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器官功能的胰腺切除術在胰腺良性或低度惡性腫瘤外科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7-05-01 16:13
本文關鍵詞:保留器官功能的胰腺切除術在胰腺良性或低度惡性腫瘤外科治療中的臨床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保留器官功能的胰腺切除術在胰腺良性或低度惡性腫瘤外科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間收治的99例胰腺良性或低度惡性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胰島素瘤38例,黏液性囊腺瘤10例,漿液性囊腺瘤16例,導管內乳頭狀黏液瘤6例,實性假乳頭狀瘤27例,無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1例,副神經節(jié)瘤1例。根據(jù)手術方式分為保留器官功能組和傳統(tǒng)手術組。其中保留器官功能組63例,術式包括腫瘤局部切除術34例(含腹腔鏡3例),中段胰腺切除術10例,保留脾臟的胰體尾切除術10例(含腹腔鏡2例,其中保留脾血管6例、不保留脾血管4例),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6例,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切除術3例;傳統(tǒng)手術組36例,術式包括胰十二指腸切除術10例(含腹腔鏡/機器人2例),胰體尾聯(lián)合脾切除術26例(含腹腔鏡8例)。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fā)癥和術后住院時間,評價保留器官功能的胰腺切除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同時,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新發(fā)糖尿病和需要胰酶替代治療的發(fā)生率,評價保留器官功能的胰腺切除術對胰腺內、外分泌功能的保護作用。結果: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合并2型糖尿病、腫瘤部位和腫瘤大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保留器官功能組的手術時間較傳統(tǒng)手術組明顯縮短(162.9min vs 209.6min,P=0.019)。保留器官功能組的術中出血量顯著低于傳統(tǒng)手術組(240.8m L vs 383.3m L,P=0.012)。保留器官功能組的總體并發(fā)癥、胰瘺、出血、腹腔感染和胃排空延遲發(fā)生率分別為36.5%、27.0%、1.6%、4.8%和3.2%,傳統(tǒng)手術組分別為36.1%、25.0%、2.8%、5.6%和2.8%,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無再手術和手術相關死亡。保留器官功能組的平均術后住院時間較傳統(tǒng)手術組明顯縮短(11.2d vs 14.4d,P=0.039)。術后平均隨訪(34.4±23.9)月,兩組患者均無腫瘤復發(fā)、轉移。剔除兩組中胰島素瘤患者后,保留器官功能組(n=30)術后新發(fā)糖尿病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傳統(tǒng)手術組(n=31,3.3%vs 25.8%,P=0.026)。保留器官功能組術后需要胰酶替代治療的發(fā)生率為1.6%,顯著低于傳統(tǒng)手術組的13.9%(P=0.023)。保留脾臟的胰體尾切除術患者的血小板異常升高發(fā)生率顯著低于胰體尾聯(lián)合脾切除術(0 vs 38.5%,P=0.035)。結論:保留器官功能的胰腺切除術是治療胰腺良性或低度惡性腫瘤的一種安全、有效的術式,能最大程度保留胰腺實質和周圍臟器,避免胰腺的內外分泌和脾臟功能的過度喪失,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胰腺良性/低度惡性腫瘤 保留器官功能 胰腺切除手術 臨床療效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5.9;R657.5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8
- 中英文縮略語表8-9
- 第1章 前言9-11
- 第2章 材料與方法11-17
- 2.1 一般資料11-12
- 2.2 術前影像學檢g,
本文編號:3392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3392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