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理論論文 >

論生活與德育目的

發(fā)布時間:2020-08-07 17:16
【摘要】: 我們所面臨的現(xiàn)實,甚至我們的生命都并非是我們的主觀選擇,F(xiàn)實生 活到底有無意義,有無價值,這歷來都是倫理學的一個基本問題。我們的行 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本文試圖通過對已有答案的 回顧表明自己的看法,同時主張建立以肯定生活為中心的、鼓勵學生追求生 活內在價值的道德教育目的。 真正的道德教育乃是生活教育,是為了生活的教育。那么,一個完整的 德育目的觀至少應包含著對以下關于生活問題的思考:什么是有意義的生活 或美好的生活?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構成了德育目的觀的理論基礎和前提。 首先,從歷史的視角看待生活問題是以兩個問題為基點的:1、有意義的 生活應該是個人生活,還是社會生活?2、生活的意義究竟何在,在生活本身抑 或生活之外?從古希臘到存在主義,從先秦到宋明理學,本文對其相關的倫 理思想作了細致的梳理,展示了已有答案的得失成敗,以及給我們提供的可 能思路:1、完整的生活是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統(tǒng)一,是建立在個人自由發(fā) 展基礎上的統(tǒng)一。2、生活的意義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自身,在于追求卓越,實現(xiàn) 自我,以及對生活內在價值的體驗和追求。 生活的觀點在德育目的設定中應具有基礎性地位,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一 點在過去被忽視了。本文擬通過對傳統(tǒng)德育目的觀的反思,試圖以生活的觀 點來確立我們的德育目的。1、傳統(tǒng)的德育目的在本質上是權威主義的,而我 們所主張的德育目的則是以生活為中心的,即源于生活、關注生活的。2、傳 統(tǒng)的德育目的設定為培養(yǎng)受教育者以使他們將來能承擔某一社會職責,現(xiàn)代 的德育目的則要立足于現(xiàn)在的或當下的生活,實現(xiàn)個人生活與社會生活的統(tǒng) 一。3、現(xiàn)代德育目的應是讓受教育者認識、體驗和追求生活的內在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0
【分類號】:G41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文莉;腳印[J];中小學管理;1997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龍敬儒;;論邪教對個人生活的欺騙性[A];反對邪教 保障人權——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一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2 馬華偉;;邪教給現(xiàn)實文化帶來的警示[A];反邪教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尚非;;于細微處見精神[A];儒將風范[C];1995年

4 喻貴林;;老年人要擁有良好的積極心態(tài)[A];陜西省“家庭·健康·和諧”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5 丁如芷;;國外成人教育及其引發(fā)的思考[A];科學發(fā)展觀與成人教育創(chuàng)新——2004年中國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Ⅰ)[C];2004年

6 金正均;;怎樣講好藥理課[A];第五屆全國藥理學教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0年

7 韓劍鋒;王薇;王敏;;論青年人成為合格教師應具備的個人素質[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8 ;近四屆世界生產力大會宣言[A];中國生產力學會第十二屆年會專輯[C];2003年

9 袁辛;;咨詢師的成長與超越[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研究——第八屆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10 馮尚飛;張永兵;;心理輔導員的枯竭與督導[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純屬個人生活方式[N];兵團日報(漢);2000年

2 王潔瓊;半導體巨頭瑞薩欲改變個人生活[N];中國企業(yè)報;2004年

3 記者 吳興華;湖南獎勵袁隆平三百萬元[N];人民日報;2001年

4 長江;個人生活不愿被打擾[N];國際經貿消息;2000年

5 記者 歐陽夢云;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法官職業(yè)道德準則[N];中國工商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蔣建華 蘇婷;深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縱深地帶[N];中國教育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韋德斌;警惕:農村環(huán)境污染[N];廣西日報;2005年

8 陳;《瓶頸管理》[N];中國圖書商報;2002年

9 呂士民;哪些人不容易長壽[N];西藏日報;2004年

10 林子 賴福來;泄露收養(yǎng)秘密 侵犯他人隱私[N];河北科技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徐瓊星;危險的自由——莫妮卡·馬龍作品主題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楊沛艷;黔中苗族宗族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3 常為群;西晉詩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林英;論生活與德育目的[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馮立剛;全球化進程中德育目的的價值取向[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劉晶;關于《世說新語》中魏晉名士人格之美的分析[D];暨南大學;2008年

4 韓靜;賽珍珠:女性主義的先鋒[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段慧蘭;論德育話語及其更新[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李曉偉;隱私權的法律保護及其完善[D];吉林大學;2004年

7 張園;80后群體職業(yè)化進程中自我認知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方文霞;克里瑪作品中的悖謬世界[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9 袁穎;中小學學校儀式的“形式化”傾向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10 張曉s

本文編號:278428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278428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709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