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模型大鼠胃腸結(jié)構(gòu)及功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10-19 19:25
目的 建立慢性身心應激大鼠模型,研究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模型大鼠行為學、胃排空、小腸推進、胃電圖、胃腸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影響,從不同方面探討加味四逆散干預應激性胃腸功能障礙的機制。另建立慢性身心應激大鼠模型,研究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模型大鼠胃粘膜形態(tài)、胃粘膜EGF、EGFR蛋白、胃粘膜三葉因子1(TFF1)、內(nèi)皮素1(ET-1)mRNA表達的影響,從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的角度研究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模型大鼠的影響,并對其機制進行初步探討。 方法 第一部分:取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隨機分為6組,即正常組、模型組、西沙比利組、加味四逆散方高,中,低劑量組,每組10只,除空白組外,其他五組均采用身心應激方式造模,連續(xù)造模4周。從第3周起加味四逆散方高,中,低劑量組灌胃治療,西沙比利組以西沙比利混懸液灌胃治療;空白、模型組則給予等體積生理鹽水灌胃治療。(1)造模期間,每日觀察并記錄各組大鼠精神狀態(tài)、興奮程度、情緒反應、行為狀態(tài)、活躍狀況、睡眠行為,皮膚毛發(fā)色澤和狀態(tài)等情況,每天觀察并記錄大鼠的飲水量、進食量,分別于實驗前1天和試驗后的第7、14、21、28d用電子秤稱量每...
【文章頁數(shù)】:18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詞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大鼠胃腸功能的影響
實驗一 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大鼠行為學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1.1.2 藥品
1.1.3 主要儀器
1.2 實驗方法
1.2.1 模型制備
1.2.2 藥物配制劑量
1.2.3 實驗室檢測指標及方法
1.2.4 統(tǒng)計方法
2 結(jié)果
2.1 各組大鼠一般情況的變化比較
2.2 各組大鼠攝食量及飲水量情況變化的比較
2.3 各組大鼠體重增長情況變化比較
2.4 各組大鼠跨格運動、垂直運動情況變化比較
2.5 各組大鼠力竭游泳時間變化比較
3 討論
3.1 身心應激的理論研究概況討論
3.2 加味四逆散對應激模型大鼠行為學影響的討論
實驗二 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大鼠胃腸動力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1.1.2 藥品
1.1.3 主要實驗儀器
1.2 實驗方法
1.2.1 模型制備
1.2.2 藥物配制劑量
1.2.3 實驗室檢測指標及方法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jié)果
2.1 各組大鼠胃電參數(shù)的變化比較
2.2 各組大鼠胃排空率變化的比較
2.3 各組大鼠小腸推進比的變化比較
3 討論
3.1 現(xiàn)代醫(yī)學對胃腸運動的認識
3.2 現(xiàn)代醫(yī)學對胃腸動力障礙的認識
3.3 臨床研究胃腸動力的方法
3.4 中醫(yī)學對胃腸運動的認識
實驗三 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模型大鼠胃腸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1.1.2 藥物與試劑
1.1.3 主要儀器
1.2 實驗方法
1.2.1 模型制備
1.2.2 藥物配制劑量
1.2.3 實驗室檢測指標及方法
1.3 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2 結(jié)果
2.1 各組大鼠胃粘膜組織 COX-2 平均光密度值變化比較
2.2 各組大鼠結(jié)腸粘膜組織 c-kit 平均光密度值變化比較
3 討論
3.1 COX 理論的進展
3.2 產(chǎn)生與調(diào)節(jié)胃腸動力的重要結(jié)構(gòu)
3.3 ICC 網(wǎng)絡對 Kit 受體的依賴及 C-kit 基因表達
3.4 Cajal 間質(zhì)細胞的胃腸起搏及動力調(diào)節(jié)功能
3.5 Cajal 間質(zhì)細胞變異與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
第二部分: 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大鼠胃腸組織學的影響
