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過程有效性問題探究
本文選題:思想政治教育 + 評估過程。 參考:《思想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摘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是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理論的必然發(fā)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的內(nèi)在要求。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尋求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關鍵是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過程的有效。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過程有效性這一新的命題有其特定的概念界定和科學內(nèi)涵,這一命題的提出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Abstract]: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val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valuation theo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scientific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arry out the eval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o seek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key i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new proposition of the validity of 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its specific concept definition and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the proposition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
【基金】:天津市2008年度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學科建設工程項目“利用信息網(wǎng)絡技術加強和改進宣傳思想工作研究”(項目編號:TJSKGC0826)階段成果
【分類號】:G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隋步景;;確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六項舉措[J];教育與職業(yè);2007年2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夏蘭;但堂淵;;新加坡中小學公民道德教育及其啟示[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2 周穎;;交往實踐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3 王峰;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初探[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4 周琴;;論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結構的優(yōu)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5 高嶺梅;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 增強基層黨組織活力[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6 趙鳳偉;;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7 樊永剛;;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機制的構建[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8 李穎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現(xiàn)主體性教學的思考[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9 張婷婷;;論大學生藝術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10 寧伯曉;胡豐順;;對醫(yī)患關系的哲學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基本問題研究[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段豐;;論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的德育引導工作[A];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郭玉婷;;論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方法在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化[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研究——重慶市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唐蘭蘭;;高等職業(yè)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方式探討[A];云南省高職高專教育分會第七次全體理事會暨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李龍強;;論思想政治教育的轉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華北卷)[C];2012年
6 李龍強;;論思想政治教育的轉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西北卷)[C];2012年
7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與教育效果之間的關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加強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建設服務型政府”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8·理論專刊)[C];2008年
8 李守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校園文化關系的理性解析[A];江蘇航海2010年第4期(總第85期)[C];2010年
9 曹雋;魏海燕;;隱形教育在中職德育教育中彰顯力量[A];中國職教學會德育教育工作委員會德育教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劉基;閆立超;;建黨90年以來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特征與基本經(jīng)驗[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論叢(2011年)[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jīng)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龍秀雄;中國共產(chǎn)黨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白雪峰;當代中國大學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D];遼寧大學;2010年
5 陶麗;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的大學生成長軌跡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6 田慶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化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7 張興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張志輝;網(wǎng)絡條件下意識形態(tài)建設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謝宏忠;基于文化多樣性視野的大學生價值觀導向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朱德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路明;企業(yè)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機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2 胡孝忠;基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3 胡志明;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徐鋒;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王曉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張悅;新形勢下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7 樊新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統(tǒng)分結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8 李小海;大學生公民意識現(xiàn)狀及其與大學生個體因素的聯(lián)系[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9 張占民;論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于丹;新時期高校德育管理人本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袁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思考[J];湖北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2 陳敏;;高校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對策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3 周亞夫;學習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幾點思考[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士平;;文化因素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響[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年06期
2 王秋香;;對加強農(nóng)村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云夢學刊;2007年06期
3 于秀琴,蘇德銀;社會環(huán)境與思想教育的有效性[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4 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論綱[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1年06期
5 楊增發(f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發(fā)展性探析[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19期
6 朱曉云;朱衛(wèi)衛(wèi);;主體性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種解讀[J];理論觀察;2006年01期
7 趙春華;;從社會認知視角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實現(xiàn)[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8 楊竹;;論情感投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磁力效應[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9 王麗娟;;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10 齊雄;張國棟;;論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諧發(fā)展[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洋;李芳;;團體輔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與實踐[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2 尉德芳;孟祥發(f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A];’2004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3 歐陽軍;;網(wǎng)絡文化與教育[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房素蘭;;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走專業(yè)化發(fā)展之路[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研究——第八屆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5 唐超;;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劉鳳娥;侯慧君;;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互動關系探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C];2010年
7 劉鳳娥;;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互動關系探究[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年會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8 陳順森;張日f;;箱庭療法緩解初中生考試焦慮有效性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陳露春;高和平;;網(wǎng)絡對學生的影響及教育對策[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10 胡承波;畢育愷;;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建設[A];首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天津美術學院 馬燕;從心理健康角度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N];天津教育報;2009年
2 記者 柏峰;我區(qū)各級團組織切實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N];西藏日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謝文鴻;“老法寶”煥發(fā)新活力[N];廣元日報;2010年
4 陳國平 魏為q,
本文編號:20921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2092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