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竇惡性腫瘤術后兩種放療計劃的劑量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05 14:02
本文關鍵詞:鼻腔—鼻竇惡性腫瘤術后兩種放療計劃的劑量學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分析和評價鼻腔-鼻竇惡性腫瘤術后雙弧VMAT和9f-IMRT兩種放療計劃在靶區(qū)劑量覆蓋及危及器官保護方面的優(yōu)劣,為臨床鼻腔-鼻竇惡性腫瘤術后患者選擇最佳放療技術提供參考。材料和方法:8例經病理組織學證實的在我院放療科接受放療的早期鼻腔-鼻竇惡性腫瘤術后的患者,對其重新制作雙弧VMAT和9f-IMRT兩種計劃,處方劑量要求:50Gy/25f包繞95%PTV體積,視神經、視交叉及腦干最大劑量54Gy,眼球最大劑量限制在50Gy以下,晶體最大劑量9Gy,比較研究雙弧VMAT計劃和9f-IMRT計劃的靶區(qū)適形度指數(shù)(CI)、均勻性指數(shù)(HI)、D95%、D5%和平均劑量(Dmean),危及器官的最大劑量和平均劑量,治療時間和機器跳數(shù)。結果:(1)雙弧VMAT計劃的靶區(qū)適形度指數(shù)、均勻性指數(shù)優(yōu)于9f-IMRT計劃。(2)危及器官的保護:眼球的Dmax、腦干和視交叉的Dmean雙弧Rapid Arc明顯低于9f-IMRT,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晶體的Dmean和視神經、視交叉、腦干及晶體的Dmax雙弧VMAT均略低于9f-IMRT,但未能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視神經的Dmean雙弧VMAT略高于9f-IMRT,無統(tǒng)計學意義。(3)與9f-IMRT計劃相比,雙弧VMAT計劃顯示出更低的機器跳數(shù)且減少了治療時間。結論:在早期鼻腔-鼻竇惡性腫瘤患者中,相對于9f-IMRT計劃,雙弧VMAT計劃獲得更好的靶區(qū)適形度和均勻性,最大劑量控制腫瘤的同時,對腫瘤周圍正常組織得以充分的保護;治療速度快,治療時間短,保證病人體位的穩(wěn)定性,以確保精準治療;并且減輕患者在面膜下的不適感,使得治療依從性增加。因此,對于鼻腔-鼻竇惡性腫瘤術后放療計劃的選擇,雙弧VMAT技術在當代精準治療模式中占有明顯優(yōu)勢。
【關鍵詞】:鼻腔-鼻竇惡性腫瘤 放療計劃 劑量學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9.6;R730.55
【目錄】:
- 前言4-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2
- 中英文縮略詞對照表12-13
- 第1章 緒論13-15
- 第2章 綜述15-22
- 第3章 材料與方法22-25
- 3.1 病例資料22
- 3.2 放療前準備工作22
- 3.3 CT模擬定位及圖像采集22
- 3.4 靶區(qū)和危及器官的界定22-23
- 3.5 處方劑量及危及器官限量23
- 3.6 放射治療計劃設計23
- 3.7 放射治療計劃評價參數(shù)23-24
- 3.7.1 計劃靶區(qū)的評價指標23-24
- 3.7.2 危及器官的評價指標24
- 3.7.3 治療時間及機器跳數(shù)24
- 3.8 統(tǒng)計學方法24-25
- 第4章 結果25-31
- 4.1 計劃靶區(qū)(PTV)的劑量分布25-28
- 4.2 危及器官(OAR)受量比較28-29
- 4.3 治療時間及機器跳數(shù)的比較29-31
- 第5章 討論31-34
- 5.1 計劃靶區(qū)的劑量分布對比和評價32-33
- 5.2 危及器官的劑量學分析33
- 5.3 治療時間及機器跳數(shù)的比較和評價33-34
- 第6章 結論34-35
- 參考文獻35-39
-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39-40
- 致謝4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化科;;鼻咽癌放療中順鉑增敏作用和紫杉醇增敏作用的比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年07期
2 張允;毛燕萍;歐陽普云;梁雪霞;謝方云;;94例鼻腔惡性腫瘤的治療和預后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2012年14期
3 王德輝;;鼻腔鼻竇惡性腫瘤鼻內鏡手術的新進展[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2年02期
本文關鍵詞:鼻腔—鼻竇惡性腫瘤術后兩種放療計劃的劑量學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71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871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