實驗一 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大鼠胃粘膜形態(tài)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1.1.2 藥物與試劑
1.1.3 主要儀器
1.2 實驗方法
1.2.1 模型制備
1.2.2 藥物配制劑量
1.2.3 實驗室檢測指標及方法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jié)果
2.1 各組大鼠胃粘膜血流量變化比較
2.2 各組大鼠胃液總酸度(pH 值)變化比較
2.3 各組大鼠肉眼下胃粘膜形態(tài)變化比較
2.4 各組大鼠胃粘膜損傷潰瘍指數(shù)(UI)變化比較
2.5 各組大鼠胃黏膜病理組織學觀察及損傷程度評級變化比較
2.6 各組大鼠胃粘膜上皮細胞超微結(jié)構(gòu)變化比較
3 討論
實驗二 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模型大鼠胃粘膜 EGF、EGFR 蛋白表達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1.1.2 藥物與試劑
1.1.3 主要儀器
1.2 實驗方法
1.2.1 模型制備
1.2.2 藥物配制劑量
1.2.3 實驗室檢測指標及方法
2 結(jié)果
2.1 各組大鼠胃粘膜 EGF(陽性表達率)平均光密度值變化比較
2.2 各組大鼠胃粘膜組織 EGFR 蛋白平均光密度值變化比較
3 討論
實驗三 加味四逆散對心身應激模型大鼠胃粘膜三葉因子1、內(nèi)皮素-1 mRNA 表達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1.1.2 藥物與試劑
1.1.3 主要儀器
1.2 實驗方法
1.2.1 模型制備
1.2.2 藥物配制劑量
1.2.3 實驗室檢測指標及方法
1.2.4 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2 結(jié)果
2.1 各組大鼠胃粘膜 TFF1 mRNA 基因產(chǎn)物相對表達量變化
2.2 各組大鼠胃粘膜 ET-1 mRNA 基因產(chǎn)物相對表達量變化
3 討論
討論
1 中醫(yī)對慢性心身應激性疾病的認識
1.1 病名
1.2 病因病機
1.3 治則治法
1.4 方藥
1.4.1 加味四逆散的來源及四逆散六經(jīng)病位
1.4.2 四逆散證的病因病機
1.4.3 四逆散的組方及功效
1.4.4 四逆散臨床應用
1.4.5 加味四逆散方義詳解
2 慢性身心應激動物模型的選擇依據(jù)
3 試驗指標的選擇依據(jù)
4 本課題創(chuàng)新之處
5 存在問題的思考
5.1 模型制作
5.2 下一步研究思路
5.2.1 應重視心理應激的臨床研究
5.2.2 應重視心理應激過程中,中醫(yī)證候的演變規(guī)律
5.2.3 重視中藥復方的研究
5.2.4 從中西醫(yī)結(jié)合角度對應激研究過程中的深層次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
綜述一 中醫(yī)藥治療身心應激性胃腸功能障礙及胃粘膜損傷的研究進展
綜述二 身心應激性胃腸功能障礙及胃粘膜損傷機制的現(xiàn)代研究進展
附圖
附:學習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合歡花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J]. 蔣春雷,張永全,施學麗. 廣西中醫(yī)藥. 2012(06)
[2]中醫(yī)辨證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隨機對照研究[J]. 范一宏,蔡利軍,徐國萍,馮雯,金曼,呂賓,姜寧,喬樵. 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2012(12)
[3]舒肝解郁膠囊對抑郁模型大鼠海馬神經(jīng)元凋亡及腦組織caspase-3蛋白表達的影響[J]. 傅錦華,劉勇,王清勇,趙靖平. 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2(12)
[4]柴胡-白芍藥對抗抑郁作用的實驗研究[J]. 于春泉,李苒,張敏,高杉,王怡.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2(23)
[5]慢性應激抑郁大鼠海馬CA1神經(jīng)元突觸可塑性研究[J]. 潘苗,張三強,裴麗粉,張瑞嶺,胡茂林,張清清,馬振武,原富強. 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 2012(11)
[6]基于抗抑郁作用的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的研究進展[J]. 楊潔,瞿融. 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 2012(06)
[7]電針不同穴位對功能性腹瀉大鼠血清和組織中P物質(zhì)、血管活性腸肽的影響[J]. 王淵,劉智斌,牛文民,楊曉航.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2(06)
