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高校教師薪酬透視:以瑞士、瑞典、芬蘭為例
[Abstract]:Facing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global environment, how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alary system of college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the quality of running a schoo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and the research area country have carried on the different educational reform exploration to this. The new salary system of Switzerland has changed the original pattern of salary increment with fixed salary scale of seniority, and promot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individuals by enhancing market competitiveness,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supporting work environ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attract, train and retain outstanding teachers, Sweden shifts from a fixed salary ladder to an individualized compensation system, which ensures the external human resource environment for recruiting high-quality university teacher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he UPJ compensation system introduced by Finland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university competitiveness, leadership and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lthough there is no universal model and no ready-made mode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alary system, the experienc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education system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us t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salary, to build a contingent of high-quality teachers,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 ability.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成教學院;上海大學經(jīng)濟學院;
【基金】: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教育學課題(A1209)
【分類號】:G645.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英杰;;大學文化傳統(tǒng)的失落:學術(shù)資本主義與大學行政化的疊加作用[J];比較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2 朱旭東;;教師作為一個專業(yè)何以可能?——評顧明遠教授的教師教育思想[J];教師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3 劉堯;閆志剛;;透視高校教師薪酬狀況[J];教育與職業(yè);2013年04期
4 馬君;山鳴峰;;科研導向下績效工資的“倒U”效應——高校陡峭型薪酬結(jié)構(gòu)的影響及優(yōu)化[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鳴;;美國小學教育專業(yè)課程設(shè)置探析及啟示——以佐治亞州立大學為例[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張元龍;;對教師教育有關(guān)概念的認識[J];教師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3 張麗敏;;教師使命的內(nèi)涵及特征探討[J];教師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4 王全林;程東峰;;大學教師學術(shù)生態(tài)問題與重構(gòu)[J];教師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5 卓澤林;柯森;;美國高校通識教育發(fā)展進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與危機——基于ACTA調(diào)查報告的解讀與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6 陳嘯;趙娟;;論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專業(yè)化對師德的召喚[J];教育與職業(yè);2009年03期
7 楊興林;;關(guān)于高校內(nèi)部去行政化的新思考[J];江蘇高教;2012年06期
8 顧永紅;;論大學的生存方式、現(xiàn)實境遇及其自主建構(gòu)[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年11期
9 黃亞婷;;新公共管理改革中的英國學術(shù)職業(yè)變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10 石云龍;;我國高校師資激勵機制研究[J];繼續(xù)教育;2013年1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于維濤;縣域教師發(fā)展支持體系建設(sh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方林佑;主體身份、政府角色與中介組織地位[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邵琪;師范生教育倫理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2 郝少平;實踐生存論視野下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D];西南大學;2010年
3 于平;長?h在職教師教育模式的調(diào)查與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4 崔友興;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動力生成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5 李青柳;城鄉(xiāng)統(tǒng)籌背景下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6 石家麗;教育變革中的教師專業(yè)地位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年
7 沈文明;大學學術(shù)人與行政人的文化差異實證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馬君;;權(quán)變激勵與有效績效評價系統(tǒng)設(shè)計研究[J];科研管理;2009年02期
2 馬君;王玉;;績效評價系統(tǒng)的內(nèi)在驅(qū)動機制及其影響效應研究[J];科研管理;2010年06期
3 山鳴峰;張英姿;朱明原;李峰;;高校實施績效工資的理性思考[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金玉;;獨立學院教師薪酬改革探究[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年04期
2 劉天佐;;基于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特點的薪酬制度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6年06期
3 韋佳;;激勵理論對高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的啟示[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年01期
4 李碧紅;;我國大學教師薪酬制度的特征及優(yōu)化[J];中國高等教育;2010年17期
5 陳露君,姚訓;論我國高校教師薪酬制度[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6 易曉明;彭雅靜;;激勵理論對高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的啟示[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9期
7 饒?zhí)K敏;李霞;;高校教師薪酬制度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人才資源開發(fā);2007年06期
8 嚴瑞麗;;以績效考評構(gòu)建高校教師薪酬模式[J];人才開發(fā);2008年07期
9 徐靜輝;;加拿大高校人事薪酬制度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年10期
10 侯艷蕾;丁全忠;張慧;;對高校薪酬管理制度的探析[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9年06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蔣廷玉;看發(fā)達國家如何辦高等教育[N];新華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宋延軍;基于公平理論的高校教師薪酬制度設(shè)計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萍;我國高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2 趙恒;我國高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3 李圓;基于人力資本理論的我國高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4 高艷;地方高校教師薪酬問題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5 賈蕾;新制度經(jīng)濟學視野下美國社區(qū)學院教師管理制度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睿;武漢地區(qū)部屬高校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shè)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7 曹恰;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shè)現(xiàn)存問題及對策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1年
8 劉佳敏;地方院校青年教師激勵機制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9 王敏;基于綜合激勵模型的高校行政管理隊伍激勵機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0年
10 薛梅青;高校教師社會保障制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2256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22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