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念珠菌鋅簇轉(zhuǎn)錄因子編碼基因表達與氟康唑耐藥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17-05-27 17:06
本文關鍵詞:白念珠菌鋅簇轉(zhuǎn)錄因子編碼基因表達與氟康唑耐藥的關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了解白念珠菌對氟康唑的體外藥物敏感性。收集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藥株和敏感株,檢測鋅簇轉(zhuǎn)錄因子編碼基因UPC2、TAC1、MPR1和相關耐藥基因CDR1、CDR2、MDR1、FLU1、ERG11的表達情況。進一步探討白念珠菌鋅簇轉(zhuǎn)錄因子與氟康唑耐藥之間的關系。 方法收集臨床標本,通過芽管形成試驗、顯色培養(yǎng)基和厚膜孢子試驗鑒定白念珠菌。采用M27-A2方案,進行白念珠菌對氟康唑的體外藥物敏感性試驗。抽提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藥株組和敏感株組的總RNA,逆轉(zhuǎn)錄合成cDNA,采用實時定量PCR技術觀察相關耐藥基因在轉(zhuǎn)錄水平上的表達情況。 結(jié)果共收集白念珠菌臨床株379株。白念珠菌對氟康唑的敏感率為98.68%(374/379),劑量依賴敏感率為0.00%(0/379),耐藥率為1.32%(5/379)。白念珠菌耐藥株組UPC2、CDR2基因的表達量明顯高于敏感株組(P0.05),TAC1、MRR1基因的表達量兩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其中,耐藥株組UPC2基因的表達量是敏感株組的7.22倍,CDR2基因的表達量是敏感株組的2.45倍。 結(jié)論白念珠菌對氟康唑大多數(shù)菌株敏感而耐藥株少,仍然可以用于臨床上白念珠菌感染的治療。UPC2、CDR2基因的高表達與氟康唑耐藥有關,鋅簇轉(zhuǎn)錄因子在耐藥中的作用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耐藥基因的高表達可能導致白念珠菌耐藥性的形成,但并不是所有的白念珠菌耐藥株都會同時出現(xiàn)上述基因的高表達。白念珠菌對唑類藥物耐藥是多種分子機制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因此今后應進一步探索和完善耐藥產(chǎn)生的機制,為臨床提供參考和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白念珠菌 耐藥 鋅簇轉(zhuǎn)錄因子 表達 氟康唑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379.4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略語/符號說明8-9
- 前言9-13
- 研究現(xiàn)狀、成果9-12
- 研究目的、方法12-13
- 一、白念珠菌的分離鑒定及微量稀釋法測定白念珠菌的MIC值13-21
- 對象和方法13-16
- 結(jié)果16
- 討論16-19
- 小結(jié)19-21
- 二、Real-time PCR技術測定白念珠菌耐藥基因的表達21-36
- 對象和方法21-26
- 結(jié)果26-29
- 討論29-36
- 結(jié)論36-37
- 參考文獻37-43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43-44
- 綜述44-54
- 綜述參考文獻51-54
- 致謝5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景偉芳;李春莉;王惠平;;白念珠菌506株對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體外藥敏試驗[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1年01期
2 徐永豪;李春陽;陳臘梅;胡勤峰;;白念珠菌臨床株氟康唑敏感性試驗與ERG11基因突變檢測[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7年12期
3 蘇惠春;程波;傅冷西;施秀明;;3種破壁方法提取念珠菌總RNA效果的比較[J];中國真菌學雜志;2007年05期
本文關鍵詞:白念珠菌鋅簇轉(zhuǎn)錄因子編碼基因表達與氟康唑耐藥的關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06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4006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