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數學教師形成性評價教學技能的設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19 10:34
【摘要】:形成性評價是指教師通過有效的運用形成性評價教學策略,從學生的活動中收集“以評價為根據的證據”,并參考這些證據做出適當決策,即時地調整教學.在形成性評價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數學的思考是教師所必須收集并掌握的重要證據,教師需對其加以分析,從而促進“學習”的發(fā)生.大量研究證實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e.g. BlackWiliam,1998, Hattie,2009; National Mathematics Advisory Panel,2008).在我國現階段的課堂評價研究主要是依賴一線教師自己的摸索,很少有專業(yè)發(fā)展指導者從事相關的研究,研究結果以經驗總結居多,關于如何提高教師的形成性評價教學能力方面缺乏實際案例研究,這與形成性評價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相矛盾.為此,研究和探討與學校教學和學生學習緊密相關的課堂形成性教學評價,對于推動當前基礎教育改革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本研究要考察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幫助數學教師掌握課堂教學的形成性評價技能,并運用這些技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本文將從以下兩個具體問題著手: 1.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技能的獲得一般要經歷哪些階段?在不同的階段上,有哪些策略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師形成性評價技能的形成? 2.數學課堂教學中有哪些基本的形成性評價策略?教師應該如何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有效地運用課堂教學的形成性評價策略? 由于形成性評價技能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與教師的個性、經歷和教學理念相關,也與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有密切的聯系.為此,本文在構建形成性評價技能發(fā)展模型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個案的研究,考察不同教師在不同數學內容和學生情形下,發(fā)展和運用數學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的一些特征. 研究結果如下: 其一,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節(jié)能的獲得一般要經歷問題確定、教學活動設計、教學實踐與評價,以及教學改進4個階段.研究者通過對三名案例教師的跟蹤指導,在每個階段的指導過程中發(fā)展了能夠有效促進數學教師形成性評價教學技能的專業(yè)發(fā)展指導策略,主要包括:(1)教師提問后的針對性講評;(2)及時反饋;(3)探究式的平等討論;(4)提供教學設計輔助工具;(5)通過課堂觀察結合課間及時交流;(6)貼便簽;(7)教學反思;(8)刺激錄像;(9)深度訪談. 其二,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基本形成性評價原則和策略有:(1)“順勢-引導”教學原則;(2)介入前首先傾聽原則;(3)"I-R-R......-E(F)"師生互動模式;(4)聚焦式追問;(5)轉述學生的觀點;(6)等待時間;(7)學生講解;(8)元認知監(jiān)控. 通過此次專業(yè)發(fā)展活動,三名個案教師有關形成性評價的教學的專業(yè)素養(yǎng)發(fā)生了以下變化和發(fā)展: (1)將形成性評價的教學原理知識內化更新為符合自身需求的、獨特的教學指導原則; (2)在原理的作用下,針對具體的數學主題或學習難點,形成有效的形成性評價的課堂活動教學設計方案,成為后續(xù)有效教學的支撐依據; (3)教學中逐漸轉向關注學生的思考、形成有效的師生交流策略.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633.6
本文編號:2796982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633.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邦平;;學習性評價:涵義、方法及原理[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章建躍;;探索數學教學規(guī)律,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第十五屆學術年會暨第九次全國中學數學教育優(yōu)秀論文評比活動綜述[J];中國數學教育;2012年Z1期
3 俞宏毓;顧泠沅;;教師發(fā)展指導者工作的研究報告——義烏實驗案例分析[J];教師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4 邢瑋;章建躍;;遷思回慮,一得之功——對“指數函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的再思考與評析[J];中國數學教育;2013年Z2期
5 章建躍;;數學教學目標再思考[J];中國數學教育;2012年Z3期
6 馮翠典;;“為了學習的評價”:一種新的教育評價理念[J];基礎教育課程;2010年07期
7 陳娟;;澳大利亞:教學評一體化 以評促學[J];基礎教育課程;2010年07期
8 楊南昌;;設計研究的“承諾空間”——訪國際設計研究專家安東尼·凱利博士[J];開放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9 吳艷茹;;基于教學決策理論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教育科學研究;2012年05期
10 于開蓮;;發(fā)展性評價與相關評價概念辨析[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本文編號:27969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2796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