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論工作者的實踐立場及其表現(xiàn).pdf
本文關鍵詞:教育理論工作者的實踐立場及其表現(xiàn),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06年第4期
教育理論工作者的實踐立場及其表現(xiàn) 楊小微 [摘 要]教育學的實踐品性決定了教育理論工作者要有實踐立場,從這一立場出發(fā)的實踐關懷 是教育理論研究的道德使命;關懷實踐有不同的心態(tài),值得推崇的態(tài)度是 “視人為目的”和 “有耐心 地守望”;實踐關懷說到底是理論邏輯對實踐邏輯的干預,但那是一種 “有分寸的干預”;介入式的實 踐關懷需要的條件是:以“內在利益”為取向,,在研究中不斷提升實踐智慧,保持思維方式上的自覺 反省。 [關鍵詞]實踐立場 實踐關懷 內在利益 實踐智慧 新課程推進、信息技術推廣、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作的實踐”范圍內,且強調實踐要追求 “內在利
學校管理變革等改革舉措的多頭并進與整體性深化, 益”。[2]P238~242把實踐視為 “有關人生意義和價值”的
使中小學實踐領域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教育理論 人的活動的觀點,將實踐與生產區(qū)分開來:活動或
工作者走近或走進實踐展開研究,也大有 “成潮之 行為的 “自身即是目的”,這樣的活動是實踐; “以
勢”。為什么從事教育理論研究要有實踐立場,教育 自身以外的東西為目的”,這樣的活動則是 “生產”。
理論工作者該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關注實踐,關注實 [3]P216中國倫理學和道德哲學中的 “行”、 “踐行”,包
踐的內在根據是什么,關懷實踐何以能夠等等問題, 括灑掃應對等行為,也是狹義理解的實踐。本文所
也許是值得反思的。 討論的 “實踐”,并不局限于道德領域。 從大的范圍來說,這里所談實踐,是與 “理論” 一、實踐立場與實踐關懷 相對應、可對舉的實踐,這樣區(qū)分和對舉,乃是由 (一)對實踐的理解 當今諸多領域 (當然也包
本文關鍵詞:教育理論工作者的實踐立場及其表現(xiàn),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460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14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