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同課異構(gòu)”研究
本文選題:高中思想政治 + 同課異構(gòu); 參考:《廣州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研究更為深入、具體。課堂既是教學研究的主要陣地,又是實現(xiàn)教學設計最大效用的基本保障。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和實施課堂教學,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時代特征,這既是大勢所趨,也是每位教師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教學水平的主要方式。教師如何通過積極、有效的教學改革,將教學設計呈現(xiàn)出理想化、實效化?經(jīng)由生動活潑的教學來保障核心素養(yǎng)的實現(xiàn),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需求?這是需要我們?nèi)ブ铝ρ芯亢徒鉀Q的問題!巴n異構(gòu)”,是對同一課程內(nèi)容不同課例的比較,不同教師執(zhí)教個性、優(yōu)勢的彰顯,不同學情的差別化對待,以及同一教學過程不同處理策略的教研活動,借以創(chuàng)新手段和有效反思不斷改進教學。同時在組織實施“同課異構(gòu)”過程中,力求增強教師的專業(yè)化能力,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使諸項教學資源發(fā)揮出最大效益。“水本無華,相蕩乃至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在現(xiàn)今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達成、教師專業(yè)化的發(fā)展、教學效益最大化的實現(xiàn),都需要在共享和交流中深化。而“同課異構(gòu)”教學是實現(xiàn)這些訴求的有效抓手,它促進了教師間思維的碰撞,教學智慧的共享,教學手段的交流,教學模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本文對“同課異構(gòu)”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實施進行了依據(jù)、意義以及原則、方法的相關論述。以問卷調(diào)查和個別訪談相結(jié)合的方式,了解高中政治教師對“同課異構(gòu)”的看法和認知狀況,同時借助筆者在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的教育實習,對人教版高中《經(jīng)濟生活》的“企業(yè)的經(jīng)營”一課兩位老師的不同教學設計進行比對分析,總結(jié)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進行“同課異構(gòu)”所取得的實效和存在的問題。深入了解“同課異構(gòu)”教學后筆者發(fā)現(xiàn),組織策略的不斷優(yōu)化,異構(gòu)途徑的規(guī)范合理是活化課堂教學,提高“同課異構(gòu)”教學適應性、進取性和實效性的關鍵。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e accomplishment of the subject , the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the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more thorough and concrete . In the course of the teaching of the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 , it is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teaching design .
【學位授予單位】:廣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63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啟泉;;教學方法:概念的詮釋[J];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2 尹瑞蘭;;看同課異構(gòu) 談校本教研[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年01期
3 盧方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轉(zhuǎn)型中思考“同課異構(gòu)”[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4年06期
4 薄偉英;;同課異構(gòu):有關“同”與“異”的樸素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4年05期
5 陳堅;;教研活動的策劃、流程與評價[J];教學與管理;2012年31期
6 吳雁馳;;旨在教學創(chuàng)新的同課異構(gòu)[J];語文建設;2012年Z1期
7 王文靜;;中國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探索——“學為導向”綜合型課堂教學模式[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8 徐紅;董澤芳;;我國專家型教師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課程·教材·教法;2011年07期
9 李國華;王蓮蓉;;多種形式的“同課異構(gòu)”[J];教學與管理;2011年07期
10 魏曉彤;;“同課異構(gòu)”網(wǎng)絡教研模式的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白剛;新課程理念下關于高中化學“同課異構(gòu)”活動范式的調(diào)研及優(yōu)化策略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陳愛蘭;基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同課異構(gòu)”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454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174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