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關系
[Abstract]:As we all know, the first school of a child is the family. Both family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are indispensable components in the path of children's learning and growth. The two promote the growth of children in a mutually reinforcing relationship.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at both family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can play their role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in the future.
【作者單位】: 漢中職業(yè)技術學院;
【分類號】:G45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何泳;;論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關系[J];中國校外教育;2017年05期
2 洛松旺堆;;論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互補關系[J];西藏教育;2016年03期
3 張文倩;金博蘭;;論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之間的關系[J];知識經濟;2015年09期
4 王耀平;;論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協(xié)調一體化[J];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3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萇自玉嘯;;新時期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問題的若干思考[J];中華少年;2017年27期
2 曹馨月;;論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關系[J];高考;2017年12期
3 馬艷玲;;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J];才智;2013年2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中田;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關系[J];教育探索;2003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海珍;;家庭教育與素質教育[J];赤峰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2 方宏;;美國的愛國、誠信與家庭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04年22期
3 徐春富;;教育必須先教“成人”再教“成才”[J];各界文論;2007年06期
4 鄭捷;;臺灣學校中的“家庭教育”[J];政協(xié)天地;2007年11期
5 袁衛(wèi)華;;農村貧困家庭教育投資解析[J];統(tǒng)計研究;2008年06期
6 許向東;;如何在生活中正確把握教育規(guī)律[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10期
7 史峰;趙銀祥;;校園暴力與家庭教育法制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2年24期
8 余心言;;進一步改善家庭教育的途徑[J];學習與研究;1983年06期
9 于明波;;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教育科研通訊;1985年05期
10 于野;更新家庭教育觀念 實現家庭教育科學化[J];教育科研通訊;198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雒銀華;;職校生的心理特點及家庭教育的措施[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陽范堅;;學校與家庭結合教育的探討[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3 楊敏;;杭州地區(qū)3—7歲兒童家庭教育與性格發(fā)展的調查研究[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4 蒙廷英;;家庭教育與留守兒童的成長初探[A];2007烏蒙論壇論文集(三)[C];2007年
5 王俊良;;家庭教育調查報告[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6 邵正坤;;論北朝時期鮮卑的家庭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楊健身;徐美英;黃一民;張錫坤;吳君壁;宋秀蘭;;兒童精神衛(wèi)生偏異的發(fā)生率以及在家庭教育中如何防治的初步探討[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8 蔣莉;;淺談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9 王鳳娟;;當前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學習心理的負面影響及對策研究[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10 徐浙寧;;“90一代”城市新移民的家庭教育狀況——上海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本地青少年比較[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刃;家庭不是學校,家長不是“助教”[N];工人日報;2007年
2 王怡;積極的家庭教育成就孩子未來[N];中國婦女報;2009年
3 趙學靜 王麗 本報記者 劉領;家長如何配合學校開展家庭教育[N];錦州日報;2009年
4 ;均衡教育資源才能減輕家庭教育負擔[N];大連日報;2012年
5 本報記者 蔣夫爾;破解家庭教育四“問”[N];中國教育報;2012年
6 何旭丹 曹彥斌;峰峰獲稱“全國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區(qū)”[N];邯鄲日報;2013年
7 遠見;家庭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石[N];中國文化報;2002年
8 中共銅川市委副書記 呼燕;重視家庭教育面對的新問題[N];陜西日報;2005年
9 黃永光;家庭教育亟待走出誤區(qū)[N];宜春日報;2005年
10 余俊;增加時間,不如提高效率[N];文匯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立新;技術支持的協(xié)同教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曉飛;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研究[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5年
2 岳震寰;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學生求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3 唐玉霞;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的作用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5年
4 郭志英;外來務工者子女自信心的問題及教育策略[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5 田意琴;校訊通在家校溝通中的教育應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5年
6 王愷s,
本文編號:22622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2262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