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序列在顱神經(jīng)血管成像中的應用價值
本文關鍵詞:磁共振序列在顱神經(jīng)血管成像中的應用價值
【摘要】:目的通過3D-SPACE序列、3D-CISS序列、3D-VIBE序列及3D-TOF序列對神經(jīng)、血管及其空間關系的顯示能力,從中選擇優(yōu)異的序列組合來展現(xiàn)神經(jīng)與血管的關系。材料與方法對三叉神經(jīng)痛、面肌痙攣或舌咽神經(jīng)痛的患者進行MR常規(guī)及上述4種血管神經(jīng)成像技術進行掃描,查看它們在MPR或MIP重建中神經(jīng)、血管的成像特點。結果與3D-CISS序列相比,3D-SPACE序列能更加敏感地顯示責任血管,更好地體現(xiàn)神經(jīng)與血管的關系;與3D-VIBE序列相比,3D-TOF序列能更清晰地顯示整體的血管走形。結論 3D-SPACE序列能更好的顯示神經(jīng)走向及判斷神經(jīng)與血管的關系,3D-TOF序列能在MIP重建中顯示整體的血管并判斷血管來源,兩者結合能更好地展現(xiàn)MR在血管神經(jīng)成像的優(yōu)勢。
【作者單位】: 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磁共振室;
【關鍵詞】: 顱神經(jīng) 磁共振成像
【分類號】:R445.2;R741
【正文快照】: 由于不同公司對MR神經(jīng)血管成像技術的命名存在不同,如三維T2可變反轉角快速自旋回波成像技術,西門子公司命名為3D-SPACE(sampling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s by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s),飛利浦公司稱其為VISTA(volumetric isotropic TSE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林,姚明,李彥君,殷福亮,騰弘飛;一種基于醫(yī)學序列圖像的“有損-無損”壓縮方案[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04年04期
2 張志廣;序列圖像分析在微循環(huán)研究中應用的探討[J];微循環(huán)學雜志;1994年03期
3 秦安,陳武凡;基于三維小波變換和零樹編碼的醫(yī)學序列圖像壓縮[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03年S1期
4 梁斌,袁靜,馮前進,陳武凡;基于模糊聚類優(yōu)化的序列圖像快速分形壓縮[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5 江貴平,劉哲星,李樹祥;一種新穎的序列圖像自動配準方法(英文)[J];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2005年02期
6 任彥華;聶生東;;基于肺部CT序列圖像的肺實質三維分割[J];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2010年03期
7 趙晨光,陳武凡,李偉鵬;基于吉伯斯隨機場和最大后驗概率的醫(yī)學序列圖像偽光流估計[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年06期
8 伍新中;張樹生;洪歧;楊敏;;大規(guī)模醫(yī)學序列圖像體視化研究與實現(xiàn)[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08年01期
9 袁靜;李暉;劉長興;劉國偉;;適應于野戰(zhàn)醫(yī)學PACS系統(tǒng)的序列圖像編碼研究[J];中國醫(yī)療設備;2009年11期
10 呂新榮;;CT序列圖像中的一種交互式顱骨修復方法(英文)[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倪軍;袁家虎;吳欽章;;序列圖像中跟蹤目標的一種簡單算法[A];2004全國圖像傳感器技術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李斌;胡秋平;常增田;;一種基于紅外序列圖像的微弱光信號時刻測試方法[A];2011西部光子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蔣明;;基于序列圖像的魚類機動性分析系統(tǒng)[A];蘇州市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匯編(2008-2009)[C];2010年
4 鄭世友;付主木;費樹岷;龍飛;;基于類四叉樹結構的序列圖像運動估計[A];2005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王丹;姜小光;;利用時間序列圖像的傅立葉分析重構中國地區(qū)無云NDVI圖像[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七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6 高原;胡紹海;;復雜海平面下序列圖像的快速檢測[A];第十三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7)論文集[C];2007年
7 姜長勝;王迪;葛慶平;張存林;趙艷紅;;紅外熱波序列圖像的顯示與增強方法[A];光電技術與系統(tǒng)文選——中國光學學會光電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屆全國光電技術與系統(tǒng)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王書民;張愛武;崔營營;張珍梅;;基于無人飛艇數(shù)字攝影測量系統(tǒng)及其航拍序列圖像拼接[A];2009全國測繪科技信息交流會暨首屆測繪博客征文頒獎論文集[C];2009年
9 彭豐平;鮑蘇蘇;;基于CT序列圖像肝臟及其管道的分割[A];2008'中國信息技術與應用學術論壇論文集(一)[C];2008年
10 施燦輝;劉曉平;吳宜燦;;基于VTK的醫(yī)學序列圖像可視化[A];全國第十五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博;紅外序列圖像中運動弱小目標時域檢測方法[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2 陳穎;序列圖像中微弱點狀運動目標檢測及跟蹤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3年
3 張鵬林;復雜場景視頻序列圖像運動物體提取方法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4 梁燕;基于小波變換的序列圖像感興趣區(qū)域編碼[D];天津大學;2005年
5 戴淵明;視頻序列圖像中目標跟蹤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6 彭科舉;基于序列圖像的三維重建算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7 祁艷杰;復雜結構件的X射線序列圖像融合技術研究[D];中北大學;2015年
8 李立春;基于無人機序列成像的地形重建及其在導航中的應用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9 趙立興;基于視頻序列的運動目標濾波、分割與檢測算法研究[D];燕山大學;2013年
10 齊蘇敏;序列圖像中手勢跟蹤與識別技術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賈昔玲;復雜背景下基于序列圖像的人體識別與跟蹤[D];西華大學;2007年
2 田蕾;基于時頻分析的序列圖像弱小運動目標檢測[D];重慶大學;2012年
3 周洪軍;基于序列圖像的鍵合引線運動特性分析[D];中南大學;2010年
4 王小龍;基于光柵定位的序列圖像快速拼接技術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5 張蔚;復雜背景下紅外序列圖像中運動目標檢測與分析方法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6 彭豐平;基于64排腹部CT序列圖像的分割算法研究與實現(xiàn)[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趙中車;復雜條件下序列圖像跟蹤算法應用研究[D];新疆大學;2013年
8 段昶;活動序列圖像中的運動目標檢測[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9 邵葉秦;基于序列圖像的人頭定位[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10 胡小梅;基于序列圖像的安瓿瓶藥液可見異物檢測技術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7507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750766.html