[8]逍遙散抗抑郁活性部位篩選[J]. 任艷玲,賈廣成,馬致潔,崔杰,左亞妹,秦雪梅,周玉枝.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12(11)
[9]德都紅花-7味散對CCl4誘導實驗性肝纖維化治療作用[J]. 巴圖德力根,韓志強,娜日蘇,青玉,牧奇.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2(22)
[10]疏肝健脾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血漿膽囊收縮素及生長抑素含量的影響[J]. 郭前坤,汪正芳,張聲生. 北京中醫(yī)藥. 2012(10)
本文編號:3693967
【文章頁數(shù)】:18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詞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大鼠胃腸功能的影響
實驗一 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大鼠行為學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1.1.2 藥品
1.1.3 主要儀器
1.2 實驗方法
1.2.1 模型制備
1.2.2 藥物配制劑量
1.2.3 實驗室檢測指標及方法
1.2.4 統(tǒng)計方法
2 結(jié)果
2.1 各組大鼠一般情況的變化比較
2.2 各組大鼠攝食量及飲水量情況變化的比較
2.3 各組大鼠體重增長情況變化比較
2.4 各組大鼠跨格運動、垂直運動情況變化比較
2.5 各組大鼠力竭游泳時間變化比較
3 討論
3.1 身心應激的理論研究概況討論
3.2 加味四逆散對應激模型大鼠行為學影響的討論
實驗二 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大鼠胃腸動力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1.1.2 藥品
1.1.3 主要實驗儀器
1.2 實驗方法
1.2.1 模型制備
1.2.2 藥物配制劑量
1.2.3 實驗室檢測指標及方法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jié)果
2.1 各組大鼠胃電參數(shù)的變化比較
2.2 各組大鼠胃排空率變化的比較
2.3 各組大鼠小腸推進比的變化比較
3 討論
3.1 現(xiàn)代醫(yī)學對胃腸運動的認識
3.2 現(xiàn)代醫(yī)學對胃腸動力障礙的認識
3.3 臨床研究胃腸動力的方法
3.4 中醫(yī)學對胃腸運動的認識
實驗三 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模型大鼠胃腸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1.1.2 藥物與試劑
1.1.3 主要儀器
1.2 實驗方法
1.2.1 模型制備
1.2.2 藥物配制劑量
1.2.3 實驗室檢測指標及方法
1.3 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2 結(jié)果
2.1 各組大鼠胃粘膜組織 COX-2 平均光密度值變化比較
2.2 各組大鼠結(jié)腸粘膜組織 c-kit 平均光密度值變化比較
3 討論
3.1 COX 理論的進展
3.2 產(chǎn)生與調(diào)節(jié)胃腸動力的重要結(jié)構(gòu)
3.3 ICC 網(wǎng)絡對 Kit 受體的依賴及 C-kit 基因表達
3.4 Cajal 間質(zhì)細胞的胃腸起搏及動力調(diào)節(jié)功能
3.5 Cajal 間質(zhì)細胞變異與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
第二部分: 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大鼠胃腸組織學的影響
實驗一 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大鼠胃粘膜形態(tài)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1.1.2 藥物與試劑
1.1.3 主要儀器
1.2 實驗方法
1.2.1 模型制備
1.2.2 藥物配制劑量
1.2.3 實驗室檢測指標及方法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jié)果
2.1 各組大鼠胃粘膜血流量變化比較
2.2 各組大鼠胃液總酸度(pH 值)變化比較
2.3 各組大鼠肉眼下胃粘膜形態(tài)變化比較
2.4 各組大鼠胃粘膜損傷潰瘍指數(shù)(UI)變化比較
2.5 各組大鼠胃黏膜病理組織學觀察及損傷程度評級變化比較
2.6 各組大鼠胃粘膜上皮細胞超微結(jié)構(gòu)變化比較
3 討論
