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似物的設計、合成與活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一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似物的設計、合成與活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新型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的開發(fā)一直是抗高血壓藥物研發(fā)領域的研究熱點。本論文基于中藥的“君臣佐使”配伍理論,依據(jù)“組合中藥分子化學”的研究策略,將“君”“臣”“佐”“使”分子庫中的藥效小分子通過一定的化學鍵拼合,設計、合成了一系列較為系統(tǒng)的抑制ACE酶活性的化合物。脯氨酸是一系列ACEI藥物分子的核心結構;丹參在中藥降壓組方中應用非常廣泛,丹參素作為其活性物質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冰片作為芳香開竅類藥物具有引經、開竅的作用。本論文選用“君”分子脯氨酸、“臣”分子庫中的丹參素、“佐”分子庫中的丙氨酸、“使”分子庫中的脂溶性冰片和水溶性N-甲基哌嗪,通過不同組合方式進行化學拼合,合成了一系列目標化合物,并進行體外和體內抑制ACE酶活性的測試。本文分四章內容進行介紹:第一章,對高血壓及西藥降壓藥、中藥降壓藥、中西藥結合降壓藥和ACEI進行整體概述,并簡述了“組合中藥分子化學”的研究策略。第二章,基于“君臣佐使”配伍理論,依據(jù)“組合中藥分子化學”的研究策略,構建ACEI類似物的設計思路。第三章,目標化合物的合成路線設計與合成。合成了脂溶性“君-臣-佐-使”(丹參素-Ala-Pro-.冰片)、水溶性“君-臣-佐-使”(丹參素-Ala-Pro-N-甲基哌嗪)、“君-臣-佐”(丹參素-Ala-Pro)、“君-臣-使”(丹參素-Pro-冰片)、脂溶性“君-佐-使”(Ala-Pro-冰片)、水溶性“君-佐-使”(Ala-Pro-N-甲基哌嗪)、“君-佐”(Ala-Pro)、“君-臣”(丹參素-Pro)、“君-使”(Pro-冰片)等不同組合的、較為系統(tǒng)的9個目標化合物及11個中間體,并用1H NMR、13C HMR、MS對化合物進行了結構表征。第四章,對所合成的化合物進行體外、體內抑制ACE酶活性的研究,發(fā)現(xiàn)9個目標化合物對ACE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外周系統(tǒng)(腎)中,水溶性“君-臣-佐-使”化合物對ACE的抑制作用較好于脂溶性“君-臣-佐-使”化合物,并且“臣”、“佐”、“使”各分子基團對整體藥物分子抑制ACE酶活性的貢獻程度也有所不同,其中“臣”分子基團的貢獻作用較為明顯。
【關鍵詞】:“君臣佐使”配伍 組合中藥分子化學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 設計與合成 活性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914;R96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緒論11-27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降壓藥的簡介12-21
- 1.2.1 西藥降壓13-18
- 1.2.2 中藥降壓18-20
- 1.2.3 中西藥結合降壓20-21
- 1.3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的研究21-23
- 1.3.1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的起源與發(fā)展21-22
- 1.3.2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的作用機制22-23
- 1.4 “組合中藥分子化學”的簡介23-25
- 1.4.1 “君臣佐使”配伍23-24
- 1.4.2 “君使”藥對研究簡介24
- 1.4.3 “組合中藥分子化學”的提出24-25
- 1.5 本論文研究內容25-26
- 1.6 本論文研究意義26-27
- 第二章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似物分子的設計研究27-32
- 2.1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的藥物分子結構分析27-28
- 2.2 依據(jù)“組合中藥分子化學”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似物的設計28-30
- 2.3 “君”“臣”“佐”“使”分子基團對整體藥物分子的影響30-31
- 2.4 本章小結31-32
- 第三章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似物分子的合成32-54
- 3.1 目標化合物合成路線設計32-34
- 3.2 合成實驗儀器與試劑34-35
- 3.3 目標化合物的合成35-43
- 3.4 分析方法43
- 3.4.1 HPLC分析方法43
- 3.4.2 LC-MS分析方法43
- 3.5 合成實驗結果與討論43-54
- 3.5.1 合成實驗結果43-49
- 3.5.2 本章討論49-54
- 第四章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似物分子的活性研究54-62
- 4.1 體外活性的測試54-57
- 4.1.1 體外活性實驗原理54
- 4.1.2 體外活性實驗材料與方法54-55
- 4.1.3 實驗結果與討論55-57
- 4.2 體內活性的測試57-62
- 4.2.1 體內活性實驗原理57
- 4.2.2 體內活性實驗材料和方法57-59
- 4.2.3 實驗結果與討論59-62
- 結論與展望62-63
- 結論62
- 展望62-63
- 參考文獻63-70
- 附錄70-96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96-98
- 致謝9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佳,徐麗珍,李琰,楊世林;不同地區(qū)丹參中丹參素的含量比較[J];中國藥學雜志;2004年07期
2 嚴常開,劉惟莞,曾繁典,朱秀華;口服和靜注丹參素在兔體內的藥動學[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5年03期
3 潘見;周蓓蓓;開桂青;金日生;;丹參中丹參素的含量測定[J];食品科學;2007年08期
4 李小玲;單玉慶;張群正;葉大炳;鄭曉暉;;丹參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J];中國藥業(yè);2008年10期
5 王娟;馬張慶;洪宗元;宋建國;;丹參素鈉與丹參注射液中丹參素在小鼠體內的組織分布[J];中國中藥雜志;2011年11期
6 王庭芳;鄭莉萍;張寧;金磊;吳秋業(yè);張川;;丹參素衍生物的研究進展[J];藥學實踐雜志;2011年02期
