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谷《高中外國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25 16:25
本文是對民國時期李季谷先生的《高中外國史》所做的一項專題研究。全文共分為五個部分。緒論部分論述了本文的選題緣由、研究現(xiàn)狀、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之處。高中歷史教科書直接關(guān)系著高中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但當前使用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歷史教育的效果。李季谷編撰的《高中外國史》是民國時期質(zhì)量較高、影響較大的教科書,然而目前學界尚未充分意識到該書的價值,對其研究極為缺乏。本文通過對李季谷《高中外國史》進行研究,總結(jié)其編寫特色和優(yōu)點,以求為當下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編寫提供參考與建議。第一章主要論述了李季谷《高中外國史》的編撰背景及成書過程。李季谷的個人學養(yǎng)、國難當頭的時代環(huán)境、當時國民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都對該書的編撰產(chǎn)生了直接影響。1931年到1933年,《高中外國史》編撰完成并修訂付梓,通過了教育部審定,成為這一時期影響較大的高中外國史教科書之一。第二章對李季谷《高中外國史》的編撰思路、結(jié)構(gòu)特色、內(nèi)容特色進行了研究。在編撰思路上,該書以“提供外國史的基本智識”“使讀者了解現(xiàn)代國際局勢和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為編寫宗旨,以“從地球的起源至1931年之間整個世界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多個方面”為選材對象。...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由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方法
四、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李季谷《高中外國史》的編撰背景及成書過程
第一節(jié) 編撰背景
一、李季谷個人學養(yǎng)
二、時代背景
第二節(jié) 成書過程
一、編寫與出版
二、修訂
第二章 李季谷《高中外國史》內(nèi)容研究
第一節(jié) 編撰思路
一、編撰宗旨
二、選材范圍
第二節(jié) 結(jié)構(gòu)特色
一、設(shè)置導言——激發(fā)學習興趣,提供學法指導
二、設(shè)置概說——梳理歷史脈絡(luò),揭示重點內(nèi)容
三、設(shè)置小標題——提綱挈領(lǐng),概括精準
第三節(jié) 內(nèi)容特色
一、強調(diào)歷史的因果關(guān)系
二、重視歷史與地理的聯(lián)系
三、語言生動形象,感染力強
四、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
第三章 李季谷《高中外國史》對當今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寫的啟示
第一節(jié) 目前使用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語言枯燥,缺乏可讀性
三、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不夠密切
第二節(jié) 李季谷《高中外國史》對當今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寫的啟示
一、進一步完善歷史教科書的結(jié)構(gòu)
二、增強歷史教科書語言的可讀性
三、加強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的聯(lián)系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李季谷歷史教育思想初探[J]. 王娟. 讀天下. 2016(13)
[2]論民國時期學校歷史教科書的編纂和歷史教學法的演變[J]. 肖功國,劉小硯.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06)
[3]高中歷史教科書“模塊-專題”式編寫體例的特點與檢討[J]. 王從華. 當代教育與文化. 2012(05)
[4]高中歷史課程設(shè)計有待改進[J]. 趙亞夫. 歷史教學. 2006(05)
[5]歷史教學敘述風格應(yīng)多樣化——民國歷史教科書讀后札記兼響應(yīng)任鵬杰先生“歷史教育文本危機論”[J]. 何成剛.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2005(Z1)
[6]新思想史研究、歷史教科書編纂及其他——葛兆光教授訪談錄[J]. 葛兆光,張瑞龍. 歷史教學. 2005(02)
[7]高中歷史課程知識和教學體系淺議[J]. 陳其. 歷史教學. 2004(12)
[8]論中學歷史教材的邏輯結(jié)構(gòu)[J]. 黃牧航. 歷史教學. 2003(06)
[9]歷史教材的體例和編寫原則試探[J]. 臧嶸.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1994(04)
碩士論文
[1]李季谷史學初探[D]. 朱雨緋.華東師范大學 2018
[2]李季谷歷史教育思想研究[D]. 鐘慧.湖南師范大學 2018
[3]歷史教科書語言表述研究[D]. 余孟孟.西北師范大學 2010
[4]我國高中歷史教科書多樣化的理論研究[D]. 蘇向榮.西北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726957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由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方法
四、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李季谷《高中外國史》的編撰背景及成書過程
第一節(jié) 編撰背景
一、李季谷個人學養(yǎng)
二、時代背景
第二節(jié) 成書過程
一、編寫與出版
二、修訂
第二章 李季谷《高中外國史》內(nèi)容研究
第一節(jié) 編撰思路
一、編撰宗旨
二、選材范圍
第二節(jié) 結(jié)構(gòu)特色
一、設(shè)置導言——激發(fā)學習興趣,提供學法指導
二、設(shè)置概說——梳理歷史脈絡(luò),揭示重點內(nèi)容
三、設(shè)置小標題——提綱挈領(lǐng),概括精準
第三節(jié) 內(nèi)容特色
一、強調(diào)歷史的因果關(guān)系
二、重視歷史與地理的聯(lián)系
三、語言生動形象,感染力強
四、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
第三章 李季谷《高中外國史》對當今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寫的啟示
第一節(jié) 目前使用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語言枯燥,缺乏可讀性
三、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不夠密切
第二節(jié) 李季谷《高中外國史》對當今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寫的啟示
一、進一步完善歷史教科書的結(jié)構(gòu)
二、增強歷史教科書語言的可讀性
三、加強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的聯(lián)系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李季谷歷史教育思想初探[J]. 王娟. 讀天下. 2016(13)
[2]論民國時期學校歷史教科書的編纂和歷史教學法的演變[J]. 肖功國,劉小硯.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06)
[3]高中歷史教科書“模塊-專題”式編寫體例的特點與檢討[J]. 王從華. 當代教育與文化. 2012(05)
[4]高中歷史課程設(shè)計有待改進[J]. 趙亞夫. 歷史教學. 2006(05)
[5]歷史教學敘述風格應(yīng)多樣化——民國歷史教科書讀后札記兼響應(yīng)任鵬杰先生“歷史教育文本危機論”[J]. 何成剛.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2005(Z1)
[6]新思想史研究、歷史教科書編纂及其他——葛兆光教授訪談錄[J]. 葛兆光,張瑞龍. 歷史教學. 2005(02)
[7]高中歷史課程知識和教學體系淺議[J]. 陳其. 歷史教學. 2004(12)
[8]論中學歷史教材的邏輯結(jié)構(gòu)[J]. 黃牧航. 歷史教學. 2003(06)
[9]歷史教材的體例和編寫原則試探[J]. 臧嶸.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1994(04)
碩士論文
[1]李季谷史學初探[D]. 朱雨緋.華東師范大學 2018
[2]李季谷歷史教育思想研究[D]. 鐘慧.湖南師范大學 2018
[3]歷史教科書語言表述研究[D]. 余孟孟.西北師范大學 2010
[4]我國高中歷史教科書多樣化的理論研究[D]. 蘇向榮.西北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7269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37269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