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1940年中國教育哲學研究的歷史演化
發(fā)布時間:2020-08-06 22:11
【摘要】:20世紀初期是中國社會發(fā)生轉(zhuǎn)型的重要時期,也是西方教育哲學思想在我國引進、傳播、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教育哲學研究奠定了我國教育哲學學科建立的基石,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本文運用歷史和邏輯相統(tǒng)一的方法,通過回顧和剖析20世紀上半葉我國教育哲學研究的演變歷程,力圖系統(tǒng)地把握20世紀上半葉我國教育哲學研究的歷史演化,揭示其特點,總結(jié)其貢獻和不足,提煉出可資借鑒的成分,為深化我國當前的教育哲學研究提供啟示。 全文由緒論和正文組成,正文分四個部分展開論述。前面三部分論述的是20世紀上半葉我國教育哲學研究的演化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01-1920年,以譯介為主要特征的萌生階段;第二階段:1921-1930年,以借鑒為主要特征的探索階段;第三階段:1931-1940年,以“中國化”為主要特征的繁榮階段。最后一部分結(jié)語,包括:(一)這段時期我國教育哲學研究的貢獻是:1.確立了教育哲學學科體系在中國建立的基礎(chǔ);2.促進了教育哲學在中國的發(fā)展與國外的接軌;3.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參照模式。(二)不足是:1.中國教育學者對國外教育哲學的過分依賴;2.中國教育哲學的原創(chuàng)性很薄弱。以及(三)對當今我國教育哲學研究的啟示是:1.必須處理好“古”與“今”的關(guān)系;2.必須處理好“中”與“外”的關(guān)系;3.教育哲學在中國的發(fā)展必須從植入性轉(zhuǎn)到生成性。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G40-09
本文編號:2783035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G40-09
【引證文獻】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立柱;吳俊升教育哲學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830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2783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