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鍛煉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早期鍛煉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鍛煉對腦卒中患者肌體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收治腦卒中患者64例,隨機分為試驗組(早期鍛煉組)及對照組(常規(guī)鍛煉組)。對兩組患者的功能恢復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試驗組肢體功能能力與日常生活能力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鍛煉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尤為必要。
【作者單位】: 棗莊市臺兒莊區(qū)人民醫(yī)院;
【關鍵詞】: 腦卒中 早期鍛煉 肢體功能
【分類號】:R743.3
【正文快照】: 近年來,腦卒中已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據統(tǒng)計[1]致死率可達22.45%,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復發(fā)率高的“4高”特點[2]。臨床上以永久性或一過性腦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3]。如何能夠有效改善腦卒中患者的肢體運動功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李麗珍;;腦卒中早期加強功能康復鍛煉對預后影響探討[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年08期
2 楊婕;楊蓉;王穎莉;;重癥監(jiān)護病房患者早期活動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年35期
3 曹宏霞;張默;楊秀蘭;王建華;;腦卒中發(fā)病與性別的關系及康復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年09期
4 席玉玲;;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早期康復護理[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8年24期
5 張慧杰;;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2008年07期
6 張蕙;吳毅;胡永善;;影響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預后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8年02期
7 張雅靜;張小蘭;馬延愛;甕長水;;Barthel指數量表應用于急性腦卒中患者生活能力測量的信度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07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茍吉玉;余松;;三七通舒膠囊聯(lián)合阿魏酸鈉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6年12期
2 馬將;閆曉麗;黃潔;韓振萍;楊永剛;梁娜;張玲玲;;集體康復教育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肢體并發(fā)癥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6年20期
3 李桂梅;何惠蘭;王瓊芳;梁雪妍;李紅芳;黃雪娟;盧向莉;鄧海棠;;家庭訪視護理干預對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年20期
4 王世君;曾兆云;徐青青;胡靜;;天丹通絡膠囊聯(lián)合銀杏達莫和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6年09期
5 楊春華;王芳;羅云婷;;辨證施護對出血性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康復的影響[J];四川中醫(yī);2016年09期
6 李冬梅;袁曉霞;;早期鍛煉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年25期
7 郭曉敏;陳博;楊謙;;腦血疏口服液聯(lián)合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6年07期
8 溫玉枚;吳慧萍;譚張紅;;康復護理對腦卒中46例運動功能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6年12期
9 劉穎;李翔宇;湯宇;張松興;;中醫(yī)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的影響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6年12期
10 任秋芝;陳杰;;Orem自我護理模式在糖尿病足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6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風俊;;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康復療效評價[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年21期
2 張繼洲;;康復鍛煉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醫(yī)學綜述;2012年16期
3 楊玉麗;;早期綜合康復鍛煉對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康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年15期
4 杜振蓮;;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年19期
5 唐育青;;早期活動對COPD機械通氣患者ADL能力的影響[J];現代醫(yī)院;2011年01期
6 趙榮;彭華珍;張彩娟;;早期康復訓練對急性腦卒中病人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護理研究(上旬版);2006年19期
7 清原裕;劉芳;;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及其對策[J];日本醫(yī)學介紹;2006年03期
8 時景璞;滕衛(wèi)禹;王海龍;董衛(wèi);李輝;付凌雨;董亞珞;齊國先;賈志梅;宮偉;王文利;姜玉山;李繼光;;高血壓高發(fā)區(qū)人群腦卒中患病現狀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06年01期
9 劉華;胡鑫;;老年腦卒中病人發(fā)病前生活事件相關性調查及健康教育[J];護理研究(上旬版);2006年04期
10 趙愛云;;高血糖對腦卒中病情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國平;;康復器械對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作用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年05期
2 翁淑蘭;淺述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傷后功能恢復的機制[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01年06期
3 孫寶君;;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生存者的功能恢復[J];引進國外醫(yī)藥技術與設備;1995年01期
4 戴抒紅,王娟;影響老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病人功能恢復的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03年05期
5 陳紅;;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的中藥治療對咀嚼功能恢復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年09期
6 李永富;;針灸治療偏癱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年15期
7 張延琴;牛志霞;張婷;朱娜莎;;影響高齡患者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功能恢復的原因分析[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年12期
8 潘小平,賴素容;手功能恢復儀治療手癱瘓的療效觀察[J];醫(yī)療保健器具;1996年03期
9 王良喜;重視燒傷功能恢復[J];中華燒傷雜志;2001年04期
10 呂國忠,朱宇剛,顧在秋,Fish JS,Beveridge M;手部燒傷后術中止血和包扎對其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燒傷雜志;200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謙;吳宗耀;姚志彬;袁群芳;雷萬龍;;運動訓練促進小鼠腦局灶缺血后的功能恢復[A];第三屆全國康復醫(yī)學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9年
2 魯延林;張悅安;徐旭;陳萬安;;老年手深燒傷的早期治療與功能恢復[A];第八屆全國燒傷外科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張爽;王秋勉;周春英;魯楠;張玉琴;;膝關節(jié)前交叉韌帶損傷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對術后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的影響[A];全國門急診護理學術交流會議、第14屆全國骨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4 徐莉;李玲;王冰水;袁華;劉衛(wèi);;康復訓練對大鼠腦梗塞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二屆全國康復治療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5 唐蕾;;手部燒傷術后功能恢復護理探討[A];全國燒傷早期處理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趙艷青;王清富;向群;;整體訓練對偏癱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二屆全國康復治療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7 朱毅;唐方一;仁青;黃戩;趙乙;;玉樹地震后骨折患者功能恢復的相關影響因素回歸分析[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八屆全國康復治療學術年會資料及論文匯編[C];2011年
8 張巧俊;袁海峰;萬婷玉;趙英賢;付靜;張慧;;早期心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九屆全國腦血管病康復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9 庹必燦;劉旭;李紅梅;張直;江南;;早期護理介入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A];“全國護理管理改革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全國護理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10 陳旗;王彤;唐金榮;王翔;;電動床站立訓練對早期重癥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A];第六次全國運動療法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三峽庫區(qū)半淹城市功能恢復問題亟待解決[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2 唐開文;城市整體功能恢復正常[N];北京日報;2004年
3 記者 蘇萬明;青島東黃油管事故區(qū)域多種市政設施功能恢復[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4 ;針刺可促進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四肢功能恢復[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齊克飛;影響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脫位患兒術后關節(jié)功能恢復的多因素分析[D];山東大學;2012年
2 徐麗麗;電針與運動訓練促進腦缺血性損傷后神經功能恢復機制的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3 孟慶敏;抗炎治療對腦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及海馬神經發(fā)生和功能恢復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瞿萍;碳納米管對坐骨神經功能恢復的促進作用[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8971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897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