實驗二 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模型大鼠胃粘膜 EGF、EGFR 蛋白表達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1.1.2 藥物與試劑
1.1.3 主要儀器
1.2 實驗方法
1.2.1 模型制備
1.2.2 藥物配制劑量
1.2.3 實驗室檢測指標及方法
2 結(jié)果
2.1 各組大鼠胃粘膜 EGF(陽性表達率)平均光密度值變化比較
2.2 各組大鼠胃粘膜組織 EGFR 蛋白平均光密度值變化比較
3 討論
實驗三 加味四逆散對心身應激模型大鼠胃粘膜三葉因子1、內(nèi)皮素-1 mRNA 表達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1.1.2 藥物與試劑
1.1.3 主要儀器
1.2 實驗方法
1.2.1 模型制備
1.2.2 藥物配制劑量
1.2.3 實驗室檢測指標及方法
1.2.4 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2 結(jié)果
2.1 各組大鼠胃粘膜 TFF1 mRNA 基因產(chǎn)物相對表達量變化
2.2 各組大鼠胃粘膜 ET-1 mRNA 基因產(chǎn)物相對表達量變化
3 討論
討論
1 中醫(yī)對慢性心身應激性疾病的認識
1.1 病名
1.2 病因病機
1.3 治則治法
1.4 方藥
1.4.1 加味四逆散的來源及四逆散六經(jīng)病位
1.4.2 四逆散證的病因病機
1.4.3 四逆散的組方及功效
1.4.4 四逆散臨床應用
1.4.5 加味四逆散方義詳解
2 慢性身心應激動物模型的選擇依據(jù)
3 試驗指標的選擇依據(jù)
4 本課題創(chuàng)新之處
5 存在問題的思考
5.1 模型制作
5.2 下一步研究思路
5.2.1 應重視心理應激的臨床研究
5.2.2 應重視心理應激過程中,中醫(yī)證候的演變規(guī)律
5.2.3 重視中藥復方的研究
5.2.4 從中西醫(yī)結(jié)合角度對應激研究過程中的深層次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
綜述一 中醫(yī)藥治療身心應激性胃腸功能障礙及胃粘膜損傷的研究進展
綜述二 身心應激性胃腸功能障礙及胃粘膜損傷機制的現(xiàn)代研究進展
附圖
附:學習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合歡花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J]. 蔣春雷,張永全,施學麗. 廣西中醫(yī)藥. 2012(06)
[2]中醫(yī)辨證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隨機對照研究[J]. 范一宏,蔡利軍,徐國萍,馮雯,金曼,呂賓,姜寧,喬樵. 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2012(12)
[3]舒肝解郁膠囊對抑郁模型大鼠海馬神經(jīng)元凋亡及腦組織caspase-3蛋白表達的影響[J]. 傅錦華,劉勇,王清勇,趙靖平. 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2(12)
[4]柴胡-白芍藥對抗抑郁作用的實驗研究[J]. 于春泉,李苒,張敏,高杉,王怡.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2(23)
[5]慢性應激抑郁大鼠海馬CA1神經(jīng)元突觸可塑性研究[J]. 潘苗,張三強,裴麗粉,張瑞嶺,胡茂林,張清清,馬振武,原富強. 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 2012(11)
[6]基于抗抑郁作用的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的研究進展[J]. 楊潔,瞿融. 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 2012(06)
[7]電針不同穴位對功能性腹瀉大鼠血清和組織中P物質(zhì)、血管活性腸肽的影響[J]. 王淵,劉智斌,牛文民,楊曉航.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2(06)
[8]逍遙散抗抑郁活性部位篩選[J]. 任艷玲,賈廣成,馬致潔,崔杰,左亞妹,秦雪梅,周玉枝.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12(11)
[9]德都紅花-7味散對CCl4誘導實驗性肝纖維化治療作用[J]. 巴圖德力根,韓志強,娜日蘇,青玉,牧奇.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2(22)
[10]疏肝健脾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血漿膽囊收縮素及生長抑素含量的影響[J]. 郭前坤,汪正芳,張聲生. 北京中醫(yī)藥. 2012(10)
本文編號:36939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36939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