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我人力資本化的學習模式
本文選題:當代大學生 + 人力資源; 參考:《教育評論》2015年05期
【摘要】:當代大學生需要通過自身的積極努力,科學構建以自我管理為基石、自我學習為樞紐、自我發(fā)展為目標的新型學習模式,為自主把控的人力資源向高端價值化的人力資本轉化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推動群體性就業(yè)難題的有效解決。
[Abstract]: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need to build a new learning model with self-management as the foundation stone, self-learning as the pivot and self-development as the goal through their own positive efforts. It provides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independent transformation of controlled human resources to high value human capital, and promotes the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group employment.
【作者單位】: 上海體育學院;
【基金】:教育部2013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課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有效融入研究”(編號13JDSZK0015)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642.4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國棟;土地保護倫理探究[D];蘇州科技學院;201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月;;成人學習模式與人力資源開發(fā)[J];成人教育;2010年04期
2 朱旭澤;;信息化時代學習模式探討[J];科技資訊;2011年27期
3 趙穎麒;;網(wǎng)絡多媒體歷史學習模式及其應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4 駱四銘;王小敏;;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高階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生學習模式[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年11期
5 李熾民,王秀荷,施學忠,康惠生,宗安民,馮建都,史元峰,張曼萍;兩種教學與學習模式的對比試驗研究結果分析[J];醫(yī)學教育;1994年06期
6 陳彭;黃偉進;袁曉斌;;國家精品開放課程的移動學習模式研究[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年03期
7 傅松濤;展示教育學習模式的科學建構──從外鑠到內展的教育觀念的根本轉變[J];教育探索;2002年04期
8 吳艷輝;基于建構主義的網(wǎng)絡式學習模式及其應用探討[J];益陽師專學報;2002年06期
9 倪小鵬;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及一個學習模式舉例[J];電化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10 吳艷輝;應用建構主義理論設計網(wǎng)絡式學習模式[J];教育探索;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萌;;云計算及其在移動學習模式下應用初探[A];計算機研究新進展(2010)——河南省計算機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鄭月晨;;開放教育金融?茖W習模式的研究[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3 劉曉榮;;談數(shù)學學習模式[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4卷)[C];2010年
4 李劉穎瑩;;大學生的學習模式及輔導的需要[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5 宋潔;;試論成人學習模式[A];2005年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暨和諧社會與成人教育論壇論文集[C];2005年
6 郭亦涵;胡桃;;基于移動通信技術的學習模式研究[A];OTT業(yè)務發(fā)展對通信業(yè)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管理委員會第31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7 劉婉秋;;運用網(wǎng)絡技術,創(chuàng)建“情境——探索”學習模式[A];中國電化教育協(xié)會2002年年會論文集[C];2002年
8 王磊;;淺談網(wǎng)絡教學的學習模式、特點及發(fā)展方向[A];“網(wǎng)絡時代的遠程開放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馬克明;;例談化學“探究教學”模式構建[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10 肖建軍;;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A];中國職協(xié)2013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中冊)[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司麗華邋通訊員 任麗雅;創(chuàng)建P—T—P學習模式[N];中國石油報;2007年
2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后 邱濤;學習模式的開拓之作[N];北京日報;2007年
3 君子;一個極好的學習模式[N];南寧日報;2008年
4 特約記者 胡秀軍;霍市“點題黨課”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N];通遼日報;2010年
5 哈爾濱市道里區(qū)安靜小學校;創(chuàng)新團隊學習模式,確立團隊價值取向[N];哈爾濱日報;2010年
6 代果 楊旭;以生為本 激揚生命[N];中國教育報;2014年
7 中共西城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長 劉洋;努力創(chuàng)建“立體化學習模式”[N];北京日報;2010年
8 通訊員 劉曉梅 記者 許敏;安徽電信創(chuàng)新網(wǎng)上大學學習模式[N];人民郵電;2006年
9 山西省教育廳副廳長 張卓玉;新學習模式的三大基石[N];中國教師報;2011年
10 朱小蔓;整合教育學習模式:對教育的另一種理解[N];中國教育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勃然;英語項目學習模式對學習動機的影響因素探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屠宏;網(wǎng)絡學習模式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張爽;基于項目的探究性學習模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3 孫艷秋;信息技術支持下學習模式在中醫(yī)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江巖;自主型網(wǎng)絡學習模式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5 郝雪萍;醫(yī)學遺傳學中基于問題學習模式的實驗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6 于肆洋;3G技術支持的移動學習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凌雪;同濟輔助學習模式在高校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D];東北石油大學;2013年
8 劉巖;新媒體支持下大學生社會探究學習模式研究[D];寧波大學;2013年
9 李琳;基于博客的參與式學習模式研究[D];河北大學;2012年
10 王睿;合作學習中共同學習模式對英語學習者閱讀成績以及學術自尊的影響[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337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033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