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高考理綜試題(物理)的模型分類及解題策略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7 02:42
高考是一個較為科學、基本準確測量考生知識和能力水平的標準化考試,通過高考能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能夠有效對教學進行改進。2018年1月,教育部印發(fā)《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為我國高中物理課程改革提供了方向。此次高中物理課程改革的特色之一是“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它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其中“科學思維”中就提出了模型建構,這也是物理模型首次在國家文件上得到著重體現。在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可以發(fā)現試題大都是圍繞物理模型進行編排的,解高考試題,就是考查學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來源較為廣泛,主要分為三類:課后習題的變形、往年試題的改編、學生熟悉的問題再現,但總的來說,都可以歸納成常見的物理模型。因此有必要對高考物理試題進行研究,了解常見的物理模型,探尋提高學生物理建模能力的有效策略,有助于學生科學思維的形成與提升。本研究以2016——2018年的全國Ⅰ、Ⅱ、Ⅲ卷的物理試題為研究對象進行統(tǒng)計分析,了解試題中常見的模型,結合試題分析,提出應用物理模型解題的一般思路,并給出常見四類組合模型的試題的一般解題程序,給出相應解題指導。并提出新課教...
【文章來源】:貴州師范大學貴州省
【文章頁數】: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物理模型建構
2005 年湖南師范大學的禹雙青[22]將眾多的分類方式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按模型的設計思想將物理模型分為理想化物理模型和探索性物理模型;第二種是按模型研究的對象將物理模型分為實物模型、狀態(tài)模型、過程模型;第三種是按照物理模型的數學處理方法將物理模型分為公式模型、圖表模型、結構模型。圖 2-1 物理模型建構 圖 2-2 模型說明
是針對高考物理試題來探討提高學生物理建模能低直接影響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難易程度,要知由教材、課程標準和考綱所規(guī)定的,要解題就需題中設置的情境,實際上大多都是在我們熟知圖 2-3 Halloun 的建模教學過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品2017年高考全國理綜卷物理試題的“原始味”[J]. 李春來. 物理教學探討. 2018(06)
[2]圖像年年考 方法最重要——近三年高考物理圖像問題分析[J]. 蔡桂杰. 物理教學探討. 2018(06)
[3]2018年高考物理備考專題——光學部分[J]. 劉巖華,申建中. 中學物理教學參考. 2018(Z1)
[4]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解題中的作用[J]. 李宇晨. 文理導航(中旬). 2016(02)
[5]物理模型解題思維轉化是關鍵[J]. 許春芳.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 2013(36)
[6]習題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J]. 楊海峰. 中學物理教學參考. 2011(11)
[7]模型與建模:國際物理教育新視點[J]. 王全,母小勇.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9(03)
[8]物理模型的理論分析與構建[J]. 雷曉蔚,程正富,王驚雁,孫鷹帝. 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2)
[9]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 李衣康,付涼萍. 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1)
[10]用“物理模型”看2003年高考理綜物理試題[J]. 陳希君. 物理教學. 2003(12)
博士論文
[1]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及其培養(yǎng)對策研究[D]. 袁媛.遼寧師范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高三物理復習中提高學生建模能力的實踐探索[D]. 周然.南京師范大學 2018
[2]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評價研究[D]. 王焱.蘇州大學 2018
[3]模型法在高考物理解題中的研究[D]. 楊子秀.云南師范大學 2017
[4]高中物理習題中模型構建的教學實驗研究[D]. 李諾.陜西師范大學 2015
[5]分析高考物理試題以提高學生物理建模能力的教學實踐[D]. 付艷明.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5
[6]物理建模的課堂教學設計與高考模型題分析[D]. 陳勇.四川師范大學 2013
[7]中學物理模型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 譚會.東北師范大學 2009
[8]高中理科學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評價研究[D]. 鄭艷秋.華南師范大學 2007
[9]物理模型方法學習策略探討[D]. 禹雙青.湖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82036
【文章來源】:貴州師范大學貴州省
【文章頁數】: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物理模型建構
2005 年湖南師范大學的禹雙青[22]將眾多的分類方式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按模型的設計思想將物理模型分為理想化物理模型和探索性物理模型;第二種是按模型研究的對象將物理模型分為實物模型、狀態(tài)模型、過程模型;第三種是按照物理模型的數學處理方法將物理模型分為公式模型、圖表模型、結構模型。圖 2-1 物理模型建構 圖 2-2 模型說明
是針對高考物理試題來探討提高學生物理建模能低直接影響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難易程度,要知由教材、課程標準和考綱所規(guī)定的,要解題就需題中設置的情境,實際上大多都是在我們熟知圖 2-3 Halloun 的建模教學過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品2017年高考全國理綜卷物理試題的“原始味”[J]. 李春來. 物理教學探討. 2018(06)
[2]圖像年年考 方法最重要——近三年高考物理圖像問題分析[J]. 蔡桂杰. 物理教學探討. 2018(06)
[3]2018年高考物理備考專題——光學部分[J]. 劉巖華,申建中. 中學物理教學參考. 2018(Z1)
[4]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解題中的作用[J]. 李宇晨. 文理導航(中旬). 2016(02)
[5]物理模型解題思維轉化是關鍵[J]. 許春芳.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 2013(36)
[6]習題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J]. 楊海峰. 中學物理教學參考. 2011(11)
[7]模型與建模:國際物理教育新視點[J]. 王全,母小勇.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9(03)
[8]物理模型的理論分析與構建[J]. 雷曉蔚,程正富,王驚雁,孫鷹帝. 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2)
[9]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 李衣康,付涼萍. 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1)
[10]用“物理模型”看2003年高考理綜物理試題[J]. 陳希君. 物理教學. 2003(12)
博士論文
[1]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及其培養(yǎng)對策研究[D]. 袁媛.遼寧師范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高三物理復習中提高學生建模能力的實踐探索[D]. 周然.南京師范大學 2018
[2]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評價研究[D]. 王焱.蘇州大學 2018
[3]模型法在高考物理解題中的研究[D]. 楊子秀.云南師范大學 2017
[4]高中物理習題中模型構建的教學實驗研究[D]. 李諾.陜西師范大學 2015
[5]分析高考物理試題以提高學生物理建模能力的教學實踐[D]. 付艷明.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5
[6]物理建模的課堂教學設計與高考模型題分析[D]. 陳勇.四川師范大學 2013
[7]中學物理模型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 譚會.東北師范大學 2009
[8]高中理科學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評價研究[D]. 鄭艷秋.華南師范大學 2007
[9]物理模型方法學習策略探討[D]. 禹雙青.湖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820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2982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