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人教社兩版初中英語教科書的比較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新世紀人教社兩版初中英語教科書的比較研究 出處:《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教材,特別是教科書,在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中提供的語言材料是學習者獲得語言知識和提升語言技能的重要來源。此外,教材中的語言活動和練習也是語言知識學習和語言技能發(fā)展的重要渠道。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沒有比教科書更適合教與學的教育媒介了。而選擇和采用合適的教材是完成教學任務(wù)和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前提。隨著我國對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各樣的教材大量涌入市場。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Go For It!系列教材是使用范圍最廣、最受歡迎的初中英語教材之一,自2002年使用以來獲得了諸多好評。十年過去,根據(jù)2011年12月頒發(fā)的《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修訂稿)》的要求和使用過程中老師和學生的反饋,這套教材在保持教材原有特色和優(yōu)勢的同時進行了大范圍的修訂。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以及比較研究法,通過對教材評估以及教材結(jié)構(gòu)的相關(guān)研究的梳理,對這兩套先后出版的初中英語教材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這五大目標體系與編排、設(shè)計等方面進行了對比,找出新版教材的優(yōu)點與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對教材的編寫和使用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研究發(fā)現(xiàn),新版教材更加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在結(jié)構(gòu)、內(nèi)容等方面更加科學合理。在詞匯、語音知識和文化意識等方面有較大進步,能夠符合學生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較好地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的全面發(fā)展。但是,教材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語法編排結(jié)構(gòu)不夠清晰、寫作和聽力練習活動單一等。因此,針對這些問題,在文章最后作者對教師和編寫者提出了建議。
[Abstract]:Textbooks, especially textbook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eaching. The language materials provided in textbooks are an important source for learners to acquire language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language skills. Language activities and exercises in teaching materials are also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language knowled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skills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re is no educational medium more suitabl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an textbooks. And choosing and adopting suitable teaching materials is the prerequisite to complete teaching tasks and achieve teaching goals.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our country. A variety of teaching materials poured into the market. Among them, the people's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go For it! The series of textbooks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and popular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which has won many favorable comments since 2002. Ten years have pass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revised draft) issued in December 2011 and feedback fr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use. While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textbook, the textbook has been revised in a wide range. This study mainly adopts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s and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books, the two se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published successively in language knowledge, language skills, emotional attitude.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five target systems of learning strategy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with the arrangement and design to find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new textbook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new textbook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the structure, content and other aspects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n vocabulary. Phonetic knowledge and cultural awarenes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which can accord with the ru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example,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is not clear enough, the writing and listening exercises are single, and so on. Therefore, in the end of the articl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teachers and writers.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33.4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清香;;試論中西倫理比較研究中的兩難問題——從中國近代基督教與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互視模式看[J];道德與文明;2006年02期
2 楊劍霄;;哲學比較研究方法探析——以科學與宗教的關(guān)系問題為中心[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3 朱琴;;中外社區(qū)音樂發(fā)展的比較研究[J];音樂大觀;2012年07期
4 格雷M.費曼;曹楠;;早期文明比較研究[J];考古;2001年10期
5 潘嗣勤,茍書洋;徒手與武裝通過400m障礙技術(shù)素質(zhì)構(gòu)成的比較研究[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6 王成云;課程實施策略的比較研究[J];松遼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7 曹詩圖,孫世強;三峽學與北京學之比較研究[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8 鐘玲;從英漢俚俗語比較研究管窺人類思維之共性[J];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05期
9 李建平;;四川、廣西、云南三省區(qū)文化產(chǎn)業(yè)比較研究[J];沿海企業(yè)與科技;2008年01期
10 羅德尼·斯達克;劉楊;;比較研究的復雜性[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瑾彥;;中外大眾體育發(fā)展的比較研究[A];第3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范建榮;;政策移民與自發(fā)移民之比較研究[A];2013中國生態(tài)移民與區(qū)域發(fā)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3 周學政;;現(xiàn)代化比較的再思考[A];現(xiàn)代化的機遇與挑戰(zhàn)——第八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趙小云;郭成;;不同民族中學生學業(yè)自我發(fā)展的比較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5 邢占軍;;城鄉(xiāng)居民主觀幸福感初步比較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郭嶸;盧軍;吳松濤;;我國生活質(zhì)量指標的比較研究[A];2004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下)[C];2004年
7 趙小風;黃賢金;付重林;吳小根;;我國高等教育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專業(yè)課程體系比較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姜秀山;;科技進步速度評價方法及其應用的比較研究[A];面向復雜系統(tǒng)的管理理論與信息系統(tǒng)技術(shù)學術(shù)會議專輯[C];2000年
9 郁鵬;;中國四大區(qū)域城市發(fā)展比較研究[A];全國經(jīng)濟地理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shù)年會暨中國區(qū)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廖遠濤;;我國特大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比較研究[A];2014(第九屆)城市發(fā)展與規(guī)劃大會論文集—S02生態(tài)城市規(guī)劃與實踐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C];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劉巍;德育形態(tài)比較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成廣雷;國內(nèi)外種子科學與產(chǎn)業(yè)發(fā)展比較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3 韋偉;中美西部開發(fā)中政府作用的比較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4 王文華;加拿大與中國經(jīng)濟詐欺犯罪比較[D];北京大學;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曉菲;中日媒體關(guān)于釣魚島爭端報道的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2 李梅;中澳高中數(shù)學教科書三角學內(nèi)容的比較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3 張顥軒;川上弘美與殘雪作品中荒誕意識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4 吳建星;冀東秧歌與中國北方其它秧歌的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5 林巧琳;韓國巫俗和中國北方薩滿教的比較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6 李菲卉;城鄉(xiāng)高中英語課堂提問和反饋的比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7 鄧陽陽;國共兩黨民俗變革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8 范建輝;中英數(shù)學教材有理數(shù)運算的比較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年
9 曹璐;三種版本教科書中有關(guān)“高分子化合物”知識內(nèi)容比較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10 莉麗婭(Kamalieva Liliia);中俄青年幸福的比較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3780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1378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