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細胞純度方法的探討
本文關鍵詞:提高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細胞純度方法的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提高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細胞純度的方法。方法:應用0.08%心肌細胞消化液重復消化出生第1-3天乳鼠的心肌組織多次;收集的細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養(yǎng)基中和。用差速貼壁分離法分離后,加入紅細胞裂解液,以除去紅細胞,加入溴脫氧尿嘧啶(Brdu)純化心肌細胞后置CO2培養(yǎng)箱孵育2天,無血清同步化1天。結果:分離1只乳鼠獲得的心肌細胞產量約為1.2×106個,有活力心肌細胞占90%以上,心肌細胞純度90%,3-4天后心肌細胞融合成片,并出現(xiàn)自發(fā)性節(jié)律性搏動。結論:該方法在保證心肌細胞產量和心肌細胞活性的同時,能大幅度提高心肌細胞純度。
【作者單位】: 河南中醫(yī)學院;河南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關鍵詞】: 新生大鼠 心肌細胞 原代培養(yǎng) 鑒定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81173410):參加優(yōu)化方通過TGF-β/smads通路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構作用機制的研究,負責人:朱明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81373853):參附益心顆粒通過抑制AngⅡ改善心梗后心衰大鼠心肌代謝重構的機制研究,負責人:朱明軍 河南省高校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支持計劃(13IRTSTHN012),負責人:朱明軍
【分類號】:R329.2
【正文快照】: 自1960年Haracy L等[1]首次對乳鼠的心肌細胞進行培養(yǎng)以來,原代心肌細胞越來越多的用于實驗中,經(jīng)過國內、外學者對原代心肌細胞培養(yǎng)方法的不斷探索,原代心肌細胞的產量和活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隨著實驗的不斷深入,對原代心肌細胞的純度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在探討藥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連達;李映歐;;心肌細胞培養(yǎng)研究的進展[J];細胞生物學雜志;1982年03期
2 王治榮;李全風;佟利家;徐世東;王孝銘;;硒對培養(yǎng)的心肌細胞的影響[J];細胞生物學雜志;1989年04期
3 王洪新,陶亮,饒曼人;培養(yǎng)的心肌細胞:一種研究心肌肥厚的有用模型[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1994年03期
4 王強,姚素梅,姚智敏;鎘對培養(yǎng)心肌細胞收縮特性的影響(摘要)[J];開封醫(yī)專學報;1999年01期
5 商立軍,臧益民,王四旺,周士勝;各部位心肌細胞的分離技術[J];心功能雜志;1999年03期
6 王曉明,郭照江,臧益民,高峰;從心肌細胞再生看心臟修復認識的新突破[J];醫(yī)學與哲學;2002年12期
7 劉霞,王常勇;新生大鼠心肌細胞的分離和培養(yǎng)[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8 劉俊平,曹鴻國,安志興,趙慧英,溫葉飛,張涌;大鼠心肌細胞體外培養(yǎng)特性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9 朱寄天;;培養(yǎng)心肌細胞電生理學研究的進展[J];四川生理科學動態(tài);1986年01期
10 秦成德;王君健;李孝光;;鉻對心肌細胞電活動的影響[J];自然雜志;1988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廣林;朱天義;張吉文;;硒對心肌細胞的保護作用[A];中國營養(yǎng)學會首屆微量元素專題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1985年
2 余細勇;李曉紅;;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化為心肌細胞的潛能與調控機制研究[A];第六屆海峽兩岸心血管科學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文峻;劉魯偉;范云;屈學民;龍開平;王斯剛;;一種心肌細胞替換實驗技術的研究[A];全國第九屆心臟學會第十二屆心功能學會《心臟雜志》編委會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滕苗;黃躍生;鄭霽;黨永明;張瓊;;缺氧狀態(tài)下微管干預劑對心肌細胞能量生成的影響[A];第六屆全國燒傷救治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5 劉廣林;朱天義;張吉文;;硒對心肌細胞的保護作用[A];第四次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1986年
