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理論論文 >

芻議教育中的懲罰

發(fā)布時間:2020-06-01 06:18
【摘要】:懲罰作為教育過程中矯正學生問題行為的一種特殊教育手段,由來已久。然而,由于人們對教育中的懲罰缺乏理論上的科學的理解,以致在教育過程中對懲罰產(chǎn)生許多誤解。這主要表現(xiàn)在,要么教師不敢懲罰,擔心會對學生造成身心傷害,以致在該懲罰時不作為,使德育軟弱無力;要么教師不會懲罰,濫用懲罰,不但達不到教育目的,反而導致學生更多問題行為的出現(xiàn),甚至產(chǎn)生許多教育悲劇。因此,對教育中的懲罰進行深入研究,揭示懲罰在教育中的應有地位與作用,探討懲罰運用的原則與規(guī)律,具有深遠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教育中的懲罰與獎勵一樣,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認識與行為的一種評價,其目的在于通過外在的強化來調(diào)節(jié)被懲罰者的心理指向和強度。由于懲罰屬于否定性評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不愉快體驗,因此,其功能主要表現(xiàn)為矯正與威懾。從發(fā)展角度講,合理的懲罰有利于個體的社會化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教育中應該有懲罰,但懲罰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幫助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其問題行為的性質(zhì)及影響程度,從而提高道德認識,促進行為的轉(zhuǎn)化。懲罰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并不是針對教育中的方方面面。懲罰只能用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及態(tài)度、習慣的養(yǎng)成上,不能用在智育中,這是由懲罰的性質(zhì)與教育的特點決定的。只有表揚,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現(xiàn)實的。懲罰運用于教育,不僅是因為學生的許多問題行為需要強制性糾正的現(xiàn)實性使然,更有其深層的哲學、心理學的合理依據(jù)。 就如何在教育過程中實施懲罰,本文認為首先應該樹立三個基本指導思想:第一,必須明確懲罰是德育的手段而非智育手段;第二,懲罰必須符合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年齡特征,因為懲罰在思想品德發(fā)展不同階段會發(fā)揮不同作用;第三,懲罰是為教育目的服務的,即懲罰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其次,在運用懲罰時應遵循五個原則,即目的性原則,靈活性原則,適度原則,懲罰與其他教育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G4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麗鋒;;論教育與懲罰[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7年04期

2 雪花;;孩子老犯錯 家長怎么辦[J];家庭與家教;2007年06期

3 何森林;;論課堂場域里的規(guī)訓[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4 陳燕華;;愛的藝術[J];新課程(小學);2008年11期

5 程學超;張承芬;;濟南市7—13歲兒童懲罰觀發(fā)展調(diào)查[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4年03期

6 張俊宇;;懲罰真的一無是處了嗎?[J];吉林教育;2004年10期

7 李尚明;;新舊行為主義論“懲罰”[J];安康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8 ;適當?shù)膽土P也是一種教育[J];家教指南;2008年02期

9 ;最嚴厲的懲罰[J];半月選讀;2008年04期

10 佚名;;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J];中學語文園地(初中版);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瑞;;由教育目的引發(fā)的思考[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肖鳳彬;;從社會存在看教育目的的演變[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7年

3 李學;容中逵;;論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與懷特海的比較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許夢瀛;;論荀子的教育目的[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蔡澤旭;;用行為主義方法糾正學生的厭學行為[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6 李孟星;;校園文化建設及其實現(xiàn)學校教育目的功能[A];貫徹“十七大”精神,建設先進校園文化——廣西首屆校園文化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7年

7 李文贊;;構(gòu)建和諧教育的思考[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8 蔡芳;羅祖兵;;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目的——杜威“教育無目的”論的現(xiàn)實思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劉錫印;;科普展品設計中幾個問題的思考[A];2004年科技館學術年會論文選編[C];2004年

10 楊金梅;;被撤職的值日生——挫折后的幼兒個案分析[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陳瑾;一條走廊也能達成教育目的[N];成都日報;2009年

2 弘歷通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華燁 王家華;誰在懲罰我們?[N];科技日報;2001年

3 金色世紀公司董事長助理常務副總經(jīng)理 景素奇;變懲罰為激勵的藝術[N];中國經(jīng)營報;2001年

4 董長軍、載景濤;強化懲罰激勵機制[N];解放軍報;2000年

5 周納新;教育孩子慎用懲罰[N];陜西日報;2000年

6 阿泰;“懲罰”后遺癥[N];中國貿(mào)易報;2000年

7 主治醫(yī)師 馬曉瓊;莫要輕言“性懲罰”[N];大眾衛(wèi)生報;2000年

8 韋實;關鍵是如何“懲罰”學生[N];中國教師報;2002年

9 本報評論員;正義的懲罰[N];人民法院報;2001年

10 朱軍;建立“失信”懲罰制度[N];深圳商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惠淑;中國少數(shù)民族教育目的需要之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2 姚建龍;福利、懲罰與少年控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3 劉愛英;塞繆爾·貝克特:見證身體之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4 吳曉蓉;儀式中的教育[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劉留;論美國學校體育課程的生命關懷[D];北京體育大學;2012年

6 董吉賀;論“負面”教育的意義[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冉玉霞;學校教育中的懲罰與學生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靳涌韜;教育學視域下我國現(xiàn)代學校變革有效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9 馮青來;文化與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10 王喜娟;美國綜合高中發(fā)展危機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景霞;芻議教育中的懲罰[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歐陽葉;民族文化視野中教育目的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吳瑕;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目的人性論認識演變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姚永萍;四川省藏區(qū)“9+3”免費職業(yè)教育學生教育目的的調(diào)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5 方建鋒;論影響我國教育目的實現(xiàn)的主要原因[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李鴿飛;20世紀下半葉美國中等教育目的的演變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張燕軍;中美教育目的的取向之比較分析—個人、家庭、國家教育目的的視角及其整合[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8 盧珊;盧梭教育思想對我國當今教育的啟示[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曹永國;后現(xiàn)代主義視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10 曾慶芳;我國中小學教師懲戒權探析[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69107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269107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cda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