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理論論文 >

章太炎“國粹”教育思想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0-10-15 22:08
   中國近代化的歷程艱辛而曲折。為了救國救民,中國人引進了西方的學說,眾多著作像打開閘門的洪水一樣,沖進了國門。思想領(lǐng)域形成了用西方的思想去解決中國的問題。這場由海歸學子們發(fā)起的西化運動,滌蕩著一切轟轟烈烈的革命之后,一些有思想的人也發(fā)現(xiàn),西方的“真理”不能救中國。審視近代中國的教育,無不留下了西方的烙印,中國的古老的文明被摧殘的殘缺不全。作為在東方的中國人,我們雖然從遭受殖民侵略之初就有“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宏偉抱負。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則在御辱和治己雙重失效的情況下,把自我檢討從器物、制度層面提升到文化、心理層面。就在這個亂世的舊中國里,章太炎高舉“國粹”教育思想的大旗,為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保存而全心竭力,力圖從意識形態(tài)方面保存國統(tǒng),傳承文化。 本研究應(yīng)用文獻法和比較法對章太炎“國粹”教育思想進行系統(tǒng)梳理,通過透視章太炎“國粹”教育理論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體認當時面臨的社會經(jīng)濟矛盾和思想文化危機,從三個方面闡述了章太炎“國粹”教育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指出章太炎“國粹”教育思想的歷史淵源,他獨特的心路歷程和對中華古老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繼承方式是促使他探討對古老文明的延續(xù)。儒家思想是章太炎思想的基礎(chǔ),也是他“國粹”教育思想立論的基礎(chǔ),而西方舶來的民族主義和傳統(tǒng)的“華夷”之辯又為他的“國粹”教育思想提供了哲學的來源和方法論,從此章太炎先生把“國粹”教育思想貫穿于他學術(shù)和教育生命的始終,并且以此砥勵終生。本研究還分析了“國粹”教育的目的、作用、價值觀和歷史觀,并在此基礎(chǔ)上作以與民族主義、傳統(tǒng)儒學和近代西學的對比,從而為章太炎“國粹”教育思想找到了歷史的出路。 在論文的最后,探討了章太炎“國粹”教育思想的歷史價值和對當今教育的意義。畢竟在西方文化大舉進攻中華大地的時候,探討和研究“國粹”教育思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學位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6
【中圖分類】:G40-09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選題的緣起與目的
    (二) 研究的對象、范圍及其基本特征
    (三) 研究的現(xiàn)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1、研究的現(xiàn)狀
        2、研究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及不足
一、章太炎“國粹”教育思想產(chǎn)生的背景
二、章太炎“國粹”教育思想的發(fā)展
    (一) 從國學大師到反對孔教運動的首倡者
    (二) 在追尋民主與科學的潮流中尋求教育的真理
    (三) 對中西文化的清醒認識演變?yōu)閷Α皣狻苯逃某绨?br>三、章太炎“國粹”教育思想的來源
    (一) 西方:狹義“民族主義”情結(jié)
    (二) 東方:從“夷夏之辨”到“國粹主義”
四、章太炎“國粹”教育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
    (一) “世受其弊,非獨新學,亦國粹之咎也”——“國粹”教育的本質(zhì)及內(nèi)容
    (二) “教育的根本要從自國自心發(fā)展出來”——“國粹”教育的價值觀
    (三) “用國粹激動種性,增進愛國的熱腸”——“國粹”教育的目的
    (四) “未聞國學不興而國能自立”——“國粹”教育的功能及地位
五、章太炎“國粹”教育與傳統(tǒng)儒學、近代西學及民族主義教育關(guān)系之研究
    (一) 章太炎“國粹”教育與傳統(tǒng)儒學關(guān)系之研究
    (二) 章太炎“國粹”教育與西學關(guān)系之考辨
    (三) 章太炎“國粹”教育與民族主義教育關(guān)系之考辨
六、章太炎“國粹”教育思想的歷史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
    (一) 章太炎“國粹”教育思想的歷史價值
        1、從“國有與立”的角度,強調(diào)“國粹”、“國學”的積極意義
        2、從“亡天下”的高度,體認傳統(tǒng)學術(shù)文化的重要性
        3、從“國學”與“君學”的對立出發(fā),強調(diào)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意義
        4、以固有文化的國際價值,反襯其本土價值
    (二) 章太炎“國粹”教育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1、有利于培養(yǎng)民族自尊心,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2、有利于傳承中華文化和促進中華文化的創(chuàng)新
        3、有利于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陶冶,樹立社會道德新風尚
結(jié)語
參考文獻舉要
后記

【引證文獻】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顏芳;近代學術(shù)轉(zhuǎn)型視野下的燕京大學國學教育[D];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郭軍;近代國學教育之困[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4231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284231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0f57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