。因此,本文認為,巴格萊的教育觀點從來沒有非常吻合地屬于某個派別,無論是傳統(tǒng)主義,還是進步主義,抑或是要素主義。本論文分為三部分。第...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巴格萊的教育生涯(1874-1946)
一、時代背景
二、求學經(jīng)歷
1. 小學時期
2. 中學時期
3. 大學時期
4. 碩士學位的獲得
5. 博士學位的獲得
三、教育生涯
1. 密執(zhí)安鄉(xiāng)村教師
2. 圣路易小學校長
3. 蒙大拿州立師范學校教授
4. 奧斯威戈州立師范學校督學
5. 伊利諾斯大學教育系主任
6. 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教授
7. 老驥伏櫪——退休后的生活
第二部分 巴格萊的教育思想
一、社會背景
二、論教育目的與教育價值
三、論課程與學習
四、論教育過程與心智訓練方法
五、論教師
六、要素主義教育思想評述
七、對進步主義教育的批判
八、巴格萊教育思想對美國教育的影響及貢獻
第三部分 巴格萊的教育思想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啟示
一、對課程改革的啟示
二、對教師教育的啟示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影響通識教育理論的三大哲學基礎(chǔ)[J]. 王瑜. 理工高教研究. 2005(03)
[2]美國教師教育專業(yè)化的策略及啟示[J]. 趙紅亞,劉玉琴.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 2005(02)
[3]中國教師教育的百年滄桑[J]. 李寶峰. 滄桑. 2005(Z1)
[4]經(jīng)驗主義與要素主義課程主體觀比較[J]. 唐小華.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2005(03)
[5]教師教育應(yīng)從四方面改革[J]. 顧明遠. 內(nèi)蒙古教育. 2005(02)
[6]要素主義教育思想退潮后的影響及其現(xiàn)實意義[J]. 羅玉蓮,賀武華. 教育探索. 2005(02)
[7]轉(zhuǎn)型時期我國教師教育的幾個問題[J]. 蘇中. 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1)
[8]教師教育課程設(shè)置:美國的經(jīng)驗與啟發(fā)[J]. 張拴云.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5(01)
[9]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育的挑戰(zhàn)及應(yīng)對策略[J]. 王杰. 教育探索. 2005(01)
[10]一位謹慎的進步教育家:重新解讀巴格萊[J]. J.Wesley Null,金傳寶. 當代教育科學. 2004(13)
本文編號:3399597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巴格萊的教育生涯(1874-1946)
一、時代背景
二、求學經(jīng)歷
1. 小學時期
2. 中學時期
3. 大學時期
4. 碩士學位的獲得
5. 博士學位的獲得
三、教育生涯
1. 密執(zhí)安鄉(xiāng)村教師
2. 圣路易小學校長
3. 蒙大拿州立師范學校教授
4. 奧斯威戈州立師范學校督學
5. 伊利諾斯大學教育系主任
6. 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教授
7. 老驥伏櫪——退休后的生活
第二部分 巴格萊的教育思想
一、社會背景
二、論教育目的與教育價值
三、論課程與學習
四、論教育過程與心智訓練方法
五、論教師
六、要素主義教育思想評述
七、對進步主義教育的批判
八、巴格萊教育思想對美國教育的影響及貢獻
第三部分 巴格萊的教育思想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啟示
一、對課程改革的啟示
二、對教師教育的啟示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影響通識教育理論的三大哲學基礎(chǔ)[J]. 王瑜. 理工高教研究. 2005(03)
[2]美國教師教育專業(yè)化的策略及啟示[J]. 趙紅亞,劉玉琴.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 2005(02)
[3]中國教師教育的百年滄桑[J]. 李寶峰. 滄桑. 2005(Z1)
[4]經(jīng)驗主義與要素主義課程主體觀比較[J]. 唐小華.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2005(03)
[5]教師教育應(yīng)從四方面改革[J]. 顧明遠. 內(nèi)蒙古教育. 2005(02)
[6]要素主義教育思想退潮后的影響及其現(xiàn)實意義[J]. 羅玉蓮,賀武華. 教育探索. 2005(02)
[7]轉(zhuǎn)型時期我國教師教育的幾個問題[J]. 蘇中. 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1)
[8]教師教育課程設(shè)置:美國的經(jīng)驗與啟發(fā)[J]. 張拴云.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5(01)
[9]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育的挑戰(zhàn)及應(yīng)對策略[J]. 王杰. 教育探索. 2005(01)
[10]一位謹慎的進步教育家:重新解讀巴格萊[J]. J.Wesley Null,金傳寶. 當代教育科學. 2004(13)
本文編號:33995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3399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