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高中教育論文 >

初中生歷史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 ——以《溝通中西文明的絲綢之路》的課堂教學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0-24 21:05
  2011年《普通中學歷史課程標準》頒布以來,包括時空觀念在內(nèi)的中學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為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已經(jīng)成為普通中學歷史學科的重要教學目標。本文以初中一年級人教版歷史課本中《溝通中西文明的絲綢之路》一課的教學實踐為例進行分析,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歷史時空觀念的認識。中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對于歷史時空觀念必須要有一定的了解。為了加強對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分析時空觀念的概念,整合歷史時空觀念的相關知識,需要在具體的歷史課教學設計中聚焦時空觀念,便于歷史學知識的教學和研究。本文選取西漢時期開通絲綢之路的教學,探討中學生歷史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方式,并以筆者在江西科技學院附屬中學的教學實習和教學實驗為基礎,運用歷史學、歷史地理學的方法,分析歷史核心素養(yǎng)、時空觀念等相關理論和知識,對時空觀念的教學方法及內(nèi)容作系統(tǒng)的梳理,重點解決初中歷史課上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的教學過程中“教什么”,“如何教”的問題,期望更好的將教學案例運用到教學實際過程中,以便于更好地解決初中生歷史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問題。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初中生歷史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 ——以《溝通中西文明的絲綢之路》的課堂教學為例


烏孫烏孫國是漢代時期連接東西方商道,更是沙漠絲綢之路與草原絲綢之路交匯

國境線,漢唐,廣義和,敦煌莫高窟


圖 2-2河西之路河西之路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河西地區(qū)就是從今天的內(nèi)蒙古西南部與今天的甘肅省東北部開始,經(jīng)過一望無際的甘南草原,在經(jīng)過精美絕倫的敦煌莫高窟,穿過萬里長城的起點 “天下雄關”嘉峪關,和漢唐人眼中的國境線嘉峪

塔克拉瑪干沙漠北,葉爾羌,古代絲綢,玉門關


圖 2-3天山南路天山南路,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與阿爾金山和昆侖山北麓之間的古代絲綢之路,指的是天山南側(cè)山麓與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之間的交通線經(jīng)由玉門關,到鄯善地區(qū),過于闐,經(jīng)葉爾羌,西越蔥嶺,抵達大月氏,后來延伸至安息,經(jīng)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張紅霞.  文理導航(上旬). 2019(01)
[2]代入感悟 深入思考——以時空觀來客觀認知歷史[J]. 周家鳳.  考試周刊. 2017(94)
[3]強化“時空觀念”教學,培養(yǎng)歷史核心素養(yǎng)[J]. 唐明慧.  新課程導學. 2017(28)
[4]2017年高考“空間觀念”素養(yǎng)考查的四個角度及教學啟示[J]. 丁繼華,劉曉兵.  中學歷史教學. 2017(09)
[5]淺談初中生歷史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以《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一課為例[J]. 林花.  考試周刊. 2017(64)
[6]歷史課堂教學如何滲透時空觀念[J]. 陳鋒.  考試與評價. 2017(06)
[7]博識而暢行 廣征而順達(三)——求問唯物史觀與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之間的關系[J]. 李惠軍,張其中,施洪昌.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2016(21)
[8]論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yǎng)與探索[J]. 于建國.  中國市場. 2016(41)
[9]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提煉與培養(yǎng)[J]. 何成剛.  歷史教學(上半月刊). 2016(06)
[10]歷史理解與歷史解釋辨析[J]. 鄧京力.  歷史教學(上半月刊). 2016(06)

碩士論文
[1]高中歷史教材中的時空觀念及其應用研究[D]. 余新宇.河南大學 2018
[2]培養(yǎng)高中生歷史時序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D]. 張海燕.河南大學 2018
[3]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時空觀念培養(yǎng)方式研究[D]. 呂俊.青海師范大學 2018
[4]中學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教學的實踐研究[D]. 楊海燕.廣西民族大學 2017
[5]初中階段歷史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研究[D]. 李鋼志.湖南師范大學 2011
[6]西漢時期的西域都護研究[D]. 周建.西北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45597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345597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9d1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