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作用機制
發(fā)布時間:2022-07-19 17:49
目的:研究參苓白術(shù)散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作用機制。方法:將72只健康成熟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阿奇霉素組以及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低、中、高劑量組6組,正常組和模型組灌胃給予等量生理鹽水,其他4組按10 mL/kg體重灌胃不同劑量的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或阿奇霉素。檢測各組大鼠血清中VEGF的表達水平和IL-4含量。結(jié)果: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清中VEGF的表達水平和IL-4的含量升高(P<0.05);與模型組比較,阿奇霉素組和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低、中、高劑量組大鼠血清中VEGF的表達水平和IL-4的含量降低(P<0.05)。結(jié)論: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通過調(diào)節(jié)VEGF的表達和IL-4變態(tài)反應相關(guān)細胞因子抑制炎癥反應,增強免疫功能,治療分泌性中耳炎。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實驗動物與分組
1.2動物模型建立
1.3方法
1.5標本采集
1.6血清VEGF表達與血清IL-4含量檢測
1.7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jié)果
2.1 各組大鼠血清及中耳黏膜VEGF的表達比較
2.2 各組大鼠血清及中耳黏膜IL-4含量比較
3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診治進展[J]. 李大鵬,黃輝,何苗,柴偉.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7(01)
[2]腭裂修復術(shù)同期切除腺樣體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分析[J]. 紀堯峰,樊馳,柳蔭.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0(13)
[3]干擾素γ及白細胞介素4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積液及外周血中的表達及意義[J]. 秦彩虹,趙守琴,楊琳,王陽.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3 (20)
本文編號:3663867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實驗動物與分組
1.2動物模型建立
1.3方法
1.5標本采集
1.6血清VEGF表達與血清IL-4含量檢測
1.7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jié)果
2.1 各組大鼠血清及中耳黏膜VEGF的表達比較
2.2 各組大鼠血清及中耳黏膜IL-4含量比較
3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診治進展[J]. 李大鵬,黃輝,何苗,柴偉.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7(01)
[2]腭裂修復術(shù)同期切除腺樣體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分析[J]. 紀堯峰,樊馳,柳蔭.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0(13)
[3]干擾素γ及白細胞介素4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積液及外周血中的表達及意義[J]. 秦彩虹,趙守琴,楊琳,王陽.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3 (20)
本文編號:36638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36638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