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yè)自我視域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學研究
本文選題:學業(yè)自我 切入點:高中文言文 出處:《淮北師范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文言文作為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載體,凝聚著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精華。學習文言文既可以傳承和弘揚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又能夠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閱讀鑒賞能力、塑造自我健全的人格。然而,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實狀況卻不容樂觀。本文將心理學中的學業(yè)自我理論運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學研究,以期達到構(gòu)建積極學業(yè)自我概念和優(yōu)化高中文言文教學效果的良性循環(huán)。全文共分為緒論、正文、結(jié)語三個部分。緒論介紹了問題提出的背景,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研究的目的、意義、思路和方法。正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對學業(yè)自我理論加以引介,闡釋了學業(yè)自我概念的內(nèi)涵、影響因素以及積極學業(yè)自我概念的培養(yǎng)。在此基礎(chǔ)上論述了學業(yè)自我理論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第二部分對高中文言文的教學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指出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學”的問題和“教”的問題,結(jié)合學業(yè)自我理論從文言文自身的因素、高考的因素、學生的因素和教師的因素四個方面來分析原因。第三部分提出學業(yè)自我理論對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啟示。教師可從學業(yè)情感、學業(yè)能力、學業(yè)行為、學業(yè)成就這四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業(yè)自我概念,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率。結(jié)語指出學業(yè)自我理論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還有待進一步充實和完善。
[Abstract]:As the carrier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spirit, classical Chinese embodies the essence of 5,000 years Chinese civilization. Learning classical Chinese can not only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spirit of our country, but also cultivate students' sentiment.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and reading appreciation ability, to shape their self-sound personality. However, the reality of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s not optimistic. This paper applies the academic self-theory in psychology to the study of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ext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question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main bo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academic self-theory and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of academic self-concept.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academic self-theory in 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e second part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senior high school, and combines the academic self-theory with the factors of classical Chinese and the factor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third part puts forward the enlightenment of academic self-theory to 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can study emotion, academic ability and academic behavior. The conclusion points out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academic self-theory in 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senior high school needs to be further enriched and perfected.
【學位授予單位】:淮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633.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曉紅;中學文言文教學與現(xiàn)代化建設(shè)[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S1期
2 宋麗蓉;委婉修辭格在中學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S2期
3 張敦富;對文言文教學的思考[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S2期
4 張茂東;文言文教學方法初探[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S2期
5 張大根;談目標教學、分類指導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運用[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S2期
6 劉茂海;中學文言文教學談[J];固原師專學報;2000年01期
7 張清河;集腋之裘 精深之見——讀王裕興先生專著《文言文教學研究》[J];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8 周復剛;探驪得珠 導夫先路——讀王昱昕《文言文教學研究》[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9 張弦;淺談文言文教學中如何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10 劉玉興;談文言文教學中的“內(nèi)拓、外延、縱比、橫聯(lián)”[J];龍巖師專學報;2000年S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于大鵬;;淺議新課標下的文言文教學策略[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2 王道莊;;盲文文言文教學特殊性淺論[A];中國盲人按摩學會醫(yī)院管理工作委員會及教育分會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1年
3 朱麗芬;;無限風光在“過程”——在文言文教學中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能力的個案研究[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李春紅;;淺談新課標下的文言文教學[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5 簡素穎;;給廣州話與文言文搭座橋——關(guān)于利用粵語特點開展文言文教學的思考[A];中國名校卷(廣東卷)[C];2013年
6 王小紅;;多媒體在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五卷)[C];2013年
7 楊紅霞;;中學文言文教學之我見[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二卷)[C];2012年
8 楊準科;;授生以魚 不于授生以漁——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9 胡彩霞;;從《論語六則》看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問題[A];2013年11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10 邵柏靈;;新課改下對農(nóng)村中學文言文教學的思考[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大豐市萬盈初級中學 沈鳳蘭;讓誦讀為文言文教學架橋鋪路[N];江蘇教育報;2011年
2 河南省新安縣北冶二中 李志鴻;初中文言文教學反思[N];學知報;2011年
3 河南省商丘市四高 李鈞力;文言文教學淺議[N];學知報;2011年
4 漢濱高中 張紅;文言文教學“言文”并重[N];安康日報;2012年
5 浙江省仙居縣仙居中學 林青;重塑文言文教學[N];中國教師報;2014年
6 馬文卿;談小學文言文教學[N];甘肅日報;2007年
7 姜堰市溱潼第二中學 徐穩(wěn)英;新課標下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新思考[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8年
8 靈臺一中 于貴紅;文言文教學的四個要點[N];甘肅日報;2009年
9 貴州省三穗縣民族高級中學 袁仁坤;對文言文教學的幾點體會[N];經(jīng)濟信息時報;2009年
10 衡陽縣金蘭中心學校 歐陽柳成;文言文教學須改變傳統(tǒng)“串講法”[N];衡陽日報;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麗麗;高中文言文教學芻議[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谷明磊;運用誦讀法改善農(nóng)村中學文言文教學狀況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孫歡歡;文言的現(xiàn)實存在與文言文教學新探[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4 王波;中學文言文教學方法初探[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5 王丹丹;高中文言文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杜明輝;文言文教學與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輝霞;新課標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萬進峰;中學文言文教學目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宋芷蓉;初中文言文考試與文言文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10 許寶丹;中學文言文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588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155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