6 滕苗;黃躍生;黨永明;房亞東;張瓊;;微管干預劑對缺氧心肌細胞糖酵解途徑關鍵酶的影響[A];第八屆全國燒傷外科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張秀云;劉暢;;心肌細胞中高糖記憶效應的存在及硝化應激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8 張磊;高小清;姜紅;梁艷艷;劉明;鄒云增;;熱休克轉錄因子1對過氧化氫刺激條件下心肌細胞的保護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11次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琳琳;夏強;陳瑩瑩;曹春梅;張雄;沈岳良;;白細胞介素-2對離休心肌細胞β-受體激動劑作用的調制[A];中國生理學會第21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10 孫紅;閻長棟;張建福;;一種簡單易行的成年大鼠心肌細胞分離和培養(yǎng)的方法[A];中國生理學會第21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黎;荷蘭培育心肌細胞取得進展[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2 編譯 曉魚;人類心肌細胞可再生[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9年
3 孫國根;心肌細胞的形成和再生有望被誘導[N];中國醫(yī)藥報;2012年
4 吳偉農;心肌細胞能自我修復[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1年
5 陳丹;移植的人體細胞可與豚鼠受體心肌同步跳動[N];科技日報;2012年
6 記者胡德榮;心肌細胞能體外培養(yǎng)[N];健康報;2002年
7 楊洋;骨髓細胞生成心肌細胞[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3年
8 吳理茂 李連達;中藥在心肌細胞移植中的作用[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9 ;急性心梗治療獲重要突破 心肌細胞可以再生[N];中國保險報;2003年
10 記者 張曄;基因調控讓壞死的心肌細胞“復活”[N];科技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柱國;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保護心肌細胞免于凋亡機制的探討[D];廣州醫(yī)學院;2010年
2 姚宇玫;腫瘤壞死因子-α對心肌細胞鈣調蛋白表達和細胞內游離鈣的影響及機理[D];浙江大學;2005年
3 沃燕波;淫羊藿苷及其同系物誘導小鼠胚胎干細胞體外定向分化心肌細胞構效關系及相關信號調控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4 朱丹雁;淫羊藿苷誘導小鼠胚胎干細胞定向分化為心肌細胞作用及其調控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5 關付;化學性缺氧對原代培養(yǎng)大鼠心肌細胞葡萄糖轉運蛋白4轉位的影響及信號調控機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6 鄭紅霞;模擬微重力效應對海藻酸鈉三維培養(yǎng)心肌細胞的影響[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7 郭炳彥;血管緊張素Ⅱ對心肌脂聯(lián)素表達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滕奇志;活體心肌細胞動態(tài)圖象分析及運動機理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9 張裕東;腺病毒介導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基因靶向性轉染心肌細胞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4年
10 孫飛;新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劑對心肌細胞內游離鈣濃度的影響[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婭楠;黃芪丹參配伍對肥大心肌細胞肌漿網(wǎng)鈣轉運關鍵蛋白干預作用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朱炳豹;過表達CrkL對H9C2心肌細胞株生物學行為的影響[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高國峰;大鼠心肌細胞分離和基因表達的實驗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4 郭偉翔;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定向分化為心肌細胞的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羅剛;多西環(huán)素上調缺氧心肌細胞縫隙連接蛋白43的表達[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王慧;脂聯(lián)素對氧應激所致心肌損傷中的影響及其機制的探討[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7 張志巍;缺氧對大鼠心肌細胞小凹蛋白-3和一氧化氮合酶表達的影響以及雌激素的作用[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8 梁峰;二甲基甲酰胺對心肌細胞L-型鈣電流影響的實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王艷美;烏頭類有毒中藥毒性成分對心肌細胞膜受體作用機制的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10 秦衛(wèi)偉;硫化氫對氧應激所致心肌損傷的影響及其機制的探討[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提高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細胞純度方法的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49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414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