7 秦芝玲;梁仲雅;何懷冰;楊春欣;張冰天;王平;張德成;金吉琴;;丹參素的紫外分光光度測定[J];中國藥學雜志;1982年11期
8 于建明,薛芬,戴華娟;丹參素衍生物的合成[J];藥學學報;1991年07期
9 李淑莉,歐興長,丁安榮;不同濃度乙醇沉淀對丹參素回收率影響的研究[J];基層中藥雜志;1995年01期
10 賈淑琴;丹參中活性成分丹參素的藥理研究近況[J];天津藥學;199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懷勤;肖剛峰;季亢挺;黃曉燕;徐力辛;黃偉劍;;丹參素對體外培養(yǎng)內皮祖細胞的數(shù)量和功能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6年
2 王靜;徐瑩;冶保獻;;中草藥丹參素納的電化學行為探討及其分析應用研究[A];河南省化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3 秦麗;周微;;丹參素藥理作用與化學合成的研究進展[A];2009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九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09年
4 秦麗;周微;;丹參素藥理作用與化學合成的研究進展[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5 鄭蓮星;李萍;程曉曙;王伶;鮑慧慧;;丹參素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誘導血管平滑肌細胞損傷的作用[A];第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中青年醫(yī)師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6 鄭蓮星;李萍;程曉曙;王伶;鮑慧慧;;丹參素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誘導血管平滑肌細胞損傷的用[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7 潘堅揚;趙筱萍;邵青;;丹參素在大鼠體內的藥動學及生物利用度研究[A];中醫(yī)藥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通訊[C];2008年
8 王天;傅風華;張岫美;;糖尿病致認知功能障礙信號通路及丹參素干預作用的研究[A];2013年全國老年性癡呆與相關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9 鄭蓮星;李萍;程曉曙;王伶;鮑慧慧;;丹參素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誘導血管平滑肌細胞損傷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十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8年
10 羅興平;楊玲霞;徐培元;陳立仁;李永民;;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痛經靈顆粒中丹參素的含量[A];西北地區(qū)第三屆色譜學術報告會暨甘肅省第八屆色譜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毛聲俊;侯世祥;唐昌炯;黃曉東;丹參素在加溫加速條件下含量變化規(guī)律[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2 張中橋;丹參素可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3 張中橋;丹參素對肉芽組織成纖維細胞有抑制作用[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吳煥林;丹參素納米柔性脂質體控釋型皮膚貼片的研制[D];中南大學;2008年
2 沈楊;丹參素對子癇前期小鼠止血功能及妊娠結局改善的試驗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3 郭娟;丹參素對電離輻射損傷的防護作用及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4 楊亞軍;丹參素通過調控FoxO/Wnt通路抑制氧化應激介導骨質疏松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5 崔燎;丹參水提取物(DS)和丹參素(DSU)對實驗性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海林;丹參素及其衍生物的不對稱合成方法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2 王定遠;新型丹參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初步活性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3 李艷杰;丹參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缺氧作用研究[D];延邊大學;2004年
4 鄭元義;丹參素抗肝纖維化作用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3年
5 李洪蓮;丹參素對帕金森小鼠運動障礙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煙臺大學;2014年
6 鄭磊;丹參素對轉化生長因子β1刺激肝星狀細胞信號傳導的影響[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8年
7 李欣;丹參素對肝星狀細胞轉化生長因子Ⅰ、Ⅱ型受體表達影響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8年
8 劉少靜;丹參素冰片酯的結構表征、質量控制及其藥代動力學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9 賈堯玲;丹參素與半胱氨酸結合體以及膦酸酯類似物的設計、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10 左正龍;丹參素冰片酯合成工藝優(yōu)化設計[D];西北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一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似物的設計、合成與活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85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18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