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族主義教育思想研究:流變及省察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G40-0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雙翔;現(xiàn)代教學視野中的教學倫理研究[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趙含韞;社會互動視野中的新型師生關系[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3 李家成;論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4 李崇愛;反思與期待:教師專業(yè)化背景下的教育實習[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5 黃華;;美國贈地學院創(chuàng)立的當?shù)亟?jīng)濟因素淺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6 劉亮;對于終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學習化社會理念的思考——再讀《學會生存》[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7 劉杏端,渠曉峰;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8 趙必華;建立教育目的導引機制初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9 韓久建;;課堂互動活動有效性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10 陳忠勇;新課程改革實驗的現(xiàn)狀與對策[J];安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韓震;;論民族精神的歷史性與時代性[A];和諧·創(chuàng)新·發(fā)展——首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文集[C];2007年
2 郭建斌;;理解與表達:對凱利傳播儀式觀的解讀[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3 魏良婷;;對“職業(yè)教育就是就業(yè)教育”的理解與分析[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4 謝建國;;高師教師信息意識和利用能力問題的探討[A];現(xiàn)代圖書館的人本主義思考與實踐——2002江浙滬晉圖書館中青年論壇論文集[C];2002年
5 彭擁軍;;高等教育功能研究的反思[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6 羅堯成;;創(chuàng)新性取向下的大學課程結構優(yōu)化策略[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明明;歐洲聯(lián)盟的集體認同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2 顧衛(wèi)星;明清學校英語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3 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透視與反省[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4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5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吳航;游戲與教育——兼論教育的游戲性[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7 唐德海;大學課程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8 馮衛(wèi)民;歐洲民族過程與歐洲一體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李茹;政府干預市場的倫理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雙;語文研究性學習初探[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2 趙爍;美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及借鑒[D];河北大學;2000年
3 王穎;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與發(fā)展對中國民族教育的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4 封喜桃;中美教育交流與合作[D];河北大學;2001年
5 鄭曉梅;我國基礎教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6 常亞慧;教學認識方式考察[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7 郭德紅;論教學論學派[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8 程紅艷;生命與教育——呼喚教育的生命意識[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9 熊仕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國傳播及其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10 郭秀蘭;構建我國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KAQ人才培養(yǎng)模式[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6558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265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