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概念的理解
本文選題:教育學概念 切入點:意義進化 出處:《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10期
【摘要】:當下對教育學概念的理解存在著寬泛和混用的現(xiàn)象。首先從現(xiàn)有關于教育學概念界定的相關文獻入手呈現(xiàn)這一問題,并試圖從教育學概念歷史演變進程來剖析上述問題產生的原因,最后從現(xiàn)實中存在的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不同層面分別對教育學概念進行澄清以消除其在理解上的模糊認識與混用亂象,從而使人們在這一基本理論問題上取得較為一致的觀念。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is a phenomenon of broad and mixed us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pedagogy concepts. Firstly, this problem is presented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e definition of pedagogy concepts. And try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above problems from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process of pedagogy concept, and finally from the reality of the macro,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concept of pedagogy at the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meso and micro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confusion and confusion in understanding, so that people can get a more consistent idea on this basic theoretical issue.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
【分類號】:G4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陳桂生;“元教育學”問對[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5年02期
2 胡德海;;關于什么是教育學的問題[J];中國教育科學;2013年02期
3 王建華;;學前教育學、普通教育學、高等教育學與教育學關系芻議——兼論教育學的未來[J];學前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雪;;杜威的認識論對“二元論”的“克服”[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2 劉旭紅;淺析我國佛塔的建筑藝術成就[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5年02期
3 韓穎;方晟嵐;繩勇;;南京臺城景觀保護與可持續(xù)設計初探[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5期
4 陳群;;透視人文關懷在幼兒園班級規(guī)則中的缺失[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5 張冠軍;;無產階級與工人階級內涵演變辨析[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6 楊漢麟;李賢智;楊佳;;余家菊留英時期的教育活動與思想述評[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7 趙巖;馬玉涵;儲俊;鄧盾;;內外源赤霉素對苗期矮牽牛生長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0年15期
8 任艷利;張維;尚天翠;;新疆野核桃葉提取物抑菌試驗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2年13期
9 徐玲;蔡正洪;;結香的化學成分及藥理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31期
10 楊漢麟;李賢智;楊佳;;余家菊留英時期的教育活動與思想[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仇賢根;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楊雪蓮;傳播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喬暉;語文教科書中學習活動的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郝進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發(fā)展戰(zhàn)略與戰(zhàn)略管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于興國;轉型期中國教師教育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羅國亮;災害應對與中國政府治理方式變革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劉紅紅;莊子思想與魏晉時期中國文藝的自覺[D];暨南大學;2010年
9 劉穎;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價值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10 魏樹發(fā);論我國成年監(jiān)護制度改革[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曉航;學校體育倫理教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2 宋計飛;中學思想品德課生態(tài)體驗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3 馬效;城市設計要素對于控規(guī)指標確定的影響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5年
4 蔡卓績;法律觀照下的中職學校學生管理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5 殷萌萌;專業(yè)倫理視角下幼兒教師實施懲戒中的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6 于衛(wèi)衛(wèi);主題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運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7 柳逸青;依托普通高校舉辦老年大學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路徑[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8 趙鑫;中小學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內容銜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9 田閃閃;活動教學在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5年
10 張琳;舊廣交會及其周邊地區(qū)活化的策略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吳鋼;論教育學的終結[J];教育研究;1995年07期
2 王建華;論高等教育學與教育學的關系[J];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3 ;教育學終結了嗎?——與吳鋼的對話[J];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4 周浩波;論教育學的命運——與吳鋼、鄭金洲商榷[J];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5 季誠鈞;《教育學》學科名稱芻議[J];課程.教材.教法;1995年05期
6 劉貴華;泛“學科”論[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2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露;師專公共教育學課程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措施[J];黔西南民族師專學報;2001年02期
2 王曉萍;教育學課程“案例教學”改革的理論和實踐[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2期
3 朱顏杰,劉文霞;新世紀我校公共教育學課程改革之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年01期
4 劉德華;教育學課程改革與案例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6期
5 彭玉琨;高師教育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8期
6 成長群;;論中國教育學學術論著的創(chuàng)生[J];教育與職業(yè);2004年27期
7 夏心軍;構建以學生探究為主的教育學課程[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8 張偉;創(chuàng)新是高師教育學課程走出困境的希望[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9 陳芬萍;高師公共課教育學課程改革探索[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昌慶鐘;高師學科教育學課程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通訊員 羅燕;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周作宇;教育問題的理論求索[N];中國教育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侯懷銀;20世紀上半葉中國教育學發(fā)展問題的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王健;我國教師教育學的邏輯起點研究及學科體系構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吳俊華;教育學中國化的探索[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2 劉仲全;高師公共課教育學教材知識結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朱婷婷;論教育學的專業(yè)性[D];山西大學;2009年
4 張勇;高師公共教育學課程的教學問題及改進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6